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知识,需了解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大多数的准妈妈都有所耳闻。它是妊娠期特发疾病,发病率在5~12%,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全身器官功能损害与衰竭,甚至造成孕产妇的死亡。
因此,如果准妈妈有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就应该特别注意;如果有血压升高,应该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甚至子痫(妊娠期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就是子痫前期和子痫了),切不可掉以轻心。
1.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
主要包括:初产妇;双胎;肥胖(BMI>30);孕妇年龄过大(>40岁)或过小者;合并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有血栓形成倾向者;肾病病史;抗磷脂抗体综合症;风湿免疫性疾病;或既往子痫前期-子痫病史等。
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们,应该学会自我监测。而监测的关键点是血压(此处敲黑板三下)。一般在20周后发生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称为妊娠期高血压了。
妊娠期高血压一般不伴有蛋白尿,在产后12周血压会恢复正常。反之,如果病情加重,患者会伴有蛋白尿,此时称为子痫前期。若病情进展,则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有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可能,需要准妈妈们特别关注。
2 妊娠期高血压能否预防呢?
首先,准妈妈们在孕期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即所谓的“管住嘴、迈开腿”;其次,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不但每日应摄入较多的奶制品,如牛奶、奶酪等,在妊娠开始就应该补钙(每日摄入钙1.5g~2g)。
而一旦发生了妊娠期高血压,准妈妈们就需要由擅长诊治妊娠高血压专病的产科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设有一支专门诊治妊娠期高血压的专业团队。
当准妈妈的病情反复或加重时,将由他们陪伴各位准妈妈们在妊娠路上继续前行,同时,一妇婴强大的新生儿科团队也将与产科医生并肩作战,确保妈妈和宝宝的安全。
“妊娠期高血压”可防可控!衷心祝愿每位准妈妈都能拥有健康、美丽的宝宝!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