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饮食营养防治

目前认为除了遗传、年龄、肥胖、吸烟、机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外,营养膳食的因素在动脉硬化的发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营养与动脉硬化的关系:1、机体脂质紊乱与血脂在动脉壁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脂蛋白的外层由亲水的载脂蛋白、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构成,脂蛋白的核心由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脂、或胆固醇构成,因此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2、但膳食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能改善血管内膜功能,同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并升高血桨HDL的水平,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可使血桨中的胆固醇浓度降低避免在血管壁沉积而有利于防治此病的发生。3、碳水化合物的过多摄入而转换成脂肪后也易引起代谢紊乱而造成甘油三脂升高,特别是蔗糖和果糖的摄入过多。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营养防治原则:1、限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的体重,增加适当的运动。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尤其是现在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3、提高植物蛋白的摄入,蛋白质的摄取占总能量的15%,以植物蛋白为主。4、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碳水化合物占60%,应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如蔗糖或果糖。5、保证充足的高膳食纤维,能明显降低胆固醇,如燕麦、玉米和蔬菜,或综合纤维素的补充。6、清淡饮食,少盐和限酒,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每日盐摄入量应限制在6g以下。7、供给充足吸收好的维生素E、C和微量元素,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水果蔬菜。8、植物化学物具有促进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有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9、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饱,最好少饮多餐。严禁吸烟。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向本文作者提问
黄鑫·住院医师
黄鑫住院医师可处方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99%|接诊量5019|响应时长231分钟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与体外反搏治疗,心脏康复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
¥15
问医生
#饮食#预防#患病护理#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外膜斑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黄鑫·住院医师张凌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