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副作用
自 1921 年问世以来,胰岛素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显著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成为许多糖友必不可少的药物。
胰岛素虽然益处多多,但也有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就是胰岛素的短板,可能对糖友的生活、甚至生命造成危害。面对短板,你会不会「补」呢?
一、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低于 3.9 mmol/L,就认为是低血糖了。这是胰岛素常见的短板之一,多数情况是胰岛素剂量大了,或者体内胰岛素用不完了(清除率下降),引起血糖过低。
突发的、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意识丧失,危及生命;长期血糖波动不稳,忽高忽低,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
补短板:
(1)注射前仔细核对药名和剂量,使用胰岛素泵者需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2)尽可能保持规律饮食,适度运动,如进食较少甚至不能进食或出现腹泻等,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减量甚至停止使用胰岛素,切记不宜空腹运动;
(3)定期监测血糖,尤其还需监测凌晨 3 点的血糖,因为此时极易发生低血糖,建议每周监测 2~3 次;
(4)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部位主要有腹部(距肚脐 5 cm 范围之外)、上臂三角肌下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在胰岛素吸收速度方面,腹部最快,上臂其次,最慢的是大腿和臀部。
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需在腹部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应在臀部或大腿注射。
二、体重增加
胰岛素所致的体重增加多发生于 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严格或治疗前体重超标的糖友。
这是因为胰岛素除了能促进体内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和贮藏,还可能因严格控制血糖带来低血糖,增加糖友的食欲。
补短板:
(1)增加运动;
(2)控制食物中脂类部分摄入,所占热量应为全天总热量的 20%~25%;
(3)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等药物,这些药物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4)必要时可做减肥手术。
三、过敏反应
胰岛素制剂中包含的杂质、某些添加成分(如锌、鱼精蛋白)及胰岛素本身均可引起过敏。如果发生过敏了,打针的部位就会出现红色斑疹、瘙痒、硬结等反应,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全身起疹子、出汗、胃肠道不适、呼吸困难等,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均应立即就医。
补短板:
为预防胰岛素过敏,建议做到:
(1)经常变换注射部位;
(2)注射针头要做到一次性使用,打完要换;
(3)已经开封、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不要放在冰箱里,预混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使用前要充分摇匀,以免药液温度过低或药物浓度不均匀,造成对皮肤的刺激。
如果已经发生了胰岛素过敏的糖友,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下面的方法:
(1)如果只是打针的位置发生了过敏反应,通常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消退了,无需采取特殊治疗措施。若反应持续不退, 也可外用或口服抗过敏药物;
(2)更换不同种类或厂家的胰岛素,或换用口服降糖药;
(3)进行胰岛素脱敏治疗。
四、胰岛素性水肿
有些患者一用胰岛素,血糖立马就控制得很好,但这时就有可能会发生水肿。这与胰岛素控制血糖后,体内的水分增多有关。
补短板:
胰岛素性水肿的程度一般较轻,经过几周后可自行消失。因此,轻度的水肿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也不必停用胰岛素。
关键是低盐饮食,避免吃得太咸而致水肿加重。个别水肿程度较重者,可以加用小剂量利尿剂,以防止引发心力衰竭。
五、脂肪营养不良
脂肪营养不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一是皮下脂肪萎缩,也就是注射部位的皮肤出现局部凹陷,和胰岛素制剂不纯相关;二是皮下脂肪增生,也就是皮下组织出现增生或硬块,因为胰岛素有刺激局部脂肪增生的作用。
补短板:
为防止脂肪营养不良出现,每次注射要改变部位,1 周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 2 次。同时采用热敷、按摩等理疗,可使其慢慢恢复。
六、看东西模糊
胰岛素治疗时,部分糖友可能出现看东西模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眼睛里有个叫晶状体的结构,它将外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我们才拥有正常视力。
高血糖时,晶状体的含水量较多,而血糖一旦迅速下降后,晶状体里的压力被改变,其内的水分会跑出来,光线聚焦也受到影响了,于是发生视物模糊。
补短板:
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必担心,人体对降下来的血糖逐渐适应后,视力就会在几周内恢复。但是如果是渐渐地看不清东西,血糖控制好了也不恢复,还是建议去眼科检查一下有没有眼底的问题。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沣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3667|响应时长727分钟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骨科男科等相关疾病,能够给患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100起
问医生
#内分泌科#糖尿病性昏迷#胰岛素治疗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组以意识障碍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深而快、眼眶凹陷、昏迷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预后较差简介糖尿病昏迷,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组以意识障碍为特征的疾病。该病的发作与血糖过高、血糖过低、失水太多有关。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深而快、眼眶凹陷、昏迷等。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预后情况较差。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呼吸深而快、眼眶凹陷、昏迷等。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呼吸深而快、眼眶凹陷、昏迷等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糖明显增高,血酮增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及pH值下降,尿酮阳性,可明确诊断。糖尿病昏迷有哪些类型?根据病变情况,该病可分为:糖尿病酮性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非酮性昏迷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目前尚明确的患病率,糖尿病人群好发[1]。是否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能治愈,只有通过药物等治疗后,患者病情能维持稳定。若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情况。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