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在甲状腺瘤治疗上的应用
在近代中医医学史上,吴以岭院士新创立的络病理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应用络病理论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他所发明的系列中成药在全国基层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使络病理论成为近年来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笔者近年来通过研习络病理论,发现运用络病理论可以继续扩展治疗范围,如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瘤更为适用,为此,几年来进行了粗浅的尝试,现将笔者的管见叙述如下。
一、西医对甲状腺瘤的认识
甲状腺瘤,系良性肿瘤,起自其腺上皮组织,它与甲状腺胶型结节在临床上不易区分。有时与甲状腺癌难于鉴别,这给恰当的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临床上必须加以重视。甲状腺瘤在组织形态学可分为三种:即滤泡型、乳头型和混合型。它们共同特点有:(1)多数为单发结节,包膜完整;(2)肿瘤组织结构与周围甲状腺组织显然不同;(3)腺瘤内部结构具有相对一致性;(4)周围组织有受压现象,但它们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腺瘤生长缓慢,长期内改变不多,体检时多见单发性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韧,边界清楚,无压痛,可随吞咽而活动。
二、中医对甲状腺瘤的认识
甲状腺瘤属于中医的“瘿病”范畴,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已有瘿病的记载,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后来又有五瘿之分(气瘿、血瘿、筋瘿、肉瘿、石瘿)。甲状腺瘤属于肉瘿范畴。《外科正宗·瘿瘤论》提出病机是气、痰、瘀壅结的观点,提出的主要治法是引散气血、祛痰顺气,可用海藻玉壶汤等方。
三、病因病机
《古今医统大全》:“瘿瘤之病,乃足阳明经与任脉二经气血凝滞,加以忧郁之所成也。何则?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任脉为阴血之至脉,气滞上焦,即血不下流,而著于任脉之杪,故多著于颈项皮宽处是也。”《外科精义》:“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流之患。倘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调摄失宣,以散气滞血凝,而成瘿瘤。”《万病回春》“瘿瘤,气血凝滞也。”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内伤、饮食和体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长期的抑郁恼怒和忧思,使气机不畅郁滞,肝气失于调达,津液凝聚成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痰气凝之日久,使血液运行不畅,产生瘀滞,则可形成瘿瘤。从络病理论来认识,痰瘀互结久病入络,瘀血与痰浊凝聚成形息而成积,即络息成积。
四、辨证论治
本病是在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由气滞、痰凝、血瘀而致络息成积,治疗予以化瘀通络,祛痰通络,散结通络,在辨证分型和治疗的全过程予以通络之品方能事半功倍。
1、肝郁气结证
主症:颈部肿块,质地坚韧,表面光滑,局部胀闷不适,情志不舒,平素多痰,肿块随吞咽而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化痰散结,通络、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枳实、陈皮、莪术、夏枯草、半夏、
浙贝母、白芥子、当归
2、瘀血内结
主症:发病日久,肿块中等硬度,情志不畅,舌边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散结通络
方药: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丹参、浙贝母、夏枯草、白芥子、
半夏、莪术
3、心肾阴虚证
主症:颈项一侧或两侧肿块日久不消,质较硬或有结节,伴有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弦数。
治法:养心滋阴,祛瘀化痰,散结通络
方药:养心通络化瘀方(自拟)
组成:人参、夏枯草、寸冬、生地、当归、丹参、五味子、
半夏、白芥子、莪术、鳖甲
五、病案举例
吴XX,女,50岁,人社局公益岗位,初诊时间:2014年10月。该患既往有甲亢合并糖尿病史十余年,平素注射胰岛素,口服他巴唑病情稳定,近日发现左侧颈部肿块,最大者1.7cm*0.9cm,平素痰多,吞咽有异物感,急躁易怒,心悸多汗,失眠,倦怠乏力,舌质红少苔脉弦数。
诊断:甲状腺瘤
中医辨证:肉瘿(心肾阴虚)
治法:软坚散结,化痰通络,养心滋阴
方药:养心通络化瘀方
组成:浙贝母15g寸冬15g 五味子15g 生地20g
夏枯草30g茯苓15g 白芥子10g香附15g
莪术10g 半夏10g 白花蛇舌草30g
服药28付后,做颈部彩超:左侧最大腺瘤由1.7cm*0.9cm变为0.5cm*0.6cm,收到显效。
六、体会
1、在治疗全过程中必须以通络散结为主,配合化瘀祛痰,疏肝理气之法。其中化瘀通络可用当归、丹参;祛痰通络可用白芥子、浙贝母、半夏、南星等;散结通络可用莪术、夏枯草。
2、据现代研究,含碘高的中药如海藻、昆布、海带等能促进甲状腺瘤生长,故不宜选用。虽然古方海藻玉壶汤,四海舒郁丸都含有含碘高的中药,但古人认识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在继承应用古人的经验时,必须有继承有发扬,也要有所摒弃。
3、本病属于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属于优势病种。但一定要坚持服药一个疗程,最少2个月,而且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组方随证加减。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灵雨主治医师
白城中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8441|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阳痿、早泄的中医调理、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汗、甲状腺疾病、肾病、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中医西医诊疗和预防。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失眠等常见病的中西医治疗。痤疮、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29起
问医生
#病因#中医科#中医治疗#淋巴瘤性甲状腺瘤#甲状腺良性肿瘤癌变#乳突窦癌#甲状腺瘤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碘摄入足或过多、遗传、射线刺激等可诱发患者症状表现为颈前正中肿块,随吞咽活动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简介甲状腺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下女性。本病病因清,危险因素包括碘摄入足或过多、遗传、射线刺激等。患者症状表现为颈前正中肿块,随吞咽活动,肿瘤增大会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积极治疗肿瘤会侵犯颈交感神经,引起Horner综合征,患者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一般来说,单个肿块,生长较快的恶性可能性大,年龄越小的甲状腺肿块恶性可能性大。由于症状明显,患者一般都能及时就诊。症状表现:甲状腺瘤早期一般任何症状,随着肿块逐渐增大,颈前正中出现肿块,随吞咽活动,晚期肿瘤侵犯颈部组织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诊断依据:经甲状腺超声检查,可见患者甲状腺肿块为囊性或者实性,血流一般丰富;经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甲状腺病理改变为甲状腺滤泡增生,甲状腺组织肿大;结合体格检查,患者出现颈前正中肿块并随吞咽活动,听诊伴有血管杂音,即可确诊。甲状腺瘤有哪些类型?根据甲状腺瘤的良恶性可分为良性甲状腺瘤和恶性甲状腺瘤:1.良性甲状腺瘤: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囊肿,患者一般自觉症状。2.恶性甲状腺瘤: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淋巴瘤等,患者会出现甲状腺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1]?本病常见,尚具体流行病学数据报道。是否可以治愈?部分患者可以治愈,良性甲状腺瘤手术切除可以治愈,治疗效果较好。恶性者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是否遗传?是,与遗传因素有关。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