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汗祝怎么照顾?
宝宝睡着后衣服总是汗津津的,许多妈妈为此很担心。在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那么睡眠中出汗为什么称“盗汗”,有何表现呢?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一般情况下宝宝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弄得家长非常紧张,我们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01
生理性盗汗
★小儿皮肤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
★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
★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02
病理性盗汗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但常伴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
那么,如果宝宝盗汗该怎么办呢? 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01
生理性盗汗
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导致高热的因素。
★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
★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02
病理性盗汗
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多接触日光,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大力提倡母奶喂养。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03
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
★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如菜汤等。
★被褥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总之,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综合分析后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向本文作者提问

赵继华主治医师
恩施州民族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4|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呕吐腹泻、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营养不良、过敏症、婴幼儿发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喂养、新生儿行为评估、各种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对临床知识家庭转化、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有独到的见解!
¥49起
问医生
#婴儿#儿科#小儿症状#盗汗#缺钙#纵隔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所证实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常有乏力、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可治愈、可控制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方式简介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常以肺部感染为主,可累及多处器官和组织。大多数感染有症状,属于潜在感染者,约10%的潜在感染会发展为活动性疾病,即出现临床症状。通过抗结核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如及时治疗或未遵医嘱治疗,易复发或产生耐药,甚至死亡[1]。症状表现[2-6]:结核病患者常有乏力、低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女性月经调等症状,根据结核分枝杆菌侵犯的器官或系统同,患者可有同的局部症状,少数患者明显症状,在体检时才发现。诊断依据[6]:1.具有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如典型肺结核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出现发热等;2.检出以下结果阳性,可诊断为结核病:分枝杆菌涂片阳性;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符合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3.影像学检查发现结核样改变,如出现肺结核胸部X线表现;4.除外其他非结核性病变。结核病有哪些类型[2]?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有发病,且细菌学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结核。活动性结核病:具有结核病相关的症状,辅助检查有发现活动性结核的证据。(1)肺结核: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2)肺外结核:结核病变发生在肺以外的部位,包括胸外淋巴系统、骨和关节、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结核。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的症状,细菌学检查阴性,但影像学检查具有结核表现(如钙化病灶、空洞、胸膜增厚粘连等)。是否具有传染性[3]?是,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播[3-5,7]?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吸入含结核杆菌的飞沫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如何预防[3-5,7]?接种卡介苗是l未曾患过结核病的人群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方式。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即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给予一定抗结核药物来预防结核病)是高危人群(如HIV感染者等)的有效预防方式。是否常见[8]?本病常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1000万人,每年约150万人死于结核病。目前估计全球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约有20亿,现患结核病例2000万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位居国家甲、乙类传染病第二位,形势十分严峻。是否可以治愈[7]?本病是一种可治愈、可控制的疾病。是否遗传[7]?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