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性高血压

概念: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和肾移植后等多种肾脏病变引起,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终末期肾病80%~90%合并高血压

发病机制: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生于肾单位大量丢失,导致水、钠潴留和细胞外容量增加,以及肾脏RAAS激活与排钠减少。进一步升高肾小球内囊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肾脏病变。

治疗措施:肾实质性高血压必须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天<3g;通常需要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130/80mmHg以下;如果不存在使用禁忌证,联合治疗方案中一般应包括 ACEl 或 ARB,有利于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

向本文作者提问
叶伟伟·住院医师
叶伟伟住院医师可处方
驿城区朱古洞乡卫生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872|响应时长14分钟
擅长:医生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在临床工作中,擅长高血压病(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隐匿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与急性心力衰竭);各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心内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血管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狭窄)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科普等,针对上述擅长领悟有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愿用爱心为您服务!
¥19
问医生
#糖尿病性前期肾病#糖尿病性肾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可导致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肾衰严重者引发肾衰竭、酸中毒预后佳,确诊后需综合治疗简介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佳引起的慢性并发症,主要为肾脏微血管损伤的疾病。正常情况下,50%的葡萄糖经过肾脏代谢,长期的糖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均遭到破坏,从而形成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为高血压、水肿、泡沫尿、少尿甚至尿、乏力、面色苍白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严重时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佳。症状表现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同,症状同。早期症状明显,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增多(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肾脏损伤比较敏感的指标)。中期通常行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阳性,出现大量白蛋白尿。病情进一步发展者可出现水肿,血压升高(>130/80mmHg)。若仍进行诊治,就会发生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进一步水肿加重、贫血、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肾功能衰竭的症状。诊断依据2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和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既要筛查尿蛋白,推荐使用晨尿的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测试作为临床评估白蛋白尿的首选方法(即分别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和肌酐含量,计算二者比值来反应白蛋白的排泄情况)。根据糖尿病病程、持续或间断性的ACR≥30毫克/克即可考虑糖尿病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美国为42.8%、德国为36.1%、瑞典为25%、澳大利亚为22%、日本为28%,中国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占15%。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应当早期干预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终末期肾脏病(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则需要肾脏的替代治疗(透析、肾脏移植)。是否遗传?是,其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为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是否医保范围?是
叶伟伟·住院医师陆菊明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