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有什么作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伴随着肿瘤的出现在量上,通常是增加的糖类抗原,激素受体,酶或代谢产物形成的蛋白质。
肿瘤标志物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目前大部分肿瘤标志物能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患者提供重要线索,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工具。
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肿瘤的鉴别诊断与分期。不同肿瘤表达出不同标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同。
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肿瘤的预后判断。一般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浓度越高,表明肿瘤越大,分期越晚,预后也较差。
肿瘤标志物可用于临床的个性化的治疗指导及肿瘤的疗效监测。
肿瘤标志物还可以用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监测。如果肿瘤标志物呈直线上升,提示肿瘤极有可能复发或转移。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吕永彦主治医师自营医生
中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好评98%|接诊量1577|响应时长983分钟
擅长:健康管理,体检报告解读。磁共振CT超声及拍片结果分析,各种化验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冠心病,,头晕,乙肝,肥胖,痛风,脑出血,脑梗塞,肺炎,支气管炎,介入手术,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10起
问医生
#肿瘤#肿瘤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细胞异常增殖为特点的一类疾病体表肿瘤有可见的肿块,体内肿瘤多明显症状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简介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总称,主要表现为身体局部的异常肿块。有的肿瘤生长缓慢,有侵袭性,对人体危害较小,医学上称为良性肿瘤;有的肿瘤生长迅速,具有侵袭性,可从原发部位扩散到人体其他的部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医学上称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癌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手术是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大多数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得到临床治愈;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分期以及病理分型。症状表现:良性肿瘤大多症状,或者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水肿等;恶性肿瘤早期明显临床症状,有些症状却特异性,如痛性肿块等。诊断依据:肿瘤的诊断分为病理学诊断和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为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影像学诊断可以发现异常增生,病理学诊断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并且可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异型性增加、黏附性降低等生物学行为异常。肿瘤有哪些类型?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肿瘤是常见疾病,目前在中国,癌症已经成为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攀升,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392.9万人,死亡人数约233.8万人,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1]。是否可以治愈?良性肿瘤可以得到临床治愈,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手术,配合放化疗,大部分也可以得到治愈,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肿瘤往往还需要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中晚期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情分期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