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饮食雷区,糖友们需要小心了!
很多糖友们虽然已经跟糖尿病斗争了很久,有的甚至是患糖尿病多年的老患者,但却从未真正打赢过这场“抗糖游击战”,即便会定期去医院调血糖,回家后一段时间,血糖就又是忽高忽低,令这些患者们十分苦恼。我们知道糖尿病的控制在于“五驾马车”,分别是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很多患者在住院期间已经使用了最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但为什么回到家没几天血糖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不受控制呢?
原因可能就出在饮食上!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几千年的进化,现如今我们的粮食是越吃越细,再加上各种西方糕点的引入,让我们的餐桌上的菜肴以高盐、高糖、高脂肪为主,有句话不是说,你吃进嘴里的东西也构成了你,所以“三高”人群越来越多。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该如何避开饮食中的这些雷区呢?
一、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这类食物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避免食用的,正所谓“百害而无一利”。做菜时应该注意少放油,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吃完菜,盘子上不会有一层油。再者,大家不要因为生活好了,就顿顿大鱼大肉,每人每天一两肉就够了,算算你是否超标了;
二、精细主食:一些精细加工的米面做的面食,在食用这些面食后,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峰值增高,等量的面食与粗粮相比,其饱腹感不强,但升高餐后血糖的能力却是远高于粗粮;
三、菜肴中蔬菜过少,你是否做到了每日一斤菜?多食用绿叶蔬菜对于维生素的补充,这个好处大家应该早就知道了,注意在做菜时不要过度烹煮,以免营养流失;
四、早中晚三餐比例,最好是3:4:3,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好,这对维持饱腹感和血糖整体的控制也是十分有利的。一些糖尿病患者由于担心低血糖,可能会在晚餐吃得过多,这点需要注意一下。
以上就是咱们这次有关避开饮食“雷区”的几点分析,希望大家在用药之余,也应该注意一下饮食疗法的重要性。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庆虹住院医师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好评100%|接诊量1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绞痛等
¥10起
问医生
#内分泌科#糖尿病#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
阅读数 1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