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不知不觉间,春天和夏天都过去了,秋天也已经来临,即使是在广东,很多人也开始穿起来长裤和外套。说起秋天,一般人认为秋天养生要讲究一个“冻”字,以符合“春捂捂,秋冻冻”的养生原则。
“秋冻”养生靠谱吗?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像广东等南方地区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
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天气虽然冷起来,但有个转变的过程。
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赶紧穿上许多衣服,甚至过早地穿上棉衣,这会因为过早地穿上棉衣,使身体得不到对冷空气的锻炼,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旦到了三九严冬,真正的大冷季节,鼻子和气管一旦受到冷空气侵袭,里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引起抗菌能力减弱,躲在鼻子或气管里的病菌乘机活动,引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使人伤风感冒。
所以,秋季又应该冻着点,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
在春捂秋冻的“非常”时期,人们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第一,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利于出行的天气,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第四,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第五,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
总而言之,中医养生,是讲究辨证法的,没有什么东西是必然的,不同的个体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秋天里科学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