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测血压最准

什么时间测血压最准? 没有统一的答案。 血压控制达标的要求是24小时内任何时段的血压都不应该高于控制目标,所以,最好在血压的高峰时段测血压,比如上午10:00,下午17:00,如果这个时段达标了,则一天基本达标了。 一、常见的血压类型: 1、勺型血压:大部分人血压从早晨6:00开始逐渐升高,到10:00左右出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平稳下降,中午的血压相对较低,医学上把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晨峰血压。从14:00开始,血压再次逐渐升高,到16:00-18:00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到凌晨0:00-2:00 血压达低谷,此后略有回升,并维持到6:00开始第二天的循环。全天的血压表现为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所以称勺型血压。 2、非勺型血压:也有一部分人,昼夜血压的变化并不按照上述规律。根据夜间血压(22:00-8:00)较白天血压(8:00-22:00)的下降率,把血压的昼夜节律分为非勺型、超勺型和反勺型: (1)、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 (2)、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 (3)、超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20%; (4)、反勺型血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 有研究表明,无论患者血压的平均水平如何,不同的血压变化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一项大型研究证实,勺型血压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非勺型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反勺型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 二、血压的测量方式: 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并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管理的必需手段。目前测量血压的方式有三种: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1、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测量,操作比较规范,但一些患者容易紧张,测定值可能比实际血压偏高,这就是常说的“白大衣血压”。此外,测血压的时间往往是医生的正常工作时间,“隐匿性高血压”或个别患者凌晨出现的高血压很可能被忽略。 2、家庭自测血压:目前推荐家庭自测血压,其优点是:(1)、有助于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2)、避免“白大衣血压”;(3)、随时观测、方便灵活;(4)、及时评估疗效;(5)、降低治疗费用。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 3、动态血压监测:是使用仪器测定24小时的血压。患者佩带一个动态血压记录器,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自由行动,仪器会自动按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血压测量。一般日间每15分钟测一次,夜间每半小时测一次。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这些特殊时段的隐蔽性高血压的诊断。 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为:白昼血压均值≥135/85mmHg,夜间血压均值≥125/75mmHg,24h血压均值≥130/80mmHg。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1)、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2)、能够发现一天之中任何时段出现的高血压和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3)、鉴别“真”、“假”高血压,发现“隐匿性高血压”。 缺点是不方便、费用高。 三种方式,动态血压监测最准,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向本文作者提问
徐俊·副主任医师
徐俊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科
好评100%|接诊量7|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擅长内科常见急症如急性发热 急性腹痛 消化道出血及急性头痛 胸痛 呼吸困难急症的诊断与治疗,在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50
问医生
#概述#检查#心血管内科#高血压#高血压Ⅲ#高血压Ⅱ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徐俊·副主任医师张凌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