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下梦魇(二)

3、饮酒,酒精对快速眼动期有抑制作用,也就是可以抑制做梦,但酒精作用消失后大脑需要补回快速眼动期,导致连续做梦,梦魇的发生几率也就增加。4.睡姿不正常,如把手放在胸前,压在胸口上,感觉呼吸困难,引发梦魇。
  一般梦魇发作后可继续入睡,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如果长期频繁发作,需要引起重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理:
  1、编织美梦,尽可能回忆梦中情节,给梦编织一个美好结局,排解心理压力;
  2、导引法,睡前可将双手大拇指弯曲,其他四指向内握拳握住大拇指,长久坚持;
  3、药物治疗,可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也可选择镇静药物口服。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维海·主治医师
王维海主治医师可处方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356515|响应时长715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头痛,头晕,失眠症状等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2021年完成省全科医学培训,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有一定见解!
¥20
问医生
#病因#神经内科#其他治疗#梦魇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常见噩梦反复发生,醒后有记忆且引起痛苦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可以自愈,频发的梦魇需要及时治疗简介梦魇(nightmare),又称梦魇障碍,是指反复发生的噩梦,引起极度烦躁,伴有觉醒前轻度的自主神经唤起(包括出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醒后能详细记忆,且仍存在心有余悸、恐惧安的睡眠障碍。可能由具体诱因引起(例如创伤经历、儿童期逆境等),多发生于夜间睡觉后半程。本病常见,儿童患病率20%,成年人患病率5%~10%。本病具有自愈性,偶发的梦魇通常需治疗,频繁发作的梦魇需要进行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少数频发梦魇可进展为慢性病。少数梦魇严重的患者存在抑郁倾向(目前认为梦魇会引起自杀倾向)[1,3,4,5]。症状表现[1,2]:噩梦反复发生,醒后能详细记忆梦境内容,引起极度烦躁,伴有觉醒前轻度的自主神经唤起(包括出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多在夜间睡觉后半程发生,醒后仍然心有余悸、恐惧安。诊断依据[1,3]: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的DSM-5的诊断标准,确诊梦魇疾病需满足以下五点:梦境反复出现,引起极度烦躁,醒后能详细记忆,梦境通常是噩梦(对人生存和安全等造成伤害),一般发生在夜间睡觉后半程。从烦躁的梦中醒来后,能够迅速恢复警觉和保持镇定,仍然心有余悸。梦魇造成一定的后果,如引起痛苦,并导致社交、职业等多方面受损害。排除因为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引起的梦魇症状。自身精神和躯体疾病,能充分地解释烦躁梦境的主诉。疾病类型[1]:1.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1)轻度(2)中度(3)重度2.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三级:(1)急性(2)亚急性(3)持续性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1,2]?本病常见,最有可能出现在接触急性或慢性心理刺激的儿童中。梦魇多开始于3~6岁,患病率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持续增加,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人早期达到患病率和严重程度的高峰,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儿童患病率20%,成年人患病率5%~10%。女性患病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是否可以治愈[1]?可以治愈。通常需治疗,随年龄增长梦魇频率可下降,直至恢复。梦魇发作频繁的患者,经心理、药物等治疗后大多可缓解并恢复正常。是否遗传[3]?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否
王维海·主治医师贾福军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