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人群查体建议
40岁以上的人是很多疾病的“主攻目标”,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系统的查体,以下为推荐的检查项目:
1、三大常规--血分析、尿液分析、大便常规+隐血
为最基础的检查项目,简单,方便。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分析、血糖监测
也是很普通的,意义重大的检查项目。
3、心电图
为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4、乙肝五项
适用于有肝炎的人。
5、肿瘤标志物
适用于老年人。
6、胸片或胸部CT
尤其适用于长期吸烟的或有肺部肿瘤家族史的人。
7、肝胆胰脾肾超声
也是较常见的检查项目。
8、胃镜、肠镜
更适用于长期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人,尤其推荐有消化系统肿瘤的人检查。
9、颅脑CT、颅脑MRI+MRA
适用于合并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人。
10、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还需要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以及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肾动脉超声等监测。
11、对于患有冠心病的人,还建议行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必要时行冠脉CTA检查。
12、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建议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糖尿病外周神经检查等。
13、对于肿瘤高发的人,建议行肿瘤标志物、相应器官的CT或MRI检查。
14、女性,需要行宫颈刮片检查,乳腺超声或钼靶X线检查。
15、如条件允许,可以行全身PET扫描,但费用昂贵。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杜海平主治医师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99%|接诊量250|响应时长4分钟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40起
问医生
#体检#肿瘤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细胞异常增殖为特点的一类疾病体表肿瘤有可见的肿块,体内肿瘤多明显症状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简介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总称,主要表现为身体局部的异常肿块。有的肿瘤生长缓慢,有侵袭性,对人体危害较小,医学上称为良性肿瘤;有的肿瘤生长迅速,具有侵袭性,可从原发部位扩散到人体其他的部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医学上称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癌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手术是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大多数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得到临床治愈;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分期以及病理分型。症状表现:良性肿瘤大多症状,或者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水肿等;恶性肿瘤早期明显临床症状,有些症状却特异性,如痛性肿块等。诊断依据:肿瘤的诊断分为病理学诊断和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为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影像学诊断可以发现异常增生,病理学诊断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并且可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异型性增加、黏附性降低等生物学行为异常。肿瘤有哪些类型?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肿瘤是常见疾病,目前在中国,癌症已经成为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攀升,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392.9万人,死亡人数约233.8万人,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1]。是否可以治愈?良性肿瘤可以得到临床治愈,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手术,配合放化疗,大部分也可以得到治愈,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肿瘤往往还需要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中晚期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情分期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