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滋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晚期艾滋病人,因为各种感染或肿瘤的「惨象」,对许多人是巨大的心理冲击。出于逃避心理而把一些严重疾病污名化的历史很长,比如结核、麻风,甚至癌症病人,现如今仍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
2. 不了解或者不愿意去了解艾滋的人,容易产生「日常接触会导致艾滋的传播」等误解,所以就更加排斥和感染者接触,拒绝了解艾滋。网络搜索「艾滋病」的高峰都集中在每年 12 月 1 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
3. 国人大多对性乱、吸毒、甚至同性恋等人群具有强烈的道德谴责,国外还会牵扯到种族(黑人才会感染 HIV)、移民等问题,而这些人群艾滋患病率更高,人们也就自然把二者联系起来,得出的结论就是艾滋病人只有行为不端的人才会得,不值得同情。
艾滋病污名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对艾滋病的误解和歧视,而这又间接促使了艾滋病的进一步泛滥和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在 2005 年的联合报告中指出,与 HIV 相关的歧视是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与艾滋病斗争的努力中最大障碍 。
艾滋病污名化的不良后果具体有:
- 艾滋病人会被医疗机构拒诊;
- 学校、公司、企业拒绝接收艾滋病人;
- 艾滋病人的自我歧视会耽误治疗,加速病情进展;
- 因为害怕被检测出患有艾滋病,或者因为种种错误信息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没必要检测。其实及时治疗的话艾滋病人和正常人寿命差别不大。但人们往往等到晚期并发其他疾病才去医院就诊,查出艾滋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 由于艾滋病从感染到病发的潜伏期可为 6 ~ 10 年不等,而病毒携带者往往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没有检查出来,这期间因为高危行为而导致他人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艾滋病毒在人群中频繁的更换宿主,进化加快,导致病毒出现耐药性,病毒毒性也可能变大。
小结
其实,从专业医学的角度而言,艾滋病只是众多普通感染性疾病中的一种,艾滋病人也和其他病人一样值得人们的理解和关心。
虽然我们可能不知道,但他们也许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可能是我们的同学、同事、朋友抑或亲人。了解艾滋病不仅仅是为了摈弃歧视从而更好地关心关怀感染者,更重要地是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自己以及我们周围的人。
文章 慢性咽炎喝胖大海好吗
曾沣
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文章 牙线知识二
曾沣
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文章 便血怎么办
曾沣
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