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是正常反应还是疾病信号,怎样区别?

打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能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打嗝的现象,通常持续一分或两三分钟就会自行停止。打嗝分为两种,一种叫嗳气,是由于胃里面有过多的气体,当气体慢慢从口腔被排泄出来时,会发出一种比较弱、延续比较长的声音,常常是由于病人的内脏敏感性比较高,或者是胃的舒张容受功能比较差所造成。另外一种情况,叫做呃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膈神经受到刺激,或者膈受刺激而导致的膈肌痉挛,发出的声调会比较短,也比较高,常常见于膈肌上下疾病的刺激,比如肺炎胸膜炎或者腹膜炎。健康人的呃逆多发生在狼吞虎咽、咳嗽、大笑等情况之后。健康人的嗳气通常发生在饮用啤酒、碳酸饮料或饱餐一顿后。当然,打嗝也是多种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是疾病引起的打嗝还是正常的打嗝呢。

正常人打嗝的原因
一、吃得太撑:有的人进食时速度过快,又或者是一边进食一边讲话,这么做都是会使得胃里的气体变多,而胃却又没有办法将它们排出来。一旦气体回流,就会出现打嗝的现象。进入胃里面的气体越多,打嗝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大家吃饭的时候别太快,也别吃太多,更不要说话。
二、天气寒冷:长时间受到冷风的刺激,导致人体横膈肌收缩,继而引发打嗝。这种打嗝对身体没什么伤害,只要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打嗝现象就会消失的。三、情绪不好:不安的情绪其实也会引起打嗝,其实当我们在各方面压力过大的时候,当处于一个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的时候,身体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就好像人在紧张的情绪下,身体就会尿多,就特别想上厕所,或者说人在撒谎的时候,情不自禁就会眨眼睛,所以说打嗝亦是如此。在压力大的时候,身体对氧气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所以就会不自觉的吸进很多空气,空气存在于腹腔内就会引起打嗝,所以调整好心态也可以有效预防打嗝。
呃逆常见哪些疾病
一、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丧失所致,病变部位以延脑最重要,包括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其他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二、外周性神经系统疾病:是呃逆反射弧向心路径受到刺激引起。膈神经的刺激包括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等。膈肌周围病变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等,迷走神经刺激有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等。
三、其他疾病:药物、全身麻痹、手术后、精神因素等,内耳及前列腺病变亦可引起呃逆。
嗳气常见哪些病
一、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到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慢性症候群。典型的临床症状为烧心和反酸,但有部分患者并无烧心及反流等典型症状,可表现为嗳气、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不典型的症状。二、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病以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饱胀、嗳气、烧心、反酸及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客观检查却未见消化道的器质性病变,仅胃镜检查发现轻度浅表性胃炎或十二指肠球部炎。
消化性溃疡:为常见的疾病,常导致嗳气。基本症状是胃灼热和胃烧灼痛。十二指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后、服用抗酸或减少分泌物的药物后可减轻。胃溃疡饭后半小时痛,下餐前缓解,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黑粪、腹胀、饱食感和上腹部压痛。
四、幽门梗阻:一般患者都有较长溃疡病史,随病变的进展,胃痛渐加重,并有嗳气、恶心、呕吐胃等症状。患者往往因胃胀而厌食,抗酸药亦渐无效。
五、食管裂孔疝:嗳气常发生于进食后,且常伴有胃灼热、酸性液反流以及腹胀。患者常抱怨胸骨下或心前区钝痛,也可放射到肩部。其他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恶心、体重减轻、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和口臭
怎样区别是正常打嗝还是疾病引起的
如果是自限性打嗝,多见于健康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常发生于进食过快、过饱,或食物过冷、过热、过度辛辣,凶酒或大量喝含碳酸的饮料均可引起呃逆。气温急剧变化,胃肠道内窥镜检查,情感因素如恐惧、大笑、过度兴奋也可触发。
如果是持续性打嗝,尤其是持续或反复发作达一周以上。病人多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现已发现至少有100种以上疾病可导致反复或持续性打嗝。所以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一般嗳气要考虑胃肠道疾病。呃逆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
 小结一下:打嗝是正常反应还是疾病信号,打嗝分为两种,一种叫嗳气,另外一种叫呃逆。健康人的嗳气通常发生在饮用啤酒、碳酸饮料或饱餐一顿后。健康人的呃逆多发生在狼吞虎咽、咳嗽、大笑等情况之后;一般持续性嗳气要考虑胃肠道疾病。顽固性呃逆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谦民·主任医师
刘谦民主任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消化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744|响应时长9分钟
擅长:功能性胃肠病,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便秘,腹泻。
¥50
问医生
#胃气胀#咳嗽#溃疡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上腹痛,少数症状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经过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简介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胃黏膜发生炎性反应和病变,常发生于胃、十二指肠,通常与胃酸和消化作用有关,病变穿透黏膜肌层可达更深层次。典型症状为上腹痛,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及时应用药物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1,2]。症状表现[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痛,这种疼痛可以是钝痛、灼痛、胀痛、剧痛、类似于饥饿的疼痛和适感。诊断依据[1]:依据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结合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的病变,可确诊消化性溃疡;能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通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发现龛影,可确诊消化性溃疡。疾病类型[1]: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溃疡。1.胃溃疡:胃黏膜发生的溃疡。2.十二指肠溃疡:溃疡部位发生在十二指肠。3.特殊溃疡:(1)复合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溃疡加重并伴有明显症状)。(2)幽门管溃疡:餐后很快便发生疼痛,易出现幽门梗阻、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3)球后溃疡:指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的溃疡。(4)巨大溃疡:指直径>2cm的溃疡,常见于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服用史者及老年病人。(5)老年人溃疡及儿童期溃疡:老年人溃疡临床表现多典型,常症状或症状明显,疼痛多规律,较易出现体重减轻和贫血。儿童期溃疡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发生率低于成人。患儿腹痛可在脐周,时常出现恶心或呕吐。(6)难治性溃疡:经正规抗溃疡治疗而溃疡仍法愈合。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人群中约有10%在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其中,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为女性的2~5倍[1,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使消化性溃疡愈合率达到95%以上[1]。是否遗传[1,2]?否。但该病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若有人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则其他人患该病风险增加。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刘谦民·主任医师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