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早期智能发育异常?
小儿智能发育与体格生长一样,是反映小儿 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指征。智能发育指神经心理 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性格等方面。智能 发育除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后天所处 环境及受到的教育等密切相关。
一、感知发育
1.视觉 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强光可引 起闭眼,能看见15~20cm以内的缓慢移动的 物体,可出现一时性斜视和眼球震颤,于3~4 周内消失。新生儿后期视觉感知发育迅速,1个月 可凝视光源;2~3个月出现头眼的协调运动, 4~5个月开始认识母亲的面容,并且初步分辨 颜色。
2.听觉 出生时中耳鼓膜中有羊水潴留,听力 较差。3~7天新生儿听觉已相当好,对声音 有呼吸节律减慢等反应。3~4个月时头可转向 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6个月对母亲的语言 有明显的反应;1岁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 岁后能区别不同声音;4岁听觉发育完全。
3.味觉与嗅觉 新生儿对酸、甜、苦等味道 已有反应。4~5个月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很 敏感,因此应适当添加辅食,使其习惯不同的味道 。小儿嗅觉发育较慢,6个月以后才能分辨香臭 。
4.皮肤感觉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 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已很 灵敏。眼、口、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 。痛觉较为迟钝,于第2个月逐渐开始改善。、 3个月时,能够区分水温差别。
5.知觉 包括空间及时间知觉。5~6个月 时已有手眼协调动作;1岁末开始有时间和空间 知觉;3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5岁辨自身 左右;4~5岁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 等时间观念;5~6岁能区别前天、大前天、 后天、大后天等。
二、动作发育
动作、运动发育又称为神经运动发育,有赖于 感知等的参与,又反过来影响其他功能区及情绪 的发育。小儿动作的发育包括粗大运动及精细 运动。发育规律是:自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 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先正向动作后反向动作 。
1.粗大动作 如抬头、翻身、坐、爬、站立 、走、跑、跳等。新生儿仅有吸吮、吞咽等反射性 活动和不自主活动。一般小儿3个月抬头较 稳,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行,10个月会被扶着走,1岁能 独走,2岁会跳,3岁能快跑。
2.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是指用手完成的动作 。新生儿时双手握拳,出生后3个月能有意识 的握物,3~4个月时能玩弄手中物体,6~7个月 时出现换手、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 能用拇指、食指配合取小物品,12~15个月 会用匙、会乱涂画,2~3岁会粗略的翻书页、 用筷子,3~4岁时会穿简单的衣服或自己穿衣。 小儿精细动作的发育表现在握物的方式上。
三、语言发育 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意识的一种方式,是人类 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衡量智能发育的重要 指标。语言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小儿语言 发育除了与脑发育关系密切外,还需要有正常 的发音器官,并与后天教养有关。 小儿学语,先理解后表达,先学发音后才能用 词语和句法。新生儿啼哭是语言的开始,然后 咿呀作语;6个月时能发出个别音节;1岁时能 连说两个重音,会叫“妈妈”,先单音节,后组成 句子;4岁时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5岁能 唱歌;6岁时说话流利,句法基本正确;7岁以上能较好地掌握语言。
这些发育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会早点,有的会晚点。但是,如果发现孩子的发育落后正常三个月以上,应引起重视,尽快去医院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