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把尿把便?(下)
九
把尿把便还有啥好处吗?
省尿不湿的钱,避免尿不湿污染环境(文章提到,美国每年就产生超过340万吨的尿布废料,可能要500多年才能降解,构成了太平洋垃圾的很大一部分)。
可能有助于孩子和家长感情交流,尤其是当孩子添加辅食等导致大便改变,排便有不适时,这时家长抱着会孩子是个安慰。
对于肠绞痛的孩子可能有好处[4]。
成功后,当孩子完全能控制尿便,给你示意后才会排泄,或者你能准确掌握时机时,可以避免尿布疹。
十
把尿把便有啥不好吗?
开始会很累、很乱、很脏。
做的不对,总是强制进行尿便可能对孩子有影响。
外出时,把尿把便不雅观。
在孩子小时后,把尿把便还好,孩子大了,该进行如厕训练时还是把尿把便,可能对孩子有影响。
有些为了方便,会给孩子穿开裆裤,容易导致损伤,也不雅观。
十一
我会选择这个方式吗?
我不会,因为开始太累、太乱,尿不湿太简单轻松,就是洗屁股比较难受,但可以忍受。并且2岁开始如厕训练,也很轻松。
但如果在孩子有尿布疹时,可以暂时采取这种方式,观察孩子尿意或者便意,及时抱起来把,如果做不到,就勤换尿不湿,也没啥问题。
如果大家想采用这种方式,也可以。但建议采用婴儿信号的方式,不要使用刻板的定时方式;不要为了方便穿开裆裤;不要在外、人群中采用这种方式;不要孩子到了2岁左右,还不进行如厕训练让其自己排泄。
向本文作者提问

赵继华主治医师
恩施州民族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4|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呕吐腹泻、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营养不良、过敏症、婴幼儿发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喂养、新生儿行为评估、各种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对临床知识家庭转化、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有独到的见解!
¥49起
问医生
#儿童周期性综合征#儿童保健#青春发育#尿路感染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患者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目前可以治愈,多通过药物对症治疗简介老年人尿路感染为慢性常见病,是指老年泌尿系统发生感染所表现的一系列特有的症状和体征。老年人尿路感染以非特异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增生性前列腺炎较多。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最多,其他细菌如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杆菌、溶血性及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产碱杆菌及绿脓杆菌甚至病毒均可致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衰老、营养良、生殖系的退行性改变,加之有糖尿病、活动少甚至卧床,致病菌易在尿路滋生而造成感染。依感染部位同症状有区别,但均有同程度发热、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分数增高。下尿路感染有明显尿路刺激症状;膀胱炎除膀胱刺激症状,老年人多见血尿;上尿路感染有腰疼,严重有肾功能全的全身表现。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伴恶心、呕吐、乏力、下腹适、厌食等,可通过药物对症治疗,预后较好。症状表现:老年人尿路感染典型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诊断依据:1.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毫升);2.尿常规:清洁离心中段尿白细胞数>10个/HP(高倍镜视野)。1和2同时具备可确诊老年性尿路感染,若2则再做尿细菌计数复查,若仍≥105/ml者且2次细菌相同者可确诊。老年人尿路感染有哪些类型?依据感染部位可分为:1.老年人肾盂肾炎2.老年人膀胱炎3.老年人尿道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为3%~4.5%,而65岁以上则增至15%~20%。50岁以前的男性很少发生泌尿系感染,而至65~70岁时约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患病率可达20%以上[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可以治愈,确诊后通过药物对症治疗本病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