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徐欣

癫痫能否治愈?别把错误认知当真理

癫痫能否治愈?别把错误认知当真理

有一类人,平时看上去和正常人无异,突然之间会昏倒在地、神志丧失、四肢抽搐,甚至还会大小便失禁,这种毫无征兆的发病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很多人不仅生活质量下降,心理也备受折磨,他们就是癫痫患者。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的发病率较高,但受到的重视不高,很多人还因对癫痫疾病的不了解,而对癫痫患者抱有"有色眼镜",那么一般人对于癫痫有哪些误解?

误解一:癫痫是绝症,没有办法治疗好

很多人都说得了癫痫没法治疗,吃药副作用大,所以不如放弃治疗,这完全就是误解。绝大多数的患者患癫痫,都是可以治疗的。根据临床研究可以看出,诊断癫痫的患者,如果接受正规、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70-80%患者病情都能得到控制,其中 50%~60%的患者经 2~5 年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工作。确实有部分患者会存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成为难治性癫痫,但是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病情,所以绝对不要自己放弃治疗。

误解二:抗癫痫药物吃了,还是会发作,药物没有用

治疗癫痫的用药原则就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用药时间要长,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期望达到既能控制病情不发作,还避免严重副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并不能说明药物没有效果,而是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病情的波动,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不要过早的失去信心,需要去找到原因,针对病因来治疗。

误解三:治疗时间短,症状控制不理想,频繁更换治疗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会耽误治疗时间,导致病情波动,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抗癫痫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效,需要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频繁更换治疗方式,这种药物还没有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就更换了,会让癫痫病情容易出现波动,导致药物更难控制住病情。

癫痫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患病的病友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疾病。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徐欣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帕金森病的消化道起源假说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化疾病,在 60 岁以上的人口中的发病率为 1%,在 80 岁以上人口中的发病率为 4%。 目前因为帕金森病的具体病因不明,所以难以寻找到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而在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出现的前几年里,病人就会出现早期的非运动症状,包括失眠、便秘、抑郁、嗅觉失灵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出现双手抖动、运动迟缓、姿势不稳、身体僵硬、肌肉无力和弯腰驼背等运动机能损伤的症状。 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大脑病灶,就是我们中脑中的一个区域叫黑质,黑质的神经元能够分泌多巴胺,这些多巴胺会参与我们的运动回路,让人们能够正常自主运动。当人们因肢体震颤确诊帕金森病的时候,大脑的黑质中约有 80%的神经元都已经凋亡了。 帕金森病的消化道起源假说 关于帕金森病的病因,曾经有一个大胆的假说,就是帕金森病最早的起源不是大脑而是消化道,这项假说听起来匪夷所思,却逐渐被很多人支持。 据研究表明,α-突触核蛋白的错误折叠并在大脑中堆积,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原因之一,而帕金森病患者的肠道中也堆积了这种蛋白,帕金森病患者往往在发病数年前就有便秘等肠道问题。 根据动物的帕金森病模型研究发现,给健康小鼠的肠道内注射α-突触核蛋白,可发现问题蛋白会通过迷走神经扩散至大脑,最终导致黑质神经元的凋亡。 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切断了小鼠的迷走神经,经过 7 个月后,小鼠没有表现出细胞死亡现象,说明迷走神经切断可以阻断α-突触核蛋白的扩散。 这项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肠道问题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干预帕金森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徐欣

徐欣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得了帕金森,手抖总不好怎么办

得了帕金森,手抖总不好怎么办 帕金森患者的手部震颤是比较常见的,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就会出现手抖的现象,长期的颤抖对生活影响比较大,会妨碍手部完成精细动作,书写、吃饭等等都会出现困难,到了疾病后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会越来越严重,那么是怎么回事?一般出现手抖情况逐渐加重的情况,是由很多因素导致,可能有以下原因: 病情加重:帕金森病本身就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逐渐加重; 服药剂量不够:这时就需要去找医生增加药量; 没有根据医嘱服药:有些患者害怕长期服药会有副作用,就自己偷偷减少药物剂量,导致病情出现波动。 其实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导致手抖严重,但是患者不要着急,发现自己病情出现波动,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去找医生沟通,来解决问题,调整药量。另外,有些患者会感觉自己手抖能不能自己增加点药物改善,这是不可以的,私自增加药物,不利于病情控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为患者自己对疾病了解不够,多用药容易出现用药过度的情况,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患者在就诊前一定要注意记录好自己的用药情况,将自己每天用药的时间和剂量记录好,服药前服药后的感受,药物维持时间又多久,药效消失后自己有什么表现,什么状态都详细记录后,再去找医生调整药物的话,对病情的控制更好。 帕金森病属于慢性病,任何治疗手段都是在于改善患者症状,无法根治,所以患者能做的就是根据医生要求,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积极控制症状。如果药物调整后效果仍然不佳,那么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的,现在帕金森病常用的手术是脑深部电刺激,通过在患者脑内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调理异常神经元,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徐欣

徐欣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癫痫能否治愈?别把错误认知当真理

有一类人,平时看上去和正常人无异,突然之间会昏倒在地、神志丧失、四肢抽搐,甚至还会大小便失禁,这种毫无征兆的发病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很多人不仅生活质量下降,心理也备受折磨,他们就是癫痫患者。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的发病率较高,但受到的重视不高,很多人还因对癫痫疾病的不了解,而对癫痫患者抱有"有色眼镜",那么一般人对于癫痫有哪些误解? 误解一:癫痫是绝症,没有办法治疗好 很多人都说得了癫痫没法治疗,吃药副作用大,所以不如放弃治疗,这完全就是误解。绝大多数的患者患癫痫,都是可以治疗的。根据临床研究可以看出,诊断癫痫的患者,如果接受正规、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70-80%患者病情都能得到控制,其中 50%~60%的患者经 2~5 年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工作。确实有部分患者会存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成为难治性癫痫,但是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病情,所以绝对不要自己放弃治疗。 误解二:抗癫痫药物吃了,还是会发作,药物没有用 治疗癫痫的用药原则就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用药时间要长,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期望达到既能控制病情不发作,还避免严重副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并不能说明药物没有效果,而是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病情的波动,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不要过早的失去信心,需要去找到原因,针对病因来治疗。 误解三:治疗时间短,症状控制不理想,频繁更换治疗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会耽误治疗时间,导致病情波动,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抗癫痫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效,需要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频繁更换治疗方式,这种药物还没有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就更换了,会让癫痫病情容易出现波动,导致药物更难控制住病情。 癫痫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患病的病友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疾病。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徐欣

徐欣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