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误区,你是否落入了“陷阱”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一提起下肢静脉曲张很多人都会想到小腿上凸出、迂曲的“青筋”,除此之外,可能再无其他了解。其实,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慢性的周围血管疾病,虽然比较常见,但大众对它的认知程度并不是很高,甚至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下肢静脉曲张可以不治疗

很多患者认为下肢静脉曲张“不叫事”,只不过就是“青筋”突出了点,不用大惊小怪。实则不然,我们前文说到,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归根结底是血管出现了问题。静脉曲张不仅仅是“青筋”凸出,更会引起小腿酸胀、疼痛、乏力、水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如果不治疗,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下肢皮肤溃疡,也就是“老烂腿”;还有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骨髓炎等。而且,下肢静脉血栓容易脱落,并跟随血液循环到其他器官,很可能发生肺栓塞心梗脑梗等疾病。

误区二:热敷活血有好处

很多人觉得血液流通不畅,那就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吧。但是,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而使血液倒灌,从而导致静脉壁压力增大、静脉扩张,出现“蚯蚓腿”。如果热敷的话,血流增加,回流负担增加,反而会加重静脉淤血。对于出现问题的下肢静脉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到这里不禁有朋友会想到,既然热敷不好那就冷敷吧,热敷增加血流,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血流,是不是会好点?

然而,并不是这样的。热敷和冷敷都会使静脉曲张加重;而且,热敷和冷敷都有可能使脆弱的皮肤破损,并发生感染。

误区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要少活动

我们都知道,经常站立工作的人比较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所以,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要尽量少活动,多休息。其实,小腿肌肉缺乏发弹性也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一大重要诱因,办公室“久坐一族”也是下肢静脉曲张“袭击”的主要“目标”。

因此,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既不应长时间站立,更不能长时间不活动,而是需要适度调节小腿肌肉。

久站的人注意隔一个小时左右就要放松、按摩小腿,以防慢性肌肉损伤;久坐办公室的人注意隔一个小时左右站起来活动一下,哪怕是接一杯水、上个厕所也好,当然,最好可以锻炼一下小腿肌肉,小腿强健,才可以更好的为血液回流助力。

总之,遇到疾病,我们最好不要凭借以往的感觉和认知去判断处理,最好能够及时求助专业人士,获得更好的治疗康复建议,才真正有助于身体健康。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心血管内科#静脉曲张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引起的静脉迂曲扩张表现为血管如蚯蚓状弯曲且凸出皮肤可在身体多部位发生,下肢最常见简介静脉曲张,顾名思义是指静脉的迂曲、扩张表现,主要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下肢、胃底-食管、精索等多部位都可能发生,而其中下肢静脉曲张最为常见。当下肢静脉血液瘀滞增多时,出现患肢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当下肢静脉曲张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时,患肢出现皮肤抓痒、湿疹、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本病尚法彻底治愈,治疗主要是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科学合理治疗可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症状表现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血管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凸出皮肤,呈现为团状或结节状,患肢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严重时患肢还可出现皮肤抓痒、湿疹、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以及出血和血栓性浅静脉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主要表现:呕血、黑便、心悸、头晕、皮肤湿冷等。精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阴囊肿胀、阴囊局部持续或间歇坠胀疼痛感、隐痛和钝痛。诊断依据下肢静脉曲张症状表现明显,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即可诊断,可进行静脉超声、添加瓣膜功能测定或造影检查以辅助诊断病因。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主要依据食管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精索静脉曲张诊断主要依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静脉曲张有哪些类型?下肢静脉曲张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成年人静脉曲张的患病率为10%左右,男女患病率接近,女性率高。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为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精索静脉曲张一般青壮年男性多发。是否可以治愈?下肢静脉曲张可通过手术治疗彻底治愈,但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是否遗传?下肢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盛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