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四大误区!只吃钙片可不
长久以来,不少人都把补钙当成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唯一措施,
事实上,钙摄入充足,同时补充足量维生素D帮助吸收,
的确有助于帮助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另外,对于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骨质疏松,
及时进行骨密度监测、自测等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
骨质疏松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是个老年病,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从出生开始,你的的生活方式就和骨质疏松密切相关了。
不管你是几岁,都要注意预防。
不过关于骨质疏松的说法那么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常见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
老年人才会骨质疏松,跟年轻人无关
年轻时,我们的新骨生成大于旧骨流失,
总体上骨骼处于“收支平衡”和“稍稍盈利”的状态。
不过好景不长,30 岁往后,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减少、
激素水平降低,骨骼的状况很快变成入不敷出,小磕小碰就可能引起骨折。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 30 多岁时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
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所以,预防骨质疏松最好就要趁年轻,从现在就开始。
误区二
治疗骨质疏松,只要补钙就好了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
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
所以,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
包括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等。也就是说,
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坚持锻炼、做好防护,这些措施都要有。
误区三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同样是一碗的量,牛奶中所含的钙,远远高于骨头汤。
实际上,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脂肪,
经常吃不仅容易发胖,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正确的饮食应该是「多样化」的,蔬菜、豆制品、
鱼、蛋、肉都要有,坚持喝奶,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误区四
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所以要少动
骨质疏松不意味着要停止运动,事实上,
规律而恰当的运动能降低将来发生骨折的风险。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
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
所以坚持锻炼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很有好处。
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
肌肉力量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
这样不仅会加重骨质疏松,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
让人更容易摔倒,发生骨折。
不过运动时还是安全第一,不要盲目进行不熟悉的运动,
也不要一味追求多运动,可以从自己感觉舒服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