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蓝痣
周义名:■ Jadassohn- Tieche蓝痣( blue nevus of Jadassohn- Tieche) bleu痣( nevus bleu)■蓝色神经 痣( blue neurones)■真皮黑色素细胞瘤( dermal melanocytoma 要点 ■蓝色至蓝黑色坚实丘疹或结节,常出现于儿童期 或青春期。 ■病理表现为真皮内聚集的树突状黑色素细胞,充满黑色素颗粒。 蓝痣术前照片 蓝痣皮下可能会大于皮肤表面外观,手术时扩大切除,由于切除后张力较大,无法直接缝合,术前皮瓣设计 术后第二天换药,皮瓣成活(术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 苏云伟) 蓝痣( blue nevus)常为后天性,一般出现于儿重期及青春期,但14的病例可出现于中年人。先天性 普通蓝痣较为少见,约25%细胞型蓝痣是先天性。 发病机制 蓝痣是真皮黑色素细胞形成的良性肿瘤, 真皮内黑色素细胞会在妊娠后期消失,但头 皮、骶尾、肢端伸侧会残留部分黑色素细胞,这些部 位最常发生蓝痣。廷德耳现象( tyndall phenomenon) 导致皮损呈蓝色。 临床表现 普通蓝痣 普通蓝痣边界清楚,为半球形丘疹,呈蓝色、蓝灰色或蓝黑色。其直径通常为0.5cm 大小,更大的少见。病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50%会发生于手足伸侧,也常发生于面部及头皮。皮 损多单发,也可多发或聚集,或高出皮面形成斑痣或 斑块状蓝痣。有报道皮损呈同心圆靶状。蓝痣颜色具有特征 性,星均匀的蓝灰色至蓝黑色。 细胞型蓝痣 细胞型蓝痣呈蓝色至蓝灰色或黑色结节或斑块,直径常为1~3cm,有时更大。皮损表 面光滑,有时不规则。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臀部、骶尾部 及头皮,其次为面部和足部。有报道先天性细胞型蓝痣 可有卫星灶,也有良性或恶性细胞型蓝痣起源于先天 色素痣。普通蓝痣和细胞型蓝痣的比例至少为5:1 。 恶性蓝痣(皮肤黑色素瘤起源于蓝痣或具有蓝痣的特征) 恶性蓝痣是皮肤黑色素瘤中的少见类型,常起源于细胞型蓝痣。皮损进行性增大,直径多在数厘米 ,呈多发性结节或斑块状。头皮为好发部位,淋巴 结为最常转移的部位。恶性蓝痣可发生于良性细胞蓝痣、太田痣 、伊藤痣或新的皮损基础上。 蓝痣可发生于阴道、宫颈、前列腺、生殖道和淋巴结。普通蓝痣在一段时间后中央会出现色素减退。 细胞型蓝痣及非典型蓝痣常位于头皮,会发生恶变, 但恶变概率尚不清楚。上皮样蓝痣可以是 Carney综合 征的表现, Carney综合征在组织学上同色素性上皮样 黑色素细胞瘤是难以区别的。 鉴别诊断 普通蓝痣需与文身,复合痣,血管病变包括静脉湖、血管角皮瘤及硬化性血管瘤,原发性及转移性黑 色素瘤,发育不良痣,色素性梭形细胞痣,皮肤纤维 瘤,结节性色素性基底细胞癌,血管球瘤及顶泌汗腺 汗囊瘤鉴别。对于细胞型蓝痣,需与卫星状恶性蓝痣 位于面部的太田痣鉴别。蓝痣还需与皮肤神经错构瘤 (包括增生的痣细胞、施万细胞、色素性树突状细胞及 梭形细胞)鉴别。 治疗 当蓝痣直径小于lcm,临床表现稳定,没有非典型性,并位于典型部位则不需去除。当出现新发皮损、 多发性结节或斑块状损害,或皮损发生变化时可通过 组织学检查来评价。细胞型蓝痣需彻底切除,以阻止 其复发、误诊为恶性蓝痣以及导致恶变,尽管后一种 情况少见。
苏云伟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6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