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和失眠】闵大夫6个躯体化案例分享
最新改动20190118
第一例:晒晒他的症状,看看有谁能超过他—54种啊!(真不是噱头啊!)
第二例:为何严重不自知?头脑由意识支配,身体由潜意识支配
第三例:身体不适求医路漫漫,服药不规律思虑心过重
第四例:小小男孩乳头胀,家长不能耐心听听闵大夫的解释
第五例:留学生患广泛性焦虑GAD,回国就医问药,提问多多
第六例:不规律服药,病情反反复复;规律服药后,病情明显缓解和稳定
(里面有闵大夫的相关用药和心理咨询的中肯点评)
关于疾病背后的成因和详细解释,欢迎大家参阅《神经症或躯体化症状:药物加心理疏导1+1>2》
关于用药的详细建议和注意事项,欢迎大家参阅《抗焦虑抑郁药-应剂量足,时程长,勿随意停服,调药应找医生》
关于
第一例:晒晒他的症状,看看有谁能超过他—54种啊!2010年5月11日下午,闵大夫在门诊遇到一位外地患者,男性,33岁,有其爱人陪同前来看病。有很多种身体的不适,因怕门诊忙,说不清楚,所以就诊前把自己的症状总结并打印在一张纸上。轮到他就诊时,他出示了这张症状清单,而且反复强调要闵大夫好好给他诊断和治疗,得病已有2年多了,走了多个大医院,看过不少医生,断断续续服药,病情时好时坏的。闵大夫扫了一眼,让其自己统计一下症状的数量。患者认真盘点纸上密密麻麻的症状,总结出来共有54种。(闵宝权:我时不时会见到某个病人有10-20种症状,他这下可能创了吉尼斯记录了!!无疑是神经(官能)症非常好的素材啊!!)
“我怎么觉得自己浑身是病啊!”患者提着一大包的化验单和片子,“闵大夫,我做什么检查都正常的,我到底怎么了!?”
闵大夫调侃道:“你不应该来这里找我看病啊!”
“为什么?哪又该找谁看呢?”患者一脸疑惑。
“你应该被担架抬着,直接去急诊的!” 闵大夫说,“你自己看看这些症状吧!你还能活吗?!但看看您的面部气色,其实比我还好的。”
听罢闵大夫的话,陪同患者来的爱人在旁暗自发笑:“即使看电视,他见谁不舒服,他就会说我也有这些症状啊!”
“还有有好多重复的呢……”患者嘀咕道。
闵大夫答道:“那还有部分你没总结出来的呢。即给使全都重复,砍掉一半,至少还有27种吧。”
经过详细的诊疗,闵大夫确诊该患者为神经症——伴多种躯体化症状。建议其在用抗焦虑症药(至少服1-2年)的同时,需做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效果才会很好。患者说:“您给我开点药,我自己再调一调,不就好了吗?”
闵大夫说:“药肯定该服的。但为何您会有如此多的躯体化症状呢?给您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有关,又与您小时候的成长有关。小时候一直很受爸妈的宠爱吧(画房树人中的人象个娃娃:自己能一直像个小孩一直得到爸爸妈妈那样的无条件的宠爱给多好啊!?类似情况另请参见科普文章“心与心的沟通--画图-识别个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养成了非常自我为中心的感知和思维模式啊!长大后外界环境稍欠友好,即很容易会产生内心的不快,时间长后,就越攒越多了。”
“这和小时还有关系吗?我就永远这么难受吗?”
“可以想法减少这种难受的,前提是您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方方面面。光靠自己和亲人的调整是不够的。如何调整心理和性格特征呢?恐怕需心理咨询师的帮忙才行,而且是很有经验的咨询师,做长程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才可能有一定的效果。路我给您指出了,走不走由您决定,愿不愿改变也取决与您自己.........”
(时病人说那么多检查都没发现异常,是不是他得了怪病,医学尚未研究出来或需要开放新的高精尖仪器才能发现异常。我说你在穷尽思维上的可能,说白了,不过是在钻牛角而已。那闵大夫,您能不能改变您的思路,重新考虑其它可能呢?我说这不是我非要这么考虑,是现实的许多案例给了我们经验和思路的方向,教会了我们如何考虑才最有效率和接近最大的正确性。我们大夫要是您这么考虑问题,那对病人来说就是悲哀了,会执着于反复各种仪器检查。故找我看病,其实是很省钱的,省去你们不必要的很多仪器检查。器质性症状自然有其规律,即使仪器查不出来,临床查体也能查出来,或能正确的合理合情的被解释;功能性症状也有其规律,需要大夫开动脑筋去仔细琢磨的。即使您从来没做过任何检查,您的这些症状,应该是功能性的。不管您如何感觉,如何难受,不管您的考虑如何,您刚一开口,刚把纸张一展示,我心里就已有数了,您描述的话,解释的话,3条也好,24条也好,都不改变您得病的性质。只是我不让您说个痛快,您难受,心里不会认可大夫的,而且我知道,您内心一定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提出,还有几个钻牛角的问题等着抛给我。闵宝权20121006)
(当时我还说过:根据您上面的描述,哪怕是没学过医的人,只要不是傻子,心里都能明了几分。您爱人就是个明白人嘛!她的感受自然比任何周围人都要强的,她要是还不明白,我就怀疑她.....。你看,她在旁格格笑呢!你不明白到情有可原,谁叫您是病人呢?看似身体有病实则病在心里(理)。假如您真的明白,“悟透了,放下了”,何来这么多症状?没有这些症状,何必来京,来医院??闵宝权20121006)
闵宝权20121025:我上面提到的需要大夫开动脑筋去仔细琢磨的,看的病例多了,琢磨多了,经验慢慢就丰富了。但大夫的思维方向要对,要能经得起实践的有效检验。不能盲从书本知识和前辈的知识,要有发散性思维,要能思维和心胸同时保持开放状态,要能反思和自我纠错,唯如此学、思、吸才能有成效,才能进步。
面上这些神经症病人纠结于各种各样的功能性症状和反复检查,背后是其强迫式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根源是其小时的某种成长模式的“种植”结果。哎!!!一声叹息,天下多少人遭受类似的各种身体不适,陷入其固有的认知和思维模式难以反思和自拔,“哀其不幸,叹其不明(内心的)”啊!!
故我们当大夫的需要练就火眼金睛,需要耐心细致,才有可能正确识别和处理类似案例,但同时我们确实在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2年后有位男性病人,40多岁,来门诊找我看病,说他怀疑我网上贴的上面的打印信息我自己编的,就是为了吸睛。我当下没做解释,我建议他留在我诊诊室里面呆上1-2个小时,到时答案自明。他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到另一位中年女性有几十种身体不舒服,他说“看来还真有这样的病人哈!”。当时,那位女病人行走啦起色啦完全正常,思维和语言正常,但她自己的话说是“闵大夫,我全身上下都难受,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哔哩哔哩说了很多很多..........”)
第二例:为何严重不自知?头脑由意识支配,身体由潜意识支配 下面另介绍一例病例,是一个头晕的21岁大一女生。当日下午该病人由科室里另一大夫推荐来找闵大夫临时加号。闵大夫简单询问其症状后,先让心理咨询师给其心理访谈30分钟、后来病人等到旁晚6点半时,他才亲自详细接待该病人。通过简约询问和图画测试,又询问心理助理所了解的信息后,拟诊断是神经官能症/焦虑症/伴多种躯体化症状。 但该患者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心理问题,无需心理治疗,请闵大夫开药尽快把这些症状消除了,她好尽快返回学校专心学习。
闵大夫粗略的询问病史后,在病历本上简单写了三行字,由于病人的主诉非常多,索性让病人自己在病例本上写下她的症状和感觉(见下图)。
请留意下图中最后一段话:“没有心理睡眠问题,......,痛苦到想去死......”
请留意下图中最上面一段话:“.......没有心理睡眠问题,但症状严重到什么都不能干,不能学习......”
请留意最下面一段话:“6年了,.......,要身心崩溃了!”
(闵宝权评论添加20121026:大家读到此,应该能明白什么是“不自知”“典型的意识和潜意识严重阻隔”“头脑由意识支配,身体由潜意识支配”“身体感觉很多症状,心里否认(回避)心理问题”。
这样的病人在此时此刻,感觉痛苦万分,但内心与身体是隔绝的,何来自察自悟??
没有自察自悟,何来自我(心理)调整??没有自我(心理)调整,何来症状的减轻和消失,更别奢谈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成熟!!!没有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成熟,何谈轻松愉悦富有成效的人生啊!! 这就是为何总有人暗自叹息:看,别人的人生阳光明媚、欢声笑语、简单轻松!思,我的人生为何暗淡无光、痛苦丛生、纷繁无序无趣!!)
闵大夫又给患者做“房树人”画图测试(见下图)。
从该图格局可以分析出,画者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强,典型的自我为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非现实中,现实感不强。树的外形表明内心有封闭的地方。房子的门窗代表与人的沟通未必通畅。人画成了一个小女孩,心智如小女孩般,有唯美倾向,但内心不自信,希望自己就像小姑娘一样被呵护,四肢的画法表明做事缺乏行动能力。在画者生命中家占了很大比重,而树在人的上面像压着人,树冠都画在纸外,表明来自家庭的一些压力很大,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情绪。树和房子有交叉的部分,可以看出在事业(此处为学业)上有依附家庭的倾向。
据了解,患者15岁前很受宠,15后妈妈又生了孩子,此后开始间断头晕。在访谈过程中,患者提到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并有家庭暴力,当被问到具体指什么的时候,她躲躲闪闪。爸爸对她要求很高,自己也不允许自己犯错或不完美,为此曾休学1年。想到上大学后压力会轻些,但难受依然如此,让她很焦虑。
患者对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持反对态度,她也遍查了医学、心理方面的知识,想尽快解决身体不适,提高成绩,如不改变现状,不能安心学习,今后不能找个好工作,只能位于社会底层了,而想到这些她又难免更焦虑了。
闵大夫给该患者的建议是:长期规律服药(至少2-4年),同时在当地找非常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做长期和系统的心理疏导治疗,而且家长要非常配合(言语和行为要做相应调整)才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良法。
评论:
一个人有躯体症状,而没有器质性疾病,或者有器质性疾病但不足以导致或解释已出现的症状,就要考虑神经官能症或躯体化症状的可能了。一般身体出现多种的不适(超过4种以上后),又有心理诱因,就要考虑功能性病症(也就是躯体化症状)(当然同时也要排除相应器质性疾病后)。而且上面这2名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闵大夫总结:在生活中常见的神经症——出现的躯体化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部僵硬疼痛、咽喉异物感、肩酸背痛、心慌胸闷、腹胀纳差、四肢酸软发凉、全身窜痛,严重者会有情绪低落、强迫思维/行为、烦躁焦虑、惊恐、濒临死 亡感、记忆下降、失眠多梦等等。
一个人自出生,受先天禀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有心理能量多少的不同,会有思维模式的区别,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模式、心理特征和人格。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都是被各种关系互相影响的。
人有许多的不良情绪,可以用正面面对沟通协调(当事人双方之间)、申诉、倾诉、大喊、大叫、摔打枕头、哭泣等等方式表达出来,否则很可能可以转化为身体的各种不适。即使最近没有不高兴之事,几年前或小时候的负面体验或不良情绪,比如委屈、孤独、害怕、恐惧、不安全等,长大以后也可以经常莫名其妙地表现出来(可以是情绪方面的,也可以是躯体症状方面的)。
会有人对这个说法产生疑问,常见的“晕血症”便是很好的证明,一个很正常的人,但是对于血有恐惧,那么见到血的时候就会出现多汗、呼吸急促、心悸、面色发白等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是恐惧转化而成的,一旦离开有血的环境,便可自行缓解。心理科上做过试验,即使让这样的病人闭上眼睛,想象有血的场景(或其它不高兴、恐惧之事等),病人即可马上出现害怕、恐惧、尖叫、心慌、头晕、出汗等症状。
与晕血相似,该患者的内心中定有许许多多没有得到宣泄和处理的负面情绪,并且自己没有很好的心理基础,恶性循环使之越攒越多,很容易转换成各种躯体不适。
闵大夫建议:有各种躯体化症状、情绪障碍、长期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等的患者,应尽快找神经内科、心理科或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看病,以确定是单纯器质性的或心理性的,还是器质性加心理性的?配合相应药物治疗的同时,最好加做系统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感谢门诊助理大津秀女记录整理此案例
第三例:身体不适求医路漫漫,服药不规律思虑心过重
20100915闵宝权:这是前几日我看的一位北京本地病人,无独有二,她是手写的症状清单(我委婉提出要把此清单放在此处,她没反对)。
李L,女 60 头晕和多种不适5年(20余种)。发病前家庭有多种不利因素让其焦虑担忧。间断服用过某些抗焦虑药,但剂量未足够和规律服用,也未做过正规的心理疏导。今嘱其今后务必按医嘱服用药物,可能中间会视情况调整剂量或品种,同时建议做一系列的心理咨询。
闵宝权评论:
躯体化症状,除上述提示的外,任何可以想象到的症状均可以是属于神经症的。比如头颅下陷感、紧箍感、蚁行感、某处皮肤发紧感、突出感等等。但若认为自己不是自己、自己内心被洞察感、思维被控制感、好像谁都对自己有敌意或议论自己,反复声称看见或听见别人没看见或听见的东西声音,等等。这些已超出神经症的症状范畴。那就另当别论,要考虑为精神症状了,应尽快去精神专科看病的。
后来病人又来门诊随诊数次,有次病人问我,所她曾经经历的不痛快事早已过去了,当时很不高兴,可是我现在不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了,为何身体还有很多的不舒服?
我的回答是:身体就是个记忆仓库,不管您愿意不愿意面对,曾经的伤痛、无奈、哀怨早已悄息无声地潜伏下来,暗藏在仓库的某一个角落了。否则,身体和内心不该如此难受的。自我调整,直接面对这些负面事件,重新梳理,把负面情绪尽可能处理好,但往往自我调整的效果欠理想,自然就犯病了。怎么办?找心理咨询师做正规心理疏导不失明智之选。她顿了顿,说以后再说吧,先服药看看吧。我自然会尊重她的意愿的,只是她做咨询的动力不足,对自我梳理自我调整的意愿不强,她自己不觉察,那别人是无法有效帮助到她的。
抗焦虑药能部分减轻她的躯体化症状,也最多起一半的作用,但无法改善其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而后者才是她生病的最基础性原因。
第四例:小小男孩乳头胀,家长不能耐心听听闵大夫的解释
2005年某男孩(13岁)刚进了诊室我就认出他来了(3年前找我看病时说头晕,无法正常看书,我当时就考虑为神经症)。此次他坚持认为自己胸部的乳头发胀(外表无任何异常),其父带他到协和医院花了3000多元检测各种内分泌激素和拍片,全都正常。我开完药后,(那时我身边还没有心理老师帮忙)建议父子同去找友谊医院柏晓利主任团队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疏导,当爸的说没钱。我问他:“这3年多,你们到处看病花了多少钱了?”“4-5万了,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给他治好”。小孩本很机灵的,我动了恻隐之心:“那就等我出完门诊给你们义务聊一次吧”。“我们还要赶去车站买火车票的”。“那随你们便吧。”做心理咨询与否,要病人那方能主动配合,我们当咨询师的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哪怕是不理解、或断然拒绝等,不能象“剃头担子一头热”的。
(孩子的母亲在诊室偷偷给我提供某细节:孩子在做作业,当爸爸的在旁督促。做作业中,小孩有时稍慢些,还在考虑时,爸爸非常不耐烦,一巴掌扇过去了,骂到:“你怎么这么笨呢?你以后怎么能考上大学?老子白养你了!”。光此场景应该足以说明这对父子关系了,也能提示孩子的病因了。可惜大人不自知啊!类似的案例我已见过多例了)
这孩子的父亲2个月后又专门来找过我一次,说孩子刚服药有效,1个月又不行了,想让我换更好的药,最好是药到病能除那种,贵点也行的(原先的药其实已经是非常正规的抗焦虑药了),也希望能单用中药能治好病最好。其实我知道他早就看过无数医生了(包括西医和中医),试过各种药物和偏方,在家里还请过巫婆和道士。我再次提议他携儿子去做系列的心理治疗(家长必须一同参加)。他又为没钱为由马上拒绝了(有的家长以忙为借口拒绝了,或从心里不认可医生的建议。现实中不少家长还是明白事理的,比如象“父母多责备,少年无语对;父母予尊重,少年笑意浓”里的那对父母就非常知性和明理,非常配合我的心理咨询,效果是事半功倍啊!)。当爸的试过各种方法,那个急啊!儿子是他最大的希望啊!可惜他唯一心盲的、回避的是他自身的问题,别人无从帮他,自然就无从帮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单从智力上讲,是个学习的好苗子,真是可惜了啊!他今后能否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社会人我是高度怀疑的。后来我门诊又遇到几个类似案例,还有一位还是中学的校长,他教育别人的孩子头头是道,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塌糊涂,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心里满是委屈愤懑,只能破罐破摔了,不愿给任何人交流,每日沉溺于网络。这些问题都出在哪儿?首先是当父母的大人心态出问题了,心太急,言语行为就欠思量了......。事业成功的人,拿自己那套强加给孩子,孩子未必能接受和承受的,故事业成功的人,孩子未必教育得当;事业不太成功的人,对孩子期望更高,孩子的压力太大的话,也容易出心理问题的。养育和教育孩子,谁都希望把孩子养好,培养成才,但宽严慈威如何掌握一个度,实际上非常难的,但我想教育的基本内核应该是不变的,那就应尊重孩子,尊重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当父母的多些陪伴、关注、肯定和赏识,少些要求、指责、反复唠叨、掌控、打骂等。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更没有完美的孩子,我们当父母的最难处理的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焦虑和过多的期望,很多家长有意无意会把自己的愿望和期待(自然也保护焦虑)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让小小身躯不堪重压,搞得很多孩子压力偏沉重思虑过度太追求面上目标。同时父母在自己的婚姻和孩子教育方面又有很多意见不统一,沟通不够,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压力或羁绊。包括我自己和我爱人在如何对待小女儿的问题上,有时难免会有不同意见和做法。好在我俩能经常商量沟通,我时不时也从原来思绪或情绪中跳出来,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否有不妥当之处,是否自己的心态有些偏差,是否应适当调整等。
每每想起这些比较极端的案例,我是揪心的难受啊!中国的孩子为何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厌恶学习?这么多的不愿同父母交流?这么多的心理脆弱(温室中的豆芽菜)?这么多的小皇帝(是长大后成大混蛋的可能胚料)?希望是一代传一代,教育方式是很不考量,社会大环境又太浮躁、功利性强.....,教育的次品才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啊!这是家庭的不幸,社会的不幸,国家的不幸啊!!!
这也是我无怨无悔在看普通神内疾病的同时,投身于心理知识科普(重点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维护,父母的亲子养育模式探讨等)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毫无保留地展示我们团队所做个案详细过程的动机所在。
希望这些文章对有心人能有所帮助的。
我心昭昭,其情可鉴,百姓安乐,医者有责!!
欢迎参阅我的另一篇文章《给孩子多陪伴,给孩子多自主空间,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晚上!》
第五例:某国华人留学生患广泛性焦虑GAD,回国就医问药,提问多多。
闵大夫有意详细回答他,再在此文章里展示出来(部分隐私信息做了技术处理)。
闵宝权大夫(20111225):岁,男,反复就医,但不规律服药,性格可能有些多思多虑,敏感多疑吧。他后面提的疑问,可能有些代表性(代表那些穷思竭虑、刨根问底、或过度追求完美、或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
下面是他网上咨询上传写的材料(部分有省略):
KxxxxS(20111223):“一个M国的华人留学生,读了你所有的文章,受益匪浅”。所患疾病:9年的广泛性焦虑。读了很多文章,查过很多资料,但你那些长文章第一次让我对自己的神经症的治疗有一种脱胎换骨的认识。我在该不该服药,西药还是中药,要不要心理咨询,为什么会得病等等这些小细节上纠缠了太久,蹉跎了大好的治疗时机,病程拖了6年,带着症状生活,工作,考各种考试,去异国求学,也目睹了焦虑体征从烦人到能力下降的变迁,最终到了现在度日如年的地步,不管是不是太迟,但现在读过你的文章还是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解脱感,觉得找到了能深刻理解这病的人。可惜我不在北京,甚至长期不在国内,现在的状况让我左右为难,人在海外,医疗保障缺失,但症状又在吞噬我正常生活的能力,这次趁回国探亲的机会想抓住些治疗机会,但看了不少医生,发现要遇到像你这样对于这似病非病的神经症在用药、患者心理、疗程等各方面有深刻思考和洞察的医生真不容易。盼望能在这里就我的病情得到你的一些专业意见。
下面是我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2004:用脑过度超过极限造成初始症状,不认为是病,继续生活。2005:睡眠不好,神经内科配安定若干。
2006:症状一度自行完全康复,后生活压力回归后复发。2007:症状加重,经介绍看过一次精神科主任,看精神分裂等重危为主,配了一盒丁螺环酮给我并宽慰几句后即了,也没有被告知丁螺环酮需要较长时间才起效,后服用2周无效放弃。
2008:酸枣仁,安神定志等中成药,效果不佳。
2009:症状逐渐加重,开始正视疾病,学习心理学打算自疗,但神经失调已很严重,冥想、呼吸和肌肉放松等训练完全无效。遂再去神经内科,配了帕罗西丁,对潜在的副作用犹豫了整整半年后终于尝试,首周效果明显,焦虑基本消除,生活幸福感倍增,第6日起出现焦虑加重的副作用,遂放弃,并不知道应继续服用等副作用过去就好了。
2010-2011:出国求学后压力增大,症状也再次加重,睡眠很差,各种神经衰弱症状逐渐出现,带去的32片舒乐安定全部用掉后用嚼木糖醇降低焦虑症状的方法救急,最后发展到连睡觉都含着口香糖,因为临睡前的一刻降低神经紧张度能睡的好些。到底吃掉多少口香糖?算了下花掉2千多块钱。现在:过去6年的求医经历让我心有余悸,对就医没有信任感,感到只有自己搞懂药理、用量和疗程才行,不断上网找资料,直到读到您的文章,让我看到了曙光。
(做了部分删减,否则实在太多文字,且有些是轱辘话)
1)治疗方案:
对于我这样延续了9年的焦虑病症,在要治疗多长时间,需要用药巩固多久方面,您能直觉地给出一个大概评估么?
闵:坦率讲我很难回答。象您这种情况的病人在找我看病开药后,我一般会在病人的病例本上写上至少规律服1年的药。这只是下限而已,上限没有,无法具体说出来,2年3年甚至终身服药都有可能的。到底实际工作中服到何时建议病人减药和停药,这要看综合情况而定:服药的效果、心理疏导的效果、本人自我心理调整的实际成果和最终状况、减药和停药时的实际反应等等。我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您好好按有很多实战经验大夫的药方服药,定期随访,一般都有效果的。但何时您能减药和停药,是否顺利停药,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夫敢肯定说的或能精确预测的。
2)是治愈还是缓解:对于药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焦虑症的躯体症状,您能给我一个比较中肯的看法么?
闵:您自己老老实实的服药,自然就能体会到的。就像学游泳,站在岸问再多问题也枉然,何不跳进水里去实际感受感受呢?
3)自体评价指标。考虑到药物的疗效主要是靠自我评价,而作为一个人,焦虑感本身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因此想听下您的看法,到什么程度就能认为是药物起效了,到什么程度可视作为是治愈了,到什么程度可认为巩固期完成了?
闵: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故定期到主治大夫那里做随访,同时做定期的心理咨询。若您非要得到具体答案,请就近单独向相关大夫或心理咨询师约至少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慢慢去问吧。医生自然还是会要求您先规律服药试试的。仔细看我推荐的文章吧。
3)去精神专科还是神经内科:正如你的文章所说,神经症病人去精神专科的毕竟少,尽管可能在专科在精神药物方面更专业,但医生对重症病人临床经验更足,而只见过20%的神经症病人,我担心专科在用药剂量、针对性和疗程上,会出手过猛。对此您有什么好的看法?此外如果有可能的话,对我在上海地区找到对广泛焦虑症有针对性的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闵:人们的担心永远有:喝的水不干净、吸的空气有污染、坐车也不会百分比的安全等等。哪个科的大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耐心、细心等;即使给了您耐心的、中肯的、全面回答,您未必能理解透或能欣然接受;即使今天您理解透或欣然接受了,明天或后几天您发达多虑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又会自动冒出新的无穷无尽的问题。再问那位大夫,他再耐心回答您。回去后您又会自动冒出新的无穷无尽的问题......。问题无穷无尽,哎,这不,药还没开始服呢!!您还在问这问哪。您说,哪个大夫还有精气神回答您这么多的问题?
你这次说,好了,我暂没问题了,但又不对了,大夫问,怎么了?您说我严格按您开的药方服药的,怎么我的身体又有新的感觉,有新的症状了?大夫您开的药有没有问题呀?品种组合合适吗?剂量合适吗?是不是药物副作用啊?需要重新调整吗?大夫说那你再过来找我看看吧。你说我在国外,过不去的呀!您能网上给我做悉心耐心详细的回答吗?我对您可是很信任的啊!您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吧?!........。您的问题永远都没完没了,得,再耐心的大夫也只能无语了!........。不过,好大夫到处有,好与不好,也没严格标准,自己细心去选择和体会吧。国内医生的挂号费6元人民币,美国的医生的挂号费100-300美元,您何不就近美国医生面诊呢?高收费,高品质嘛。
4)抗焦虑vs抗抑郁:目前针对焦虑症普遍应用抗抑郁剂,疗程、剂量等方面也一改照搬,对此我是有些顾虑的,目前主流的药物里面肯定有一些抗焦虑效果好一些的,有一些则针对性差一些。对于纯焦虑型的,且必须保持思维能力不受影响的病患,药物选择上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呢?
闵:哪次我开专门的针对大夫们讲课时(3小时以上的)欢迎您来现场听听如何?同时把您的主治医生带过来一同听课,其后我还要同她/他详细就您的问题再交流1个小时以上的。因为,我的建议唯有通过大夫去实现的,我才能稍稍放心的。(给我的感觉,您比我们好多临床大夫下的功夫还要多,我们是否应该感到惭愧啊!您干脆去学医吧,自己给自己看病岂不更省事更直接?!)
您要是去了美国,那边的医学肯定比中国这边更发达的,那儿的大夫和心理咨询师不是更NB的吗?!?!也方便他们给您定期随访啊!
5)国内的药能配多少带走:在国内只能呆2个月不到,如果需要长期治疗,我需要至少备足一年的用药带出国,您认为有可能在2个月内配到1年的用药量么?
闵:这仅是技术问题,找谁面诊,您就向谁求助吧。若您是自费买药的话,我这儿多开出点药应该在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只是几个月后应该调药的。
20120105病人:谢谢闵大夫的指点,您确实是认真负责的好医生!
我接触过不少医生,神经症对许多医生而言是当初选了那个专业,找了那个工作之后无奈每天要面对的话题,而从您的身上能够感受到一种热情,这种热情就连千里之外的我都透过你的文章感受到了......除了药物治疗,我也想积极利用其它医学资源来辅助,上周刚做了一个64通道高密度脑电,但考虑到脑电的分析结论有限,我打算近期再做一个脑部MRI。1)您觉得MRI对于我这样的广泛性焦虑症能给出哪些有治疗指导意义的数据呢?比如关注杏仁核的变化看是否情绪障碍比较严重,或者海马体的大小看对记忆和认知的损伤?2)关于自律神经失调,我听台湾朋友说台湾有专门的检测仪器,请问您知道大陆这边有没有能够精确给出医学指标的自律神经检测设备?3)我网上看见很多医院广告里宣传“多功能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如何神气,但为何很多有名的医院没有此检查呢?贵院好像也没此检查吧。
4)自律神经失调导致的无法控制的紧张焦虑(及其衍生的躯体症状)您觉得又哪些行之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或外界治疗方法么?
闵宝权大夫:好比有个人饿了,面对米饭面包火腿肠什么的,他说我先去测测胃酸含量吧,看看适合就餐与否,或者是先吃火腿肠好呢?还是先吃面包,还是米饭?嘿,伙计,你们饭店提供检测胃酸的仪器吗?最好啊,我吃饭前给我测一下,吃完饭,再检测一下,这样更有科学根据啊!或者您还可以进一步要求,要求检测,我吃荤菜,胃酸分泌量如何?吃素菜,胃酸分泌的量会少一些,要是荤素搭配,又会怎么样呢?而且,胃酸分泌量给自主神经有关系吗?还会影响影响到下丘脑和垂体腺的分泌吗?
这就是典型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我们不少的医生和老百姓,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哎,一声叹息啊!一言难尽啊.......!!!!!!!!!!!!
故,您不得此病(焦虑症或强迫症),谁还会得呢?
至于“多功能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只要一出现,收费的,一定是骗人的),用几根电极放在头皮上,就能完成脑内神经递质的检测,谁信呢?根本就是骗人的,不可能如此这般就把脑组织中的神经递质检测出来了。没有这些唬人的项目,怎么让病人乖乖掏钱呢?一般老百姓没有心思或没有能力去琢磨这里面猫腻的。故不妨想想,为何多数正规医院没有这些“高科技”检查呢?
故,我敢说“多功能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只要一出现,收费的,一定是骗人的,甭管在什么级别的医院出现。
有的人什么都敢吹牛,貌似高科技,其实是伪科学,根本就是为了多捞些.......。比如关于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等本来有严格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有的人,甚至正规医疗机构,可以把牛B吹上天,老百姓中总有个别人追随这些玄乎的概念,被熏得五迷三道的,是根稻草就想抓,缺乏有质疑的独立思考,自己的钱包慢慢被抽干了,最终解决不了问题,还有苦说不出来,真是可怜啊!!而我们正规医院的医生,挂号费如此低廉(被政府极度压低,为了讨好百姓),还不能昧着良心的干活,不能去骗和强迫,干得憋屈啊!(还有,号贩子倒个号就轻易得300-500元了)。这都与国家不合理的政策有关!
20120107病人:我还有一个担心,不知该讲不该讲,虽然我还没结婚,但我一直有个疑问:“继续服药是否会对身体很大影响?我现还未婚未育啊。”
闵: 问总比憋在心里强嘛!咱们就好人帮到底,继续回答您吧。
一般来说影响不大的。若太担心,那干脆别服药算了。那别得任何病为最好啊!关于服抗焦虑药是否对要小孩有影响,我曾这么回答过别的网友的类似提问:一般推荐等焦虑抑郁的病症治疗好后停药2个月后即可着手播种育儿之事了。
假设有一对正常的夫妇俩谁也未服任何药物,谁敢说今后他俩生的孩子百分百正常呢?连不服药的正常人都不能保证,故自然也不能保证任何服药者或曾经服过任何药品人的后代产品质量的。虽然抗焦虑抑郁类药物对生育的负面影响应该不太大,但我没见过正式的对照性研究报告,故一般不推荐服药期间自己或让其妻子怀小孩的,除非二者不得不同时进行,家属也愿冒一定风险。
20120110病人:恩,谢谢闵医生的答复,感谢你深夜还在阅读并答复我的提问,您提到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的观点我很赞同,纠缠于躯体症状本身其实就是逃避心理问题,只有直面心因方能化解疾病(......省略300字,大谈他需要做MRI、EEG的理由)。我的情况是神经系统紊乱是首因,心因只是反复刺激并诱导病情加重的外围因素。而自主神经系统的修复是我特别想向您求教的:1)通过补充5-HT到底是能够纠正这种神经紊乱还是只是像假肢一般的给脑子扶一把力?2)除了给身体灌5-HT,有没有行之有效的自我训练(哪怕需要较长时期)来纠正神经系统紊乱?
针对1)问题,闵:应该有差别,但又可能没太大差别,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懒得搞太清楚,我又不是搞基础生物学研究的。若要我去搞大致清楚,大量查文献的话,可能要我今晚熬个通宵了。而且我还担心,我熬个通宵呕心沥血之作未必能安慰您那颗“不依不饶的心”。我自认为,总体上我自己也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认真好啊!世上无难事,只怕认真人!!比这更重要的事:一个人要有能力分清哪些事需非常认真,哪些事需大致OK即可,哪些事需大致应付即可。社会的进步得益于人类追求完美的精神和刨根问底的韧劲。追求完美,好事啊!但做任何事情没有绝对完美,只有相对完美,但技术操作上,我们的追求何处是尽头?度(适度)在何处??认真过了头,就成了偏执啊!
认真好啊!不认真,无完美!不执着,无深度。同样是认真,A有的人西瓜芝麻都想抓,抓到什么算什么----忙忙碌碌,小有成就;B有的人只抓西瓜,不削一顾芝麻----忙忙碌碌,大有成就,似乎缺点调味剂什么的;C有的人西瓜芝麻分不清楚也好,分得清楚也好,也不是见到什么就抓什么(自认为思绪清晰),麻烦在于,只是抓到什么就紧紧抓着不放----总是忙忙碌碌,脑子一刻都闲不下来,结果…….,哎,不知不觉,很容易走进死胡同了,还是:偏执了。
那,问问您自己,A、B、C三种情况,您属于哪种情况呢?您不焦虑、偏执才怪呢!性格使然,赶紧去做心理咨询吧,做10-20次都是毛毛雨,您必须做100-200次以上才有可能真正见效,而且必须找到非常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才行的,普通的心理咨询师根本接待不了您的。针对2)问题闵:应该有的,不过,只能意会,而且只能面授机宜。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自然知道如何做的,只是您要进到心理咨询的频道里来啊!就像学游泳,站在岸上问了教练都问2个多小时了,就是不跳进水里,呵呵!
我这里悄悄告诉您一招,胜过您留学7年的人生感悟甚至您一辈子的领悟。
…….,还是不说的好,免得心理咨询师们没活干了。不过,只要你求求我,说兴许我会讲的,毕竟道理很简单,人人都知道的。
即使告诉您,又有什么用呢?光说不练,没有行动是根本不行的。
病人未再续问,上面已经够他反思的了。也可能对我失望了。因为,我最后戳到了他的痛点,他必须做心理咨询。但他折腾这么多年,难道他不想好吗?疑病症的痛苦是很痛苦的,直面自己内在的心理问题的痛苦,更痛苦啊!故,两害相权取其轻,有人会逃避,逃避更痛苦的(直面心理问题,躲避心理咨询),只能一直呆在疾病的痛苦里了。
对有的病人来讲,得病了嘛,可以有借口了嘛,可以获得家人和别人更多的关照和包容,可以少干活或不干活,可以少些压力了。
第六例:起初不规律服药,病情反反复复;规律服药后,病情明显缓解和稳定
患者张丽(化名),53岁,主诉间断头晕耳鸣九年,同时伴随视物不清、情绪低落,容易紧张、惊恐、焦虑,睡眠不佳。有明显长期的家庭冲突,经常害怕。基本上在一直服药(中间有漏服或停服),但病情不见明显好转(某段时间也有效果的)。
门诊闵大夫诊断及处方:
首诊:患者来到神内闵大夫处就诊。我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症状,尤其询问发病前和这几年患者有无不高兴之事(很多啊,......)。我最后诊断为焦虑症合并抑郁和严重失眠,处方如下:(病人在郊区,要求开药1个月)
帕罗西汀1/2粒,1次/日,4天后增量至 1粒1次/日;黛力新 1粒2次/日(无需剂量滴定),佐匹克隆1粒1次/晚,心神宁4粒3次/日。
第一次复诊(1月后):开始服药时有些头晕和腹胀,好在比较轻,病人继续服药,2周后开始见效,4周后总体情况有明显好转,用药后头晕症状几乎消失,精神状态有明显好转,情绪稳定。尚有部分耳鸣和眼花症状。本次处方用药同上,未做调整,加上B族维生素。
建议她1月后可以就近医院找神经内科或心理科的医生复诊及取药。若病情稳定的话可以2-3个月来找我复诊即可。至少服药半年或更长。
同时闵大夫心理团队的李老师先后予3次正规心理疏导(她专程来京),同时建议回家练静坐观呼吸的冥想(每天20-30分钟)。在咨询过程中在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让她平时没有对某些人的哀怨能顺利说出来,她内心的不少怨恨愤怒就得到了明显释放。同时心理咨询师的同理和支持下,她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信心得到肯定和增强。患者和她丈夫对咨询师的相应解释和开导很认可。
我建议她回当地的话,还可以就近找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做规律的心理访谈,或继续通过电话与李老师做远程的心理访谈。我给他俩解释说,前3次心理访谈重点在收集信息,让她自如表达发泄负面情绪,自然就要稳定情绪的作用,还有调整扭曲的认知或信念的作用,但她内在的觉察、感知、思维。防御等模式几乎还没有触及,一遇到外在冲突或压力,还可能会出现情绪和症状的明显波动,焦虑抑郁或失眠又出现了。故最好继续做更深入的系统的心理咨询。
我感觉她和她的老公,对系统性的心理咨询没有太大的意愿,毕竟他们的经济情况很一般,老百姓,只要能有饭吃,大体能上班工作,就行,吃药也没问题,但要他们额外继续花费做心理访谈,可能意愿就弱了。我们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要尊重病人的选择。随他们吧。
第三次复诊(2个月多点):情况仍较稳定,“比看病前有8成的好转了”(家属评价)。偶尔心情仍有些焦躁和失眠,尤其是家里其他人与她有些言语上的冲突后。
家属曾提出疑问,为何帕罗西汀过去用过的效果不如这次好?
闵大夫说:其它药物搭配也很重要,医生有时还要视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的。何况这次还加上了3次心理咨询。虽然,后来她未再继续做心理访谈。
闵大夫嘱病人务必服药至少1年,也可继续在当地买药服用的。闵大夫还建议:男方是入赘,俩口子尽量自己过日子,不必与女方大家庭一起过,过年过节时去看看女方家人即可,这样应会少些面上的冲突。
后来的随诊情况:
闵宝权评论1:该病人一直每1-2月来随诊一次,最近仅服用帕罗西汀1粒1次/日,黛力新1粒2次/日,偶尔服睡眠药。前两天来拿药一次,表情很平和,问日子过得如何,她回答,就这么过呗。还吵架吗?一般不吵了,大家都懒的吵了。俩口子单独过日子了。偶尔还有些头晕,偷偷停几天药,感觉不好又把药加上了。
我一般建议病人,涉及调整用药减药停药,最好找医生复诊一下。但还是有病人看我的文章,自己做主买药服的,也要开始时找医生,自己琢磨着自己调整用药的,久病成“良医”,良医我打个引号,为何这么做呢?大家自己去琢磨吧。反正,即使大家都能从网上轻易获得这些信息,我也主张病人自己适当去了解一些医学常识,但我坚信,病人永远无法替代医生成为自己的医生,术有专攻嘛!若不是这样,我们这些天天在一线奋战的医生且不是白当了,专家就不值钱了?
闵宝权评论2:病人一直服药,4个月前我让她仅服用帕罗西汀1粒1次/日,黛力新撤掉,半个月前我试图让她服用帕罗西汀半粒1次/日,此次说头晕复出现,而外界因素无变化,我又让她恢复帕罗西汀1粒1次/日。20111120复诊:病情稳定。我也不知道她何时能完全停药,只能每过半年试试。她目前和丈夫单过,与自己娘家的冲突明显少些了。我建议她做长程的心灵成长式疏导(40-60次),把自己的成长史详细梳理一下,有效调整感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改善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她好几次对我笑笑,说自己调调就行的。我自然会尊重她的意愿的。心理咨询,最好来访者内心有这方面较强的意愿和需求。我说的和她理解的不在一个层面,何况做长程心理咨询,每周来找心理咨询师一次,时程不短,且需一定花费的。
对老百姓来说,不是迫不得已,谁愿去做面上看起来费力费财的事呢?心理咨询是慢工出细活的,而且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在老百姓眼里,看病吃药(有时每年花费数万)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心理咨询嘛?是否有必要?而且不就是谈话聊天嘛,怎么还要收费?有位老人很享受咨询师同她的心理访谈,也发泄了内心的某些负面情绪,但1个小时后当提醒她结束访谈并该交费时,她说:不就聊聊天嘛,干嘛还要交费?其实她儿子事先是同意交费的,但此时也说你们给我老妈聊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啊!以后我们当子女的给她聊聊就得了,不必麻烦你们咨询师了,我今天已经学会怎么给她聊天了,谢谢啦!不再言缴费之事,转身带其母亲悠悠离去了。虽然咨询后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但多数病人和家属还是比较认可和尊重正规心理咨询的,尤其是当他们接触和体验有一定水准的心理咨询访谈后。
20120305闵:该病人继续定期前来拿药,情况一直差不多,她自己说她偷偷减过药,还是不行的,不过能维持目前这种状态她也没意见。其它的她知道还可以做什么,但她心里明白,生存环境和现实各种人事关系等她都不满意,但无力改善,她也不愿去面对过去的方方面面,刚开始她丈夫陪来过几次,后来她说她给其丈夫单住后又有新的矛盾,相对轻些,我后来让其丈夫顺便再过来一趟,我可以义务给他聊一次,对方始终没来过。今后怎么办?用她的话说:“就这么凑合过呗”。
今后她的治疗走向如何?我平时偶尔脑子中会隐约闪过一下关于她的“今后”,我已经明白无误给对方指明了一条大路,但如何选择具体如何做是对方的事,我应尊重对方的各种选择的。若我天天为这些属于别人的事情焦虑担心不已,那我就别当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了,别这么所谓“尽心尽职”了。我只尽心尽力处理好属于我职责范围内的事(接诊当下),能力范围内的事,我眼前的事;尊重人性,不畏人言但敬畏人心,尽力了,心安了,虽然很多时候身体搞得疲惫不已,补补觉就缓过来了;我的“内心”既大又小,既柔也钢,宁静多些,难免有时烦躁焦急;活在当下,尽量在当下处理好各种负面情绪;有自知之明,尽人事听天命;未到知天命之年,透过芸芸众生悲欢离合,偶窥视到黄昏那头的辉煌、绚丽、焦躁、黯淡、无奈;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于过程,最终结果都一样很无奈;获取需要先舍得,执着需要勇气、审时度势和一定灵活性,磨合需要智慧,宁静需要淡泊;诉诸于外,不如反抚内心,比生老病死更能折磨人的其实是人性深处的贪婪和恐惧。故,知足常乐,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很难!!
20121204闵:我一表弟33岁时的生意已做得很成功的,但常出现莫名焦虑、失眠和身体各种难受,不愿规律服药。他在我的强烈推荐下去参加各种心理和心灵成长的课程,每年花好N万元,前2年似乎是白仍了不少钱在自我成长上,至少他家人是这么觉得的。我估计他可能是内心问题多多,且领悟能力一般吧。在我的鼓励下,又继续如此不停学习(有些课反复听的),同时又单独找一位很有耐心的心理老师做心理咨询(包括成长督导),又过了4年,他开始有些变化了,能初步明了自己的问题根源大致所在,能面对自己当下所处的状态,能谈及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201008年他参加了7天“闭关”(每天打坐,学员之间不能说话),201110他又参加了“黑关”--8天3个人同处一个黑屋,仅能喝水,不能进食。学会完完全全的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在一起,真正去了解它们,尔后才能学会去呵护它们,学会合理界定外界的物欲和内在扰动,学会让安宁平和进驻内心,学会任它外界腥风血雨潮起潮落,我自内心安宁无扰。8天后能坚持下来的大多人精神很好,象变了个人似的,因为心灵开悟了,身体舒展了。现代人的通病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不知不觉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中了,不能自拔;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成为各种欲望欲念和怨恨愤怒的奴隶,.....。现在他开始变得心境平静了很多,莫名焦虑和身体各种难受至少减轻了,失眠也变为偶尔。能明了自己内在的各种需求,能活在当下的各种状态(即使偶尔仍有情绪低落或心烦意燥时),能自然表达自己的内心,他与家人、朋友、公司职员的关系处理多了些从容和艺术。一句话,他认识了他自己,成为他自己,享受自己。修通自己后,与别人交流和适应不同外在环境他自然就相对自如从容了!
一个能较好处理自己内在(潜意识)和外在(意识)各种冲突的人,自然就能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各种看似复杂的关系。这也是为何我在推动同行们改善医患沟通时,我的重点不是在教医生们如何如何从技术上去改进,而是重点强调医生们首先要重点处理自我情绪识别和处理、要慈悲宽容为怀、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等,要先处理好亲情、友情和同事情等。
我知道表弟他梳理了过去成长过程中的多数负面情结和情绪,现实中更能明了自己的内心,意识层面能更好与自己内心潜意识有效交流,也就能更好与外界交流,遇事多了些沉着冷静,多了些进退自如等。我真为他高兴啊!!心灵成长的结果令人快乐,但中间过程有很多让人迷茫和非常痛苦的。不少人不愿面对自己的短处和各种心灵的痛苦(远比干体力活还累心累身体),自然就把自己的内心严严实实的封闭起来了,别人很难进来,自己也很难进到别人的内心。心与心不能通畅交流,何来真正的流畅的滋润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呢?
心理咨询师就象是教练员,来访者象是运动员。即使有教练员悉心指导,来访者的心理调整和改变效果如何主要看本人的悟性和努力了。时间多长有明显效果,很难预料的。
关于闵宝权医生个人介绍的附录说明(20190119):
注1: 目前闵宝权的专家门诊所接待的疾病主要包括:经多方求治未能明确诊断或治疗疗效欠佳的神经内科的某些疑难病症-比如莫名的头晕、头痛、无力、麻木和肩颈酸痛、胸闷气短(除外心肺疾病)、以及其它各种难以解释的躯体化症状和感。其它病种尙包括但不限于:痴呆、脱髓鞘病、抑郁、焦虑、失眠、强迫、职场压力、人际关系困扰、婚恋困扰、或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躯体化病症、厌学、学习障碍、人际交流障碍、网络成瘾、性别烦躁等等。
注2:公众微信号上加注“闵宝权”,可以查看我的随后一周的出诊日程。
闵宝权大夫的出诊日程:自2019年中旬,平时周一、二、四、五下午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8诊室出诊,三晚上和六下午在联合诊所01059273289(北四环朝阳区北苑路170号,凯旋城的东北门内侧)出诊(环境较好,接待时间相对宽松些)。
注3:欢迎参阅本网站76篇文章
本网站有76篇文章,涵盖亲子关系、头晕、头痛、周围神经病、脱髓鞘病、神经官能症(躯体化症状)、医患沟通、静坐观呼吸等原创文章。
特别推荐:对亲子关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此网站文章区阅读我的拙文 《给孩子多些陪伴,给孩子多些自主空间,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
注4:欢迎收看闵宝权主持的有关医学心理的讲座视频,在公众微信号搜索:“医百头条”,进入后点击“医百直播”,搜寻“宣武心理”,点击“视频”。里面有关于亲子教育、躯体化症状、“房树人画图投射”系统解读、心理咨询设置等方面的视频讲座。
特别推荐:闵宝权医生20181110在兰州及西宁给医护工作者讲的“身心临在,家长如何陪伴孩子慢慢长大”的完整视频(3小时)。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去收看一下,毕竟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心和未来期望所在,是国家的希望。呵护好孩子,抚养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是呵护好我们的未来!
注5:欢迎参阅公众微信号“宣武心理”,上面有不少活动告示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精品文章。欢迎医护和心理同行加入宣武心理俱乐部的学习交流群,欢迎大家参加俱乐部举办各种公益心理沙龙和相关培训。英雄莫问出生,有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和优异才能者(心理咨询方面),欢迎您毛遂自荐前来讲学或加盟我们的实战心理团队,或参加每年的年度脱产实战技能培训计划。欢迎对心身疾病和心理咨询感兴趣的医务工作者前来我科的心身疾病专业组进修或来宣武心理平台上观摩学习。
注6:关于“宣武心理实战咨询技能培训计划(全年脱产)”简介
(自2017年10月开始每年举办一期)
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第一期“宣武心理实战咨询技能培训计划(全年脱产)”(初中阶)已经顺利完成, 当初经过3轮面试,最初有13位心理咨询初学者(也有学习多年但实战经验欠缺的)进入该计划,1年后实际顺利毕业的有7位,并于2018年10月被宣武心理团队聘任留用,并进入随后为期2年的中高阶的实战培训(要求更高、更具体、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她们是:华磊、凌至华、盛金虹、张淼、周山力、李菁、陈艳苹。
截止2018年12月6日,经过详细严格的面试和遴选,已有12位心理咨询初学者进入第二期实战培训计划。他们是:张思娜、李婧怡、宋元东、王艳艳、何超、赵立荣、柯斌、滑东平、宋丹、王琪、任道辉、郭宁。
上面的的19位心理咨询师目前也是宣武心理团队一线的骨干心理老师,他们边接受培训边为闵宝权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介绍的病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团队其他资深心理咨询师尚有大津秀女(总督导)、丛立美、康小瑞、周玥、陈慧珍、黄凯。
关于“宣武心理实战咨询技能培训计划(全年脱产)”培训内容请参阅此公众微信号2018年6月16日的文章《全年心理咨询师脱产实习计划,助你1年达到独立执业水平》和11月15日的文章 《市场为本,实力为王,实战派心理咨询师的养成之路在何方?》。
对此计划感兴趣的朋友请留意2019年6月份新的第三期招募告示(可能会2020年1月开班)。
第三期计划现在可接受预报名,针对上面所有的内容,或有心理案例推荐等,均可来电垂询管理助理张国云老师(微云)17718556282(可加微信)。
注7:教育经历简要:
1990 华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学士
1992-1995 协和医科大学 神经免疫病学 硕士 导师:许贤豪教授
2002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神经病学 博士 导师:贾建平教授
注8:工作经历:
1990-1995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1995-至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电子信箱:Minbaoquan1967@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