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多,抗血小板药物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之前陆续写了几篇关于阿司匹林的科普,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下阿司匹林民国时期称之为万应灵丹的阿司匹林,什么样的人应该吃呢?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当胃不好遇上了阿司匹林,该如何是好?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之间若即若离、千丝万缕的关系,指导大家更好的用药,对抗疾病,保障健康。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范围最广。简单说下作用机制以便和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区别。作用机制: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TXA2 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因素。而阿司匹林属于环氧化酶(COX)抑制剂,主要通过减少 TXA2 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腔内血栓的形成抑制作用较弱,其抗栓疗效明显弱于其他抗凝药物,不作为首选。
曾有患者和网友问我,说我条件好,能不能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代阿司匹林,这里解答下,如果需要应用阿司匹林的人群,没有阿司匹林过敏,需要单独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不建议应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代,因为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后2种药物可以替代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仍是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的老大地位。我们科室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考虑消化道出血风险较大,应用泰嘉(氢氯吡格雷国产,每片剂量25毫克)50毫克1/日替代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毫克1/日,但仍要根据患者心脏病情况权衡利弊。曾有一段时间有“阿司匹林抵抗”话题比较火热,认真学习了胡大一教授的文章,比较认同胡教授的说法,试图不去应用阿司匹林才是阿司匹林最大的抵抗。
氯吡格雷(P2Y12受体抑制剂)
1970年首次被用于抗血小板:作用机制:选择性地抑制 ADP 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抑制 ADP 介导的糖蛋白 GPⅡb/Ⅲa 复合物的活化,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用法:口服吸收迅速,每日一次,每次 75 mg。单用用于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来讲氯吡格雷多数是和阿司匹林联用。冠心病应用双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支架患者、冠脉搭桥患者考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氯吡格雷 300 mg 首剂量,此后 75 mg/d)+阿司匹林 (75~150 mg/d),治疗应持续 9~12 个月。 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出血,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便常规。
禁忌症:1.过敏。2.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活动性出血。
特别提醒:胃不好患者如果应用抑制胃酸药物选择氯吡格雷+泮托拉唑(拉索拉唑也可),不可选用奥美拉唑,因为奥美拉唑会降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
替格瑞洛(P2Y12受体抑制剂)
是一种新型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也是和阿司匹林联用,冠心病应用双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支架患者、冠脉搭桥患者考虑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用(替格瑞洛180 mg 首剂量,此后 90mg,2/日)+阿司匹林 (75~150 mg/d),治疗应持续 9~12 个月。
主要不良反应:1.出血2.呼吸困难
我们不难看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都属于P2Y12受体抑制剂。二者不能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1.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阿司匹林+替格瑞洛。
关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孰强孰弱,各位医学大神意见尚未统一。以上就是我对三种抗血小板药物的认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