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您老了,晓得不?
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在漫长的数十年岁月中,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各项生理机能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演绎着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时光荏苒,外形上的变化我们看得见,就像这首诗所说的那样:“岁月是把杀猪刀,一刀一刀又一刀,刀刀催人老,没了当年小蛮腰,一瞄一身五花膘,流光容易把人抛”。但不知道细心的你注意到了没有,我们的步态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回首一生,让人不胜唏嘘。
在几千年前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段经典原文,详细阐述了这个过程。“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古人以十岁为一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人的生命历程及各阶段的表现、生理特点。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古代,“走”就是“跑”的意思,“趋”是快走,“步”是慢走。从出生到十岁,是人体发育之始,五脏渐趋稳定,气血通达,生气由下而升,勃然而发,故活泼爱动。经二十到三十岁,气血逐渐旺盛,肌肉日益坚实,五脏发育健全,行动矫健以至稳重。四十岁,脏腑经脉气血盛至极限,盛极则衰,而开始出现生气衰退征兆,如颜面华彩颓落,鬓发斑白,性情也变得喜静好坐。从五十到九十岁,衰退逐渐加重,五脏精气相继由衰至竭,表现为各脏的生理机能退废,老态毕现,如肝气衰则视物模糊;心气衰则情绪不稳定,懈惰好卧;脾气衰则皮肤失润、肢体无力;肺气衰则气虚魂魄离散,感觉迟钝,行动缓慢;肾气衰则其余四脏益衰,全身经脉空虚。及至百岁,五脏精气均告枯竭,寿命终结。
中医理论认为,人之生命,本源于先天精气,而此精气在人出生后即藏于肾,其自然盛衰的规律,制约着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变化,在生命过程中的表现就是筋骨肌肉形体状态、感觉、运动以及性情等由幼稚到成熟、由盛壮到衰竭,而《内经》就以“好走”、“好趋”、“好步”、“好坐”、“好卧”等充分描述了这一过程,也为临床各科的形成及其基本诊治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