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鸡蛋就是最营养的早餐模式、蛋黄有胆固醇不能吃、孩子不吃蔬菜没关系,吃水果也一样、大鱼大肉就是有营养、越昂贵的食物越有营养… …各位家长朋友的微信朋友圈是否会经常有这样类似的文章推送?看到这样的话题,您是选择相信呢还是选择相信呢?我想很多家长朋友都会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一次又一次的转发给亲朋好友,甚至当做至理名言。今天,我就给大家剖析一下有关儿童饮食的误区和谣言。
一、牛奶+鸡蛋就是最营养的早餐模式
孩子每天都应该吃早餐,且早餐应营养充足。虽然牛奶+鸡蛋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但是这样的早餐缺少碳水化合物,因此牛奶+鸡蛋的组合,并非是最营养的早餐模式。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至少应该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等至少三类以上的食物,可结合本地饮食习惯,丰富早餐品种。早餐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化,避免单一。
二、孩子不爱吃蔬菜,可以用水果替代
蔬菜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不能相互替代。首先,蔬菜的品种远比水果丰富,尤其是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水果。而水果汇总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芳香物质比新鲜蔬菜含量丰富,且水果食用前无需加热,其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蔬菜水果不能相互替代。家长朋友们可以尝试改变蔬菜的烹调方式、颜色搭配、餐具摆放等其他方面,慢慢引起孩子对蔬菜的兴趣。
三、鸡蛋黄有胆固醇,不能给孩子吃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其中内源性胆固醇由人体合成,每天约1-1.2g,是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来源,每100g鸡蛋黄中含胆固醇月1.5g,一个鸡蛋按50g计,蛋黄最多25g,提供的胆固醇仅约0.4g,仅约占人体内源性胆固醇的1/3,且蛋黄是蛋类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富含磷脂和胆碱,对健康十分有益,因此每天一个鸡蛋,不要丢弃蛋黄,对健康有益无害。
四、大鱼大肉就是有营养
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认为大鱼大肉最有营养,孩子长身体,应该多吃肉。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且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这是大部分植物性食物所不可比拟的,但其脂肪含量较多,尤其是肉类,有些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长期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切不可过量摄入。同动物性食物相比,植物性食物中大多富含膳食纤维,对于维持肠道健康有益。因此,合理的饮食应该是多吃蔬果,适量吃鱼禽肉蛋类。
五、越昂贵的食物越有营养
对于孩子的饮食,想必每一位家长都非常用心,能力范围内的都希望可以给孩子好的,更好的,价格高的,自然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认为食物的价格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好,事实的确如此吗?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都要用数据说话。鲍鱼自古就有“海味珍品”的美誉,价格昂贵,其营养价值是否也同其价格一样高呢?咱们先看一组营养成分分析数据:每100g鲍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2.6,同等质量的大黄花鱼为17.7g,田螺为11.0g;鲍鱼中脂肪含量较低,但胆固醇含量较高,其量是大黄花鱼的2.8倍,是田螺的1.6倍;钙、钠、铁、锌、硒的含量较高,但钙、锌含量不如田螺,硒含量不如大黄鱼。也就是说,鲍鱼的营养素含量与其他水产动物比较,有高有低,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同样的鱼翅、海参亦是如此。所以,食物价格的高低并不是其营养价值的直接体现,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全部营养素的需求,所以,给孩子挑选食物还是要注意食物多样,并非越贵越好。
不造谣不传谣,让谣言止于智者。如何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巢专家给您几点小建议:
1. 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每天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食物的摄入;
2. 拒绝高油、高糖、高盐食品,培养孩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
3. 回家吃饭,就是最幸福的选择。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