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急诊常见的疫苗问题(四)

五、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有哪些?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儿童接种疫苗发生了异常反应,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下面这6类反应,与疫苗和儿童的基础情况均有关。
 
 
1.卡介苗
 
 
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6-8周显现OT试验阳性,8-12周后结痂。若接种部位化脓形成小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以防感染扩散,但不可切开引流。
 
 
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
 
 
接种后有极少数婴儿发生腹泻,但大多数能自愈。
 
 
3.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接种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或伴低热、疲倦等,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若全身反应严重,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4.麻疹疫苗
 
 
接种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可在6-10日内产生轻微的麻疹,给予对症治疗即可。
 
 
5.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有发热或局部轻痛,不必处理。
 
 
6.疫苗接种的偶合症反应
 
 
预防接种的偶合症严格地说可分为偶合、诱发和加重原有疾病3种情况。诱发和加重则与预防接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即不接种疫苗,可能就不会引起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向本文作者提问
赵继华·主治医师
赵继华主治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恩施州民族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4|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呕吐腹泻、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营养不良、过敏症、婴幼儿发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喂养、新生儿行为评估、各种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对临床知识家庭转化、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有独到的见解!
¥49
问医生
阅读数 12020-08-2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