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怎么办

近视形成不可逆,延缓发展是关键

 
对于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近视一旦形成不可逆转,延缓发展才是正经路子。
 
培养正确用眼习惯
孩子写作业时,建议遵循 20:20:20 法则来控制用眼时长。即每 20 分钟,抬头远望 20 英尺(≈ 6 米)距离 20 秒。即使生活中难做到准确控制时间,也一定要有间隔休息眼睛的意识。

学习坐姿也要培养好,东倒西歪影响体态更影响视力。可以参照「一拳、一尺、一寸」原则来指导孩子姿态:

 
每日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户外活动可以帮助大大降低孩子近视的发生率。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也能间接起到防控作用。
 
确保睡眠时间。睡眠不良可能会造成用眼疲劳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加速视力下降。
 
保持愉快的心情。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很重要,除了正确引导,自己也应以身作则。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孩子,否则孩子心理压力也可能造成近视加深。

定期全面检查眼睛

孩子的屈光系统在持续变化发展,只有定期检查,才能帮助做到正确防控。屈光检查包括孩子的视力、屈光度数以及各项眼部参数。
 
 
已经近视且配镜的孩子,检查间隔建议为寒假、五一假期、暑假和十一假期,以及时调整变形的镜架和监控度数的变化,度数变化超过 50 度则需要及时调整镜片。
 
 配备合适的眼镜镜片
一副好的眼镜,镜片是关键。在合理用眼的前提下,给孩子配备合适的镜片,能够帮助延缓近视发展。
 
在镜片类型上也有不同选择:
 
单光镜片:也称单焦点镜片,属于最基础的矫正镜片。适用人群广,性价比较高。
 
双光镜片:两个不同屈光力的镜片制作到同一个镜片上,主要适用于因年龄增长导致调节力减弱的人群,同时满足看远看近的需求。因两个镜片间存在较大度数差异,视觉跳跃感强,目前适用人群较少。
 
渐进多焦点镜片:进一步改进了双光镜片,让镜片拥有多个焦点,随着视线的移动可以满足从远到近的用眼需求。根据不同的针对性设计,多焦点镜片目前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问题的用眼需求。
 
向本文作者提问
何诚·住院医师
何诚住院医师自营医生三甲不可处方
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7495|响应时长28分钟
擅长:熟悉掌握乳腺肿瘤整形科相关疾病:乳腺良恶性肿瘤,乳房整形。整形外科包括:一、整形修复科,主要包括先天和后天畸形,创面、疤痕修复,和体表肿瘤等。比如唇腭裂 、唇腭裂畸形修复、斜颈修复、疤痕整复,小耳再造,还有扩张器应用,都是属于整形外科的。二、美容外科,有眼部整形、眉部整形、鼻部整形、激光美容和微整形等。
¥19
问医生
#预防#检查#诊断#日常护理#近视#近视(假性)#眼科其他病(近视病)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矫正定期检查视力,关注眼底,防止视力进一步退化简介近视是屈光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诊断依据:根据近视典型症状,并结合专业的视力检查、自动电脑验光等方法,可进行诊断。国际近视研究协会将近视的诊断阈值设定为≤-0.50D[1]。*注:视力检查结果提示“-0.50D”,即为生活中通常所称的近视50度。近视有哪些类型?近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屈光成分分类,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引起的)、轴性近视(最为常见);2.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略高,伴有眼底并发症等,如夜间视力差、闪光感);3.按近视度数分类,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近视50度~300度)、中度近视(近视300度~600度);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近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全球近视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呈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表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约有3.12亿,并特别指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达67%[2][3]。是否可以治愈?近视一旦产生,法治愈,需要终身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的矫正一般对正常生活有特别影响。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何诚·住院医师赵阳副主任医师北京美尔目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