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怎样量血压
在家怎样量血压?
以往,监测血压控制的好不好,主要是靠患者到医院门诊测量血压。现在,随着电子血压计越来越普及,国外权威指南越来越强调家庭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尤其在我国,还有很多人不清楚、不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做好家庭血压监测,就更加重要。
在家测血压很重要
更早发现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指出,我国约有 3 亿多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 42.6%。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一方面由于高血压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常常感觉不到这个沉默无形的杀手,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人群没有定期测量血压。
在家中进行血压监测方便省事,能够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患者尽早进行治疗。避免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时,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更准确
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可以得到更多的血压测量值,因而测量值更接近真实血压值。
做好家庭血压监测,能让患者和医生更好的了解血压的真实水平,对于治疗更有帮助。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在家中,血压测量通常是由患者本人或家属来完成的,因此更简单易用的电子血压计应作为首选。
至于大家担心的准确性,根据多个对比研究显示: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一样准确。
所以,现在多个国家的指南中,都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选择合适的时间
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 2~3 次,间隔 1 分钟。
对于刚发现高血压的人,刚开始治疗,血压控制还不好的患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 5~7 天;
血压控制良好时,可每周测量 1 天。
别忘了记录结果
每次测量之后,都应该将结果记录下来,并且记录测量的时间,结果要妥善保存。
全家都需要量血压
家有血压计,不要只给高血压患者测,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测血压。
其他家庭成员,没必要天天早晚监测那么频繁,至少半年要量一次血压,或者当感觉不舒服时,也要及时测量。
以便早早发现血压异常,越早开始控制,对身体健康越有利。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沣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3667|响应时长727分钟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骨科男科等相关疾病,能够给患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100起
问医生
#心血管内科#血压检查#血压下降#血压值上升#高血压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