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的这些真相,99%喝酒的人都不知道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1年全球饮酒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年轻人正处于酒精的危险中。
报告称,每年有32万名15到29岁的年轻人死于酒精相关的原因,占到该年龄段群体死因的9%。
长期不恰当饮酒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就是酒精性肝病,这是导致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
今年春节过去有段时间了,后悔当时喝太多酒,已经来不及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为下一个春节做点准备——好好认识酒精肝,认清存在的误区,帮大家想点挡酒的好借口。
误区一:偶尔喝酒,不会得酒精肝
究竟喝多少酒、喝多长时间才会造成酒精肝?有人认为:“我隔三差五才喝一次酒,没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酒精肝的形成与酒中酒精含量有关。一般男性肝脏能承受的是每天40g酒精,女性是20g酒精。
如果超过这个量持续喝酒3-5年,就很容易导致酒精肝、肝硬化的形成。
正常人每天喝二两白酒,连续四周就会造成肝损伤,而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就肆无忌惮的喝酒,这样很容易造成肝脏受损,危害身体。所以,为了健康,应该适量饮酒。
误区二:酒精性脂肪肝后不能吃肉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医生建议注意营养均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瘦肉、鱼肉、牛奶等。
可早期酒精肝病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我有脂肪肝,还敢吃肉吗?
其实,这也是个误区。因为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肥胖、饮酒、糖尿病。
酒精性脂肪肝不是营养过剩的肥胖所致,而是喝酒损伤了肝细胞,引起肝脂肪代谢的紊乱和沉积。
适当吃些瘦肉、牛奶这类低脂肪高蛋白食物,改善肝脏的营养状况,减缓其向肝硬化的发展。
误区三:酒精肝不是肝炎,转氨酶不会升高
酒精肝临床上分轻、中、重度三期。
轻度主要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大多比较年轻,常无自觉症状,仅感觉腹胀乏力;
中期表现为食欲下降、厌油腻,化验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和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较为突出。
其实轻、中度的酒精肝完全可以治愈,千万别等到病情加重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腹水和大出血后才后悔。
误区四:肝功能正常,可以喝酒
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成肝硬化或肝癌,还会加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
所以有两类人不能喝酒,一是酒精肝患者,二是病毒性肝炎患者。
此外,患者至少应当每隔半年查一次肝功能。
“喝酒伤肝”,肝脏虽然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一般病情较轻、无症状的肝病患者,肝功能会显示正常。
但是喝酒,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肝病患者是不能喝酒的。
酒既是食品,也是药品,过量则为毒品,劝大家饮酒有度,或戒或减。
长期饮酒者,定时到医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救治,为了家庭的幸福、个人的安危行而慎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