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赵常宝

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

疗过程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设定,康复目标一般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是指可以很快达到的具体目标,短期目标的实现在时间上通常是几天或一到两周。

长期目标,是指在短期内难以达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的具体目标。

康复的终极目标,是使患者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从而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重返社会。 

康复目标的制订和实施,要求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区参与。康复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环境和社会的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何时开始康复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美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明确指出:应该给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康复( I 级建议, A 级证据,意思是:强烈建议,证据充分) 脑卒中康复就是在与时间赛跑! 康复训练措施介入的越早,患者恢复得也越好! 在发病 24h 后病情稳定,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至少 45min 的康复训练。 要知道: 任何疾病或术后的康复都有一个“黄金时期”,错过了可能就会影响患者的一辈子!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康复误区(一)

脑卒中后患者和家属可能会产生许多康复误区,因而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 康复误区之一是:急性期不宜活动,宜安静休息? 很多人认为脑卒中患者宜静不宜动,应该好好休养。 急性期适当休息是对的,这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但当病情稳定后,如果仍阻止患者进行身体活动,继续坚持静养、药物治疗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得了脑卒中后会产生很多并发症,特别是在急性期。不进行早期康复,会导致患者出现瘫痪肢体的关节挛缩、变形,产生肌肉萎缩、全身肌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甚至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肢丧失运动功能。 正确的做法是:脑卒中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发病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运动。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也可在发病后7~14天开始进行。 康复一个人,幸福一家人,现在您明白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希望所有的脑卒中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从而减少各种后遗症。 康复,是一场旅行。我们康复工作者,愿与患者朋友们携手同行,共同度过这段特殊的人生旅程,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创新的人生之路。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康复医学工作流程

康复医学科工作是多专业协同工作的方式,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 在康复治疗团队中,首诊的是康复医师。当患者进入康复科需要实施康复治疗时,首先是评定,由医师、治疗师、护士、患者家属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出适合于患者的具体康复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计划,包括近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到不同的治疗部门,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等等。 这种工作模式和流程,较好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5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康复治疗的服务对象

康复治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功能障碍、能力受到限制的患者,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 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患者,只要存在或可能出现功能障碍,都是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特别是由于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造成的偏瘫、截瘫、关节活动障碍。 二、各种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出现不同器官与系统的功能障碍,活动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康复治疗,可以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或者避免功能继续下降。 三、老年病、老年人群 老年人器官功能下降,老年病通常伴有功能障碍,这些都是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5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康复治疗原则

一、早期康复 一般认为,患者病情稳定后介入康复,就是早期康复。目前认为,在及危重症患者,康复的介入需要与临床救治同步。 二、综合实施 康复治疗需要采取一切可以使用的方法、手段,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的方法,包括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等等。 三、主动参与 应该鼓励患者,尽可能主动参与一切与功能恢复有关的康复治疗,患者能主动参与康复治疗,与其功能改善和恢复有直接的关系。 四、全程干预 对于绝大多数的患者,特别是神经系统损伤的或者是慢性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常常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因此康复的全程干预是很重要的。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的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如下: 一、物理治疗: 是指通过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和手法治疗的方法,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二、作业治疗: 以作业活动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功能,特别是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手功能训练、生活辅助用具的使用、家务活动训练等等。 三、言语治疗: 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者,由言语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交流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功能。 四、康复护理: 指的是对伴有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专门的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以减轻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五、其他: 中医治疗、心理咨询、康复工程、文体治疗,等等。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康复知识: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

在康复治疗中,有时会提到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人体若干环节借助关节,按一定的顺序衔接起来,称为运动链,通常,将一侧上下肢视为一条长链。 开、闭,用来描述肢体末端(手掌或脚掌)是否固定于地面或牢固的物体上。 开链运动是指运动链的远端没有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远端节段可以自由活动。如:使用哑铃进行肱二头肌训练。 闭链运动是指运动链的远端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而近端可以自由移动。如: 两上肢撑地作俯卧撑运动。 神经疾病后康复治疗中,一般选择闭链运动,强调多关节的协同。但是如果有单一肌肉需要特别强调进行独立的训练,则选择开链运动。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对卧床患者要提倡起床、站立、活动?

许多脑卒中患者因瘫痪而不能离床。我们总是对卧床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如果情况允许,要及时起床、站立、活动。 为什么? 因为长期卧床(制动)对身体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可以增加新的功能障碍,使残疾加重。有时其后果比原发病的影响更为严重,可以损害多系统的功能。 下面举例说明长期卧床制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卧床不动者,基础心率增加,即使从事轻微的体力活动,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由于患者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高,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 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长期卧床不动,患者的呼吸肌力量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容易形成坠积性肺炎。同时,由于卧床,气管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粘附于支气管壁,排出困难,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肺的顺应性下降,肺活量也明显降低。 所以,脑卒中患者,能坐起来就不要老躺着,能站立、能活动,就要尽量早下地、适量活动。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康复训练对大脑的影响

神经细胞没有再生能力,为什么康复训练能够起作用?这涉及到大脑可塑性这个概念。 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为了主动适应和反映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而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这种变化就是可塑性。 脑的可塑性,包括结构的可塑性、功能的可塑性(功能重组)。 脑损伤后脑功能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恢复,与其可塑性有关。脑卒中后的功能重组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急性期,神经网络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未受损的半球进行增量调节和过度活动。之后,残存的神经网络开始建立新的平衡。 在脑卒中恢复的不同时期,应该采用不同的康复措施来促进脑功能的重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卒中康复训练的时期、强度、频率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颅脑病损后功能的恢复。人们都已经知道,脑卒中发生后,早期康复介入非常重要。 卒中发生后数周内是开始采取康复治疗措施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脑组织会有最大程度的自发修复。 那么,多大的训练强度、频率是合适的?目前有研究表明,卒中患者过早应用高强度康复训练可能有害。 即使是恢复期,如果训练过多,也会有害。 因此,在不同的阶段,进行适当的训练,才会有最佳的效果,要注意康复的原则:早期介入、主动参与、综合治疗,尤其注意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16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我妈摔了一跤,爬椅子摔下来,导致头晕、乏力、头痛、睡眠差、情绪波动等症状,持续了一个月。请问这是什么情况?

就诊科室:康复医学科

总交流次数:34

医生建议:根据描述,患者可能患有脑外伤综合征。建议去康复科进行评估和治疗,包括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C和鱼油,以及接受推拿按摩和理疗仪器等治疗方式。家属需要有耐心和理解,支持患者的康复过程。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查看详情

脊髓损伤,走路困难,脚外侧受力不平衡,睡觉时双腿会抽。患者男性43岁

就诊科室:康复医学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脊髓损伤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上肢和下肢的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感觉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减少刺激,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医院复查。生活上,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查看详情

老人在城阳人民医院接受脑梗治疗,右手0级,情绪控制不了,吃饭用胃管插入,需要了解是否需要转到专门的康复医院进行治疗?患者男性70岁

就诊科室:康复医学科

总交流次数:29

医生建议:对于老年人脑梗塞后出现的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可以选择青大一附院或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康复科进行治疗。住院治疗一个疗程大约需要一个月,之后可能需要转到社区康复。同时,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吞咽功能的康复,以期拔掉胃管。

赵常宝

副主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