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中医怎么治疗
从中医角度讲,消化不良主要可以分为胃阴虚型,肝郁脾虚型两种证型。下面咱们就来一块探讨一下吧。
对于胃阴虚型的消化不良的患者,咱们中药调理以滋补胃阴为治疗大法,方子可以用益胃汤合四君子汤加减。中药包括:麦冬,玉竹,五味子,沙参,郁金,党参,炒白术,当归,生姜,川芎,砂仁,炙甘草,大枣,半夏,山楂,神曲,生地黄,莱菔子,白芍等药一块应用。服药期间注意忌口,一定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也尽量不要吃海鲜。
对于肝郁脾虚型的消化不良的患者,咱们中药调理以疏肝理气,健脾消食为治疗法则,方子可以用逍遥散合保和丸加减。中药包括:炒白术,连翘,炒山楂,百合,柴胡,神曲,香附,合欢花,炒栀子,党参,郁金,莱菔子,玫瑰花,合欢皮,大枣等药一块应用。服药期间也要注意忌口。一般7--10付为一个治疗周期。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沣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3667|响应时长727分钟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骨科男科等相关疾病,能够给患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19起
问医生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肠消化不良#心因性消化不良
阅读数 2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患者常合并精神障碍,易出现抑郁、焦虑明确病因后,经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治愈简介功能性消化良(functionaldyspepsia)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一般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功能障碍引起,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指所吃的食物量少于正常进食量就产生“饱”的感觉)。功能性消化良可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一经确诊就应积极进行治疗。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良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习惯干预、心理治疗等。症状表现:功能性消化良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后确诊。功能性消化良有哪些类型?按症状学分类,功能性消化良可分为:上腹部疼痛综合征餐后适综合征[1]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功能性消化良在全球范围内常见,西方国家的发病率约为10%~40%,亚洲国家的发病率约为5%~3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大部分功能性消化良的患者经过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饮食干预和心理治疗后,可以治愈。少数未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常反复发作。是否遗传?是。功能性消化良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属中如有确诊为功能性消化良的人,患功能性消化良的风险将会增加[2]。是否医保范围?是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