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第二波疫情肯定会有么?

李建华医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科普
李建华医生
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科普

在9月20日的一场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网红张文宏医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交大“安泰交响”高峰论坛三大主题论坛上,发出了“疫情第二波是必然的,至少做一年的打算,毒力不强反致命!”等关于疫情的经典阐述。

张文宏主任讲话中称““今天英国首相也说了,英国已经出现了第二波;法国已经第二波半个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经半个多月了,”在中国,老百姓一直问今年冬天有没有第二波疫情,对此张文宏解释:第二波是必然的。”


大家看清了,张文宏医生说的是在中国第二波疫情也是必然的,这估计和很多因素有关系!

一、气温变冷为疫情传播带来便利

低温更为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因为新冠病毒耐冷不耐热的特性,决定了在秋冬季节更适合新冠病毒,甚至是其他病毒的传播。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每年的秋冬季节的流感传播也侧面证实了这一论断。

二、气温变冷为疫情防控增加难度

气候变冷,不仅仅让病毒存活性更强,实际上在天气越冷的情况下,我们防控的难度越大,总体上秋冬季节的到来,是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因为秋冬季节行动不便,衣物偏厚等,都是疫情防控中难度增加的原因之一。

三、气温变冷导致我们更易感染病毒

气温变冷,会使得我们的免疫力下降,进而从个体角度来讲,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由此可见秋冬季节病毒传播更容易也是有其传播基础的。

 
疫情的第二波,极大可能是输入性的,但即便是现在零新增的情况下,也要严防疫情在国内的死灰复燃。面对可能到来的第二波疫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方面:起居规律,增加自身免疫力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能做的首先就是起居规律,饮食规律,做好自身工作,增加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毒,防患于未然。

二方面:做好防护,避免大规模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就像新冠疫情刚刚发生的那样,减少聚集是减少疫情重要的预防措施。当然做好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多消毒等,也是预防疫情反复的重要手段。

三方面:良好心态,战胜疫情指日可待

其实国内的抗疫形势和国外相比,大家已经清楚的知道我们已经做得很好。而且目前已经有很多个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疫苗的出现指日可待。无论怎样,良好的心态都有利于我们冷静的面对疫情,做到不慌乱,不盲从,才能更好的战胜疫情。

 
秋冬到,你做好疫情防护,做好抗疫的第二波准备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男性健康#女性健康#秋季#冬季#预防#其他#呼吸内科#肺炎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迁延性肺炎是指病程在1到3个月的肺炎常见咳痰、咳嗽、发热、气喘,断加剧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简介迁延性肺炎是指病程在1到3个月的肺炎,常呈周期性复发,并断加重。肺炎在短期内法治愈,逐渐发展就会成为迁延性。此病病因复杂,主要见于营养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肺结核、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患者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发热、气喘、软弱力等,肺部可出现湿啰音(液体震动和水泡破裂的声音)。目前采用药物治疗方法,通过使用抗生素、丙种球蛋白等,进行抗感染,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若积极正规治疗,患者会出现严重气喘、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脓毒血症或败血症等威胁生命。症状表现:迁延性肺炎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咳痰、咳嗽、发热、气喘、软弱力等。诊断依据:患者存在咳痰、咳嗽、发热、气喘、软弱力等,常呈周期性复发、断加剧,病程在1到3个月,实验室检查,患者白细胞数目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高,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炎症表现等,即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我国缺乏具体流行病学数据[1]。是否可以治愈?部分患者可治愈,迁延性肺炎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后一般能够治愈。是否医保范围?是
李建华医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科普崔景华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