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聊聊辨证治感冒的方法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 | 李康宁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寒风凛冽,感冒患者越来越多,不少患者选择使用各种中成药对抗感冒。但是为什么对于有些患者来说,服药的效果并不理想?在面对各种感冒药物的时候,您知道是该“驱寒”还是“清热”吗?

从中医角度看,治疗感冒要进行辨证,药一定不要乱吃。那么小小的感冒,究竟藏着什么玄机呢?

今天咱们聊聊普通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是人体感受了“外邪”。中医所讲的外邪,是“风、寒、暑、湿、燥、火”,就是我们说的“六淫”——自然界中本来就有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就像四季一样平常,为什么突然变成了“六淫邪气”呢?都是“过度”坏的事。

风寒感冒

举个例子,刮风是正常的,但如果风特别大,体弱的人、老人和孩子就很容易感冒、咳嗽,这时候“风寒”就成了主要的病因。

恶寒、发热、头痛、身体酸痛、流清鼻涕、打喷嚏,但一般发热比较轻、怕冷比较明显,而且嗓子一般不疼、不红肿,汗不多或者无汗,看看舌头,舌苔是偏白色的——出现这些感冒症状,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是“风寒感冒”。

中医的辨证就是“风寒束表”,治法是“发汗解表”,感冒清热冲剂、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这些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风热感冒

有风寒,就会有风热。夏天天气比较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发热、咽痛、口干、不怕冷或者轻微怕冷、出汗多、流黄鼻涕,这时候往往嗓子是红肿的,舌苔发黄,小便也是黄的,这时候金花清感颗粒、银翘解毒片、金莲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清热解毒软胶囊、金莲花胶囊等等,就可以用了。

其实风寒和风热很容易区别,无非就是有没有怕冷、有没有咽痛、舌苔颜色不同,当然脉象也会不同,不过对于非中医人士,脉象不作深究。

胃肠型感冒

还有一类感冒,我们习惯叫做“胃肠型感冒”,多半发生在夏季,天气炎热、湿气很重,吹空调又受了风寒,既有“风寒”来袭,又有“湿邪”作怪——“湿邪”有它独特的症状,比如身体沉重,头昏沉,流浊涕,口中黏腻,恶心,食欲差,大便稀或者粘滞不爽,舌苔是腻的。有了这些证据,“藿香正气水”往往是对症的选择。

这是中医角度最常见的三种感冒,抓住主要症状就很容易分辨。当然临床上感冒变化很快,一开始是风寒,有可能过了几天就变成了风热,那么用药就要随之变化;有时候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情多变,如果中成药使用不当,还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如果不确定的话,还是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大夫,中成药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用汤药治疗。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一点简单的辨证、用药常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里常用的生姜、大葱等看起来不起眼的食材,都是宝贝:风寒感冒了,切几片生姜外加一根葱白煮水,喝上一碗发发汗,没准儿第二天就有效果。

 

 

什么叫“辨证”

没有学过中医的朋友,对“辨证”一词总是有诸多的疑惑。证,是中医独有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一组症状的集合,也可以认为是从一组症状中提取出来的核心要素,它和“症”有着本质的不同,“证”一定是要经过医生的思维加工处理过的,就像解数学题一样,脑子里一定要有个公式或者模板才行,这个思维加工的过程就是“辨”,医生是在心里去思考患者的“证”。

“证”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动态变化着,患者服用了中药之后,病情在不断变化着,证也在变化着,原来的药物有可能就不对症了,需要随时调整。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要定期调方子的原因,这也是重新辨证的过程。

中医治病遵循 “理、法、方、药”这四个层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疾病的大部分信息,经过辨证确定疾病的主要机理。有了机理,就有了相应的治法;有了治法,就有了相应的方剂,自然就可以开出对应的中药来。中医治病的关键在于“辨证”,确定疾病的机理是第一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呼吸内科#中医治疗#感冒#感冒
阅读数 1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在哺乳期的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鼻塞、咽喉痛等通过休息及对症治疗,可痊愈,一般预后良好简介哺乳期感冒是指发生在产后哺乳婴幼儿时期产妇所患的感冒,该疾病的表现与发生于普通人的感冒相类似,也有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表现,普通感冒常为自限性,一到两周往往可以自愈。流行性感冒通常症状要严重,容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注意避免传染给婴儿。服用药物可以加快疾病痊愈进程,及时规范治疗,疾病预后较好,后遗症。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流行性感冒有并发肺炎、心肌炎等风险,增加治疗难度,也可危及生命。症状表现:哺乳期感冒常以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全身症状出现,如消化良、头晕、乏力等。诊断依据:当哺乳期女性出现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时可初步诊断本病。并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感染源,判断是否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哺乳期感冒有哪些类型?目前尚对哺乳期感冒的分型。是否具有传染性?部分有,流感病毒导致的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可通过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或触摸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也可导致感染。怎么预防?1.日常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必须去时候应佩戴口罩,并勤洗手,居住环境应多通风,有助于预防流感病毒感染。2.哺乳期感冒时,患者应暂时与婴儿隔离,避免传染给婴儿。是否常见?是,哺乳期感冒在哺乳期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23.7%[1]。是否可以治愈?是,哺乳期感冒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基本可完全治愈,但需要警惕哺乳期女性免疫力较弱,流行性感冒应及时规范治疗,避免发生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刘欣副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