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反复哮喘发作会导致呼吸道炎症不断加重,
最终导致气管发生不可逆变窄,从而对肺功能造成永久损伤。
因此,识别和避免诱发哮喘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哮喘,减少哮喘的发作。
哮喘是一种有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你的近三代有血缘关系的人中,
若有可以追溯的哮喘病史、过敏性鼻炎病史、特应性皮炎(湿疹)病史,
那么你患上哮喘的可能性就大。
血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越高,患病后的症状越重。
遗传我们控制不了,但环境因素我们可以有所作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可以控制的8大诱发哮喘因素。
1、吸入过敏原与哮喘
那些经气道吸入后可能诱发过敏的物质或颗粒,我们称它们为吸入过敏原。
尘螨、宠物毛发和皮屑、霉菌、装修污染、蟑螂等为常见室内过敏原。
树木花粉以及蒿草花粉、雾霾、汽车尾气等为常见室外过敏原。
油漆、烫发染发剂、活性染料等为常见职业相关过敏原。
2、冷空气与哮喘
有研究表明,患有哮喘的人更容易在冷环境下有咳嗽、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这提示吸入冷空气会引起哮喘患者气道功能发生改变。
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
另外,当哮喘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出现气温相关的呼吸道症状。
3、食物与哮喘
食物过敏可诱发哮喘发作,也可以加重哮喘的严重度,
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见容易过敏的食物包括鱼虾蟹等
海产品、牛奶、鸡蛋、坚果、零食中的防腐剂、腌制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等。
你应养成记日记习惯,记录下那些容易诱发你哮喘发作的食物,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4、吸烟与哮喘
吸烟不仅是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也是导致哮喘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与不吸烟的哮喘患者相比,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二手烟)的哮喘患者
其症状更严重、发作次数更多、肺功能减退更快。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然而,
吸烟会使得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患者中的疗效降低,甚至出现抵抗现象。
孕妈妈及哺乳期妈妈吸烟还可显著增加宝宝出现哮喘样症状的风险。
因此,你若有抽烟的习惯,建议尽早戒烟,少去那些有二手烟的环境(如网吧)以及空气流通不佳的密闭环境。
如果家里有孕妇,或者孩子有哮喘,你也不要在家中或汽车内吸烟。
5、感冒与哮喘
大多数得了哮喘的人,冬天是比较“难过”的。
冬天是感冒和流感的高发季节,感冒后可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
再加上冷空气的持续刺激,可引起气道痉挛,进而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
此外,鼻窦炎等呼吸道感染也都可能会诱发哮喘,在儿童患者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你要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每年在流感季节到来前,建议你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注意保暖,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回家后洗手、洗脸,居室要定期通风。
6、药物与哮喘
有的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解热镇痛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能会出现哮喘的剧烈发作,
我们把这种由药物导致哮喘发作的现象称为药源性哮喘。
除了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噻吗洛尔等药物都有导致哮喘发作的可能,你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在使用某些药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哮喘发作或症状加重的情况,
你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给予哮喘的对应治疗。
7、运动与哮喘
运动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肺活量,从而改善心肺功能,有助于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你可以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如慢跑、游泳。不建议剧烈运动,避免因为过度刺激或者兴奋导致哮喘发作。
运动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哮喘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如果运动时感到胸闷、
运动时要选择适宜的天气和环境,尽量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运动。
在春季时,不要去花草树木较多的地方进行运动。
8、情绪变化与哮喘
哮喘虽然不是心理疾病,但是情绪变化强烈比如大笑、大哭、
愤怒或者恐惧都可导致气道狭窄,从而使哮喘症状加重。
此外,当你感受到某方面的压力时,也可能会加重气喘、咳嗽和胸闷等现象。
因此,保持身心愉快,适当的释放压力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哮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 三周岁宝宝荨麻疹,家长该如何应对?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感冒与胃炎:如何正确治疗?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湿疹治疗:自我保健与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如何应对皮肤过敏:治疗方法与日常保养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过敏性鼻炎的成因、症状及防治策略


疾病解码者
文章 肩部起包的原因及日常护理方法


药事通
文章 过敏性皮炎治疗:如何应对不同症状的挑战


医疗故事汇
文章 春季上呼吸道感染,头痛鼻塞怎么办?


AI医疗先锋
视频 过敏宝宝免疫力提升怎么办,夏洛贝尔接骨木梅怎么使用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与日常调护的重要性


医者荣耀
患者询问关于牛初乳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以及是否能改善过敏症状。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13
患者询问花生衣的冲泡饮用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花生衣引起的过敏反应。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8
小明最近皮肤过敏,询问脱敏膏是否可以长期使用。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23


陈伟昌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

毛新梅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

汤喆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