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李磊

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的药物处理

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的药物处理

高钙血症为血钙水平>2.75 mmol/L,高钙危象为血钙水平>3.5 mmol/L。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是肿瘤常见的代谢急症,临床表现有恶心、厌食、便秘、腹痛、心动过缓、嗜睡、昏迷、精神异常、多饮、多尿、肾小管性酸中毒、氨基酸尿、高磷酸尿等。

治疗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的药物

主要包括生理盐水、袢利尿剂、骨吸收抑制剂、地舒单抗(迪诺塞麦)、糖皮质激素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列举如下。

生理盐水

高钙血症可引起尿量增加而致血容量不足,脱水加剧血钙升高。生理盐水可以纠正脱水与促进尿钙排泄,血钙>3 mmol/L 时使用生理盐水扩容补液,可使血钙降低 0.4~0.6 mmol/L。

注意事项:

注意大量水化对心脏和肾脏的负荷,老年人及心肾功能不全者需计算出入水量。同时注意补钾,纠正低钾血症

利尿剂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通过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可抑制钠和钙的重吸收而促进尿钙排泄,临床可用于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严重高钙血症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因为可减少肾脏钙的排泄,加重高钙血症。

注意事项: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时易致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高/低钙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磷血症、低氯性碱中毒等,临床表现有口干、口渴、肌肉酸痛与痉挛、乏力、心律失常

可诱发肝硬化者发生肝性脑病,肝硬化者慎用;可致代谢紊乱如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等,慎用于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很少引起显著的血脂异常改变,会减少血容量,增加血液黏滞度,不推荐用于外周动脉疾病(PAD)者;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者避免使用;有间质性肺炎、多形性红斑、胰腺炎等不良反应,慎用于红斑狼疮、胰腺炎者。

袢利尿剂有耳鸣、听力下降等耳毒性,尤其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两性霉素 B 等联用时,可增加耳毒性风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雌激素联用,可降低利尿剂的利尿作用,并增加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的发生风险。与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合用,需谨慎因低血钾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抗组胺药物联用,可增加耳毒性,易出现耳鸣、头晕、眩晕等。

骨吸收抑制剂

01 降钙素类药物

降钙素类药物通过降低破骨细胞骨吸收和促进尿钙排出而降低血清钙水平,临床可用于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其可在 12~24 h 内快速起效,但效果缺乏持久性,可使血钙下降 0.25 mmol/L,但效果不如双膦酸盐类药物显著。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面部潮红等,偶有过敏现象。其他可见心动过速低血压、虚脱、腹痛、头痛、胸压迫感、鼻塞、气短、眼痛、尿频、下肢水肿、四肢抽搐等。

慎用于过敏体质者、有支气管哮喘或病史者、肝功能异常者。

长期用药可见药物失效,即出现「脱逸」现象,可能是药物的受体结合部位饱和所致,与抗体的产生无关。建议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3 个月,因有潜在增加肿瘤风险的可能。

02 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为骨吸收抑制剂,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和破坏,阻止肿瘤转移引起的溶骨型病变,减少骨吸收、增加骨质密度,减轻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他骨相关事件。

静脉使用帕米膦酸和唑来膦酸可强力有效降低高血钙,当降钙素类药物效果欠佳或严重高钙血症时尽早开始使用。其起效需 2~4 天,达到最大效果需 4~7 天 ,大部分用药后血钙能可降至正常水平,效果可持续 1~3 周。若血钙降低不理想,可考虑再次使用,再用药的时间一般在初次用药后 7 天。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急性期反应如骨痛、疲乏、发热、寒战、心神不宁、关节痛及肌痛等,多见于含氮类药物,呈剂量依赖性,唑来膦酸发生率高于帕米膦酸,主要发生于首次使用,多在用药 3 天内明显缓解,症状明显者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或其他解热镇痛药物对症治疗。

药物可导致肾功能受损,唑来膦酸报道最多,特别是大剂量被快速输注时(一般指时间 ≤ 15 min),当血清肌酐清除率 <60 mL/min 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肾功能损害者慎用,肌酐清除率<35 ml/min 者禁用。

罕见颌骨坏死(ONJ),主要见于大剂量注射后及有严重口腔疾病者如严重牙周病或多次牙科手术等,有 ONJ 高风险者(伴有糖尿病、牙周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缺陷、吸烟等)需复杂侵入性口腔手术时,建议暂停 3~6 个月后再实施口腔手术,术后 3 个月若无口腔特殊情况可恢复使用,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接受牙科手术者不建议使用。

其他不良反应有低钙血症、非典型股骨骨折(AFF)、眼部反应(如非特异性结膜炎葡萄膜炎巩膜炎)、心房颤动、肝损害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HPV疫苗六大问题

问题 1: HPV 疫苗会不会让人感染 HPV? 这一定是所有小姐姐都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先上答案,HPV 疫苗不具有传染性。 这是因为作为疫苗的病毒样颗粒只有病毒的衣壳蛋白 L1,无病毒核酸等构造,所以它不具备传染性。但这个病毒样颗粒又保留了 L1 的免疫原性,能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 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HPV 病毒样颗粒不含病毒 DNA,保留了免疫性,却没有致病性。 问题 2: HPV 疫苗是如何起效的? 当我们接种疫苗后,疫苗在我们体内诱发了抗体,抗体透过血管壁,在局部上皮组织上达到较高浓度。 当 HPV 通过黏膜上皮的细微伤口接触基底细胞时,位于上皮组织中的抗体就开始出来工作了。 这些抗体将与 HPV 病毒结合,从而发挥中和作用,来清除体内的 HPV 病毒。 问题 3: 我国现可以接种的 HPV 疫苗是否能产生抗体?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在中国大陆女性疫苗接种后,无论是 2 价疫苗还是 4 价疫苗(其中包括国产 2 价疫苗)临床试验中产生免疫原性均达到 96%-100%。当然不同年龄产生抗体的数据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在小年龄组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高于大年龄组。 bv-HPV(E.c)疫苗(国产二价)9-14 岁女性接种后抗体是 18-26 岁女性的 2 倍。bv-HPV 疫苗(二价)9-17 岁女性接种后抗体是 18-25 岁女性的 2-3 倍。 qv-HPV(四价)疫苗 9-15 岁的男性和女性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滴度可达 16-26 岁女性的 1.4-2.8 倍。 以上一系列数据表明,HPV 疫苗接种效果,小年龄组普遍好于高年龄组。 而 9v-HPV 疫苗(九价)9-15 岁女性和 16-26 岁男性接种疫苗后的 HPV6/11/16/18 免疫反应与接种四价 HPV 疫苗相当。 问题 4: HPV 疫苗的保护效果好吗? 这种问题一样还是需要拿数据说话。 首先我们来说说 2 价疫苗(bv-HPV)对我国女性的保护(18-25 岁)。根据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 6 个月到 12 个月减少相关 HPV 感染为 96. 3%和 96. 9%。预防相关的 CIN2 / 3 或 AIS 保护效力达 87.3%。 同样研究的,4 价疫苗(qv-HPV)对未感染女性的保护(20-45 岁)效果为,接种疫苗后 6 个月到 12 个月减少相关 HPV 感染率为 91. 6%和 97. 5%,预防相关的 CIN2/3 或 A1S 保护效力达 100%。 国外有同类型的研究发现,16-26 岁女性,预防相关的 CIN2/3 或 AIS 保护效力高达 98. 2%,预防相关 CIN1、VIN 2/3、ValN 2/3 保护效力可达 100%。 而 9 价疫苗对 16-26 岁的女性保护效力在 6/11/16/18 型中的效果是一样的。剩下的 HPV31/33/45/52/58 的保护效力可达 97.1%,对 CIN+的保护效果可达 100%。 如果上面一堆数据让你头大,那么你就看下面一句话就好,根据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显示,不管是 2 价还是 4 价或 9 价都有较强的保护效果,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种的疫苗类型。 问题 5: 我已经打过 HPV 疫苗了,过几年后是否要加强免疫? HPV 疫苗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它诞生至今已有 13 年的历史,在接种后可以保护多少年还有待继续观察和总结,用时间来验证它的效果。 但根据现有数据,2 价进口疫苗在国外已经有 9.4 年的随访研究,至今未发现一例相关病变。而 4 价疫苗随访 12 年未发现病变。 换句话说,接种疫苗后至少 10 年内不需要加强接种。根据它现在的表现来看 HPV 疫苗均表现出免疫持久性,具有较长的保护效果。 问题 6: 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不管是中国的研究还是 WHO 都告诉我们 HPV 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在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都在下表中。我们可以选择在节假日之前接种,接种后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得到休息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16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肺结节的三个问题

1. 哪些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最大? 肺癌高危结节,是可能为肺癌或可能转变为肺癌风险较高的肺结节,有以下几种类型: 长期吸烟史、肺癌家族史、有明确恶性肿瘤病史等危险因素; 肿瘤直径≥1.5厘米或者直径介于0.8-1.5厘米之间但表现出分叶、毛刺、胸膜牵拉、血管穿行、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恶性CT征象的结节; 直径大于0.8厘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 2. 有肺结节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大家都开始用低剂量胸部CT代替胸片进行肺部体检,就像高清电视代替了以前的电视,许多患者以前不易被发现的结节,在新型设备的检查下都被发现于萌芽之中了。 3. 肺上结节越多肺癌可能性越高? 不是,有研究分析显示: 肺结节的个数在1-4个时,原发性肺癌的风险增加; 当肺结节个数≥5个时,多发微小结节提示慢性炎症的可能性更高,患癌风险反而降低。 也有研究显示,与单发结节相比,多发结节的癌症风险降低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15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口服靶向药该什么时候吃

分子靶向药物以精确筛选目标人群、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和较少的不良反应而备受肿瘤患者青睐。但是不同靶向药物的服用方法存在差异。口服靶向药物由于受到食物、胃酸等影响,正确的服药方式是确保药物疗效的关键一步。 ▌药物服用时间 1 空腹服药:一般指饭前 1 小时和饭后 2 小时。完全的空腹服药是指清晨空腹将药服下,此时胃和小肠内的食物经过一夜的消化已基本不存在,而且此时药物在胃内刺激胃液分泌,引起胃的蠕动,胃黏膜供血多,具备使药物充分吸收的条件,能快速地发挥药物效能。 2 餐前服药:一般指吃饭(或者零食、水果等)前 30 分钟服药。餐前胃内少量食物残留,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一般对胃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药物或需要作用于胃部的药物需要餐前服用。 3 餐时服药:药物与食物同服,目的是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 4 餐后服药:吃饭后 30~60 分钟服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或药物需要缓慢均匀地到达肠道被吸收。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15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