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门诊故事2 别忘了测餐后血糖

内分泌门诊故事2
别忘了测餐后血糖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陈 耀
有不少糖尿病病友初发糖尿病时非常紧张,惊慌失措,通过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及药物治疗,症状改善或空腹血糖正常了,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自行停药;也有不少人有轻度口干、多饮、多食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一点,尿糖阴性,就以为没事了,放心了。我们内分泌专科医生告诉您,测餐后血糖也很重要,餐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之一,更是非专科医生和糖尿病病友常常忽略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林女士,63岁,退休教师,2年前在某省级医院被诊断为糖尿病,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空腹血糖也很快降至正常,尿糖阴性,就自行停药,饮食也没有很好地控制。一段时间后,症状复发,她就自已到药店里买些降糖药口服,症状一改善就停药,她认为糖尿病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自已已经是“半个专家”了。可是前几日,她感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已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给予治疗的同时,介绍到内分泌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我给她测餐后二小时血糖为17.91mmol/L,测血压为160/90mmHg,建议第二天再测空腹血糖、血脂全套及尿酸,结果空腹血糖7.8mmol/L,血脂有明显升高,即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等治疗,并告诉她要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病情很快得到控制,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马先生,46岁,公司经理,工作忙,应酬多,肥胖外观,近来时有口干、多饮、多尿,体重有所减轻,体检报告,脂肪肝,甘油三酯有所升高,空腹血糖6.52mmol/L,尿糖阴性,前来咨询,我建议他做餐后二小时血糖检查,二次的结果分别11.18mmol/L,13.1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82mmol/L,可确诊糖尿病,告诉他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定期测血糖、尿糖、血脂、血压等,并给予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调脂药物力平之等治疗,症状很快得到控制,血糖、血脂很快降为正常。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疗效观察,不能只看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甚至更为重要,如果忽视了餐后二小时血糖的测定,会延误病情,导致发生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使糖尿病病友更加痛苦,并增加经济负担。因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费用要比单纯治疗糖尿病的费用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向本文作者提问
陈耀·主任医师
陈耀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好评100%|接诊量1|响应时长21分钟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及代谢相关疾病。
¥50
问医生
#内分泌科#糖尿病#糖尿病前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陈耀·主任医师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