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十几年老患者来门诊,说他出海钓鱼,晕船后恶心呕吐后竟然吐血了。急忙住院检查发现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他说他非常后悔,没有听我的建议去做个胃镜检查,这次出血差点要了命。记得六年前第一次诊断肝硬化时,肝功只是轻度异常,没有腹水,黄疸,还只是肝硬化早期,有建议他做胃镜评估下出血风险,他就是不当回事,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胃病症状,就是不愿做检查。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胃镜检查在肝硬化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由丰富的肝血窦组成的。当肝血窦纤维组织增生之后肝血窦的血流就明显的变缓变慢,时间久了之后纤维组织分隔肝小叶导致形成肝硬化。另外肝血液供应的百分之70是由门静脉供血的。门静脉在肝内进一步分支成肝小静脉,肝窦静脉。当肝脏硬化后,肝内血流变缓,门静脉血流也就相应变缓。这个门静脉呢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食道胃底静脉。门静脉血流变慢,就直接导致食管及胃底的静脉回流入肝受阻变缓,就像河道於堵一样,静脉的压力就会越来越高,结果就会向外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膨胀曲张。当食道或胃底静脉压力高到到一定程度后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可以是呕血也可以是解黑便。因此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这种出血量往往很大,来势凶猛,是肝硬化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况且这种静脉曲张临床上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不会表现为胃脘不适,反酸,吞吞咽困难等,可以静悄悄的进展,因此是个潜伏的杀手。
虽然临床上没有症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来发现它的蛛丝马迹。比如,彩超发现门静脉增宽,超过12mm;或门静脉海绵样改变。脾脏增大,脾门静脉宽度超过8mm。有的在腹壁可以见到腹壁静脉显露。ct检查有的看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这时就应该要做胃镜了。胃镜可以看到食管下静脉的显露曲张,可以判断曲张的程度,如果刚好发现有出血点可以立刻在胃镜下做止血处理,比全身用药止血来的快。
如果发现了食道静脉曲张了怎么预防它出血呢?首先要避免各种诱因导致静脉压力的增高,比如进食过于粗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猪脚,糯米类,坚硬的坚果。避免频繁用力的咳嗽,频繁的恶心呕吐。因为用力负重,出大力气甚至用力排便会导致血管压力上升,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另外医生会根据曲张的程度来决定是否用药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或者使用套扎,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来降低食道或胃底静脉压力,降低出血风险。
特别注意的是,有肝硬化者最好每年复查一次胃镜,食道静脉已经曲张着要半年做一次胃镜,了解静脉曲张程度是否有变化,是否需要重复干预等。
因此要重视胃镜的检查,必要时提前预防,这样是可以减少出血风险的。
另外,只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肯定有门脉高压和肝硬化,医生也会通过胃镜确诊可疑的肝硬化病人。所以,做胃镜对肝硬化和慢性肝病病人的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同时胃镜也是部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最简便、有效、安全和经济手段,如胃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硬化、组织粘合剂止血等。
作胃镜检查,预知出血可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初次出血死亡率高,生存患者中2年内再发出血的危险性更高。不少病例还未发展到肝性脑病就先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死亡,因此,控制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预防及控制其破裂出血,显得极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