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喷嚏就骨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摔一跤、翻个身甚至咳嗽一声、打个喷嚏就能骨折?别不信,Dr.京听说了一个病人的事情,仔细和大家聊聊。
30岁的小刘在浴室中滑了一跤感到疼痛,速速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刘不仅仅是骨折,骨密度检测提示小刘轻度骨质疏松。这让小刘非常惊讶,“这骨质疏松,我才30岁就患上了?”
提起骨质疏松,大家可能和小刘一样,脑子里立刻会想起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但事实并非如此,骨质疏松在我国已经逐渐年轻化,一些年轻人要是坚持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骨质疏松;有些老年人更加严重,甚至打个喷嚏都能骨折,成了一个“玻璃人”。
有调查显示我国 60-69 岁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 50%-70% ,同年龄组男性发生率不到 30% ;70 岁之后女性的发生率更是高达男性发生率的 4 倍。
小刘正值30多岁,这个年纪正是骨量最高的年纪,却被诊断为骨质疏松,这无疑令人惊讶,随着骨质疏松开始年轻化,关注自己的骨质永远都不嫌早。
骨量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加,呈现一个峰值图像,30岁就是我们的骨量累积高峰,等到后面随着年龄增加骨量会越来越少,等骨密度降低到一定阈值,就会被诊断为骨质疏松,这也是为什么一提起骨质疏松,我们的脑子里先浮现出的就是老年人。
但女性的雌激素会促进骨质摄取钙等促进骨量的元素,所以绝经对于女性来说,也属于导致骨质疏松的关键性原因。年龄和绝经这两个生理原因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危险方式来降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吸烟、喝酒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而对于年轻人来讲,膳食结构不合理,钙离子和维生素D的量不足,导致骨质流失严重。像小刘一样正值应该骨量最高的年纪就患上了骨质疏松,经常久坐不运动几乎成为了这届年轻人的标配。骨头缺乏运动刺激,就“懒”于从血液中摄取钙离子,也会加速骨量的流失,导致骨质疏松。
有很多人骨折了去医院查才发现自己骨质疏松,但身体可能早在骨折之前就已经提醒你:“你的骨量可能变得不足”。
当身体出现以下情况时你就要格外小心了:
1.背部疼痛或肌肉抽筋;
2.身高变矮,驼背;
3.容易骨折,多见于髋部、脊柱和手腕;
4.牙齿松动,胸闷气短;
5.走路不稳易摔倒。
当这些信号出现时,尽早去医院检查自己的骨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医生会开具一些二磷酸盐或者甲状旁腺激素来刺激骨形成,配合上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下面是骨质疏松自测量表,大家一起来测测自己究竟有没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并非是小病,可能会导致终身残疾。它是导致老年人后期生活变差的始作俑者,要早期预防骨质疏松,关键在补钙,而如何补钙就是一门学问了,并不仅仅是吃钙片那么简单。
1 补钙还只能牛奶来
用骨头汤补钙是谣言,汤里存在的大部分钙盐都不能被人体利用,而且汤中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宜过多食用,要想补充自己体内的钙质,喝牛奶就够了。
2 补充维生素D是关键
钙和维生素D是绝好的补钙伴侣,维生素D会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是补钙的好搭档。
3 浓茶要少喝
钙离子会和草酸等阴离子结合形成钙盐沉积,导致体内钙离子沉积下来,甚至会变成结石卡在胆囊或者尿道中,因此,减少浓茶的摄入是关键。
4 多运动
一定要多运动,多运动才会刺激骨头吸收血液中的钙离子,使骨量增多,骨头变得坚硬。即便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也要遵照医嘱适量运动哦。
Dr.京温馨小提示:患有骨质疏松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及时亡羊补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也会有着很好的效果。关键还是在预防,年轻人应该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注意钙质的补充,防止久坐多运动。骨质疏松并非是小病,我们应该从现在就重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骨质疏松,可以通过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
作者 | Dr.京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