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该如何调理?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表现,且多反复发作,加上目前缺少特效药,治疗困难,导致许多患者反复就医,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由于该病发病常与心理因素、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为主,所以平时的调理显得非常的重要。下面介绍一些调理的方法供参考。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解除思想顾虑。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功能关系密切,心情好胃肠功能就好,所以要解除思想顾虑,建立和和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可改善病情。
保持一颗平常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异常状态,如果心理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导致病情发作或者症状加重,当患者的心理状态平复后症状也会减轻或好转。平时应该有一颗平常心,追求平淡生活,不盲目攀比。
学会发泄自己的情绪。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时可以寻求朋友和亲人的安慰,应该有一个比较正常的渠道进行发泄。
二、改善生活方式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绘画、书法、下棋、娱乐等往往让人心情舒畅,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
加强体育锻炼。推荐成年人每周运动3~5天、每次进行20~60 分钟中等强度及以上的体育运动(步行、有氧运动和骑自行车),通过运动可以改善症状。
做到生活规律。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物钟。
三、注意饮食调理
增加膳食纤维。无论腹泻还是便秘,补充纤维都有好处,膳食纤维可加速食物的运动,使粪便变软,增加粪容量,因而使排便顺利。瓜果、蔬菜、谷类、玉米等食物中富含植物纤维,每日饮食中要有足够的蔬菜,如芹菜、白菜、油菜等绿色蔬菜,饭后要吃一些水果,如梨、柑桔、西瓜等。谷类、玉米等粗粮要与精米细粮搭配调剂。
避免进食不耐受食物。搞清楚发病和吃哪种食物有关,避免不耐受食物或者减少进食该类食物,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这个需要患者自己发现和控制是哪些食物不耐受。
低FODMAP饮食。FODMAP(即难吸收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如果糖、乳糖、多元醇、果聚糖、低乳半聚糖)。大蒜、洋葱、黑麦和小麦中含有果聚糖,豆类和坚果中含有低聚半乳糖,乳糖存在于奶制品中,果糖存在于许多水果中,多元醇存在于一些人造甜味剂(如木糖醇)、水果(如牛油果、黑莓、苹果)和蔬菜(如花菜和蘑菇)中。因这些成分不可为人体吸收,而具有渗透活性,并可在结肠发酵产生气体和代谢产物,从而导致或加剧患者腹痛、腹泻及腹胀等症状。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谦民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消化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744|响应时长9分钟
擅长:功能性胃肠病,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便秘,腹泻。
¥50起
问医生
#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症#痉挛性结肠[结肠激惹综合征]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与情绪抑郁、焦虑、紧张密切相关特征是发作性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以中青年人为主,女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女性多发,有家族聚集性倾向。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等。通过解痉、止泻、通便等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辅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得到缓解,但还会复发,对身体一般会造成太大伤害,预后良好。症状表现: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腹泻或便秘)的改变。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腹泻或便秘)的改变临床表现,结合肠道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基础上,即可确诊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类型?目前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型,主要采用的是罗马Ⅳ标准,以Bristol大便形状分型作为肠易激综合征亚型的分型标准(患者的大便性状,要通过对患者病史的详细采集而得到):1.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IBS-C)2.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3.肠易激综合征混合型(IBS-M)4.肠易激综合征未定型(IBS-U)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病,我国成人发病率为10%左右。是否可以治愈?能治愈。症状可反复或间歇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但经过解痉、止泻、通便等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预后良好,一般会对寿命造成明显影响。是否遗传?会。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现象。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