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耳聋10余年,只因她忽视了1件事

王老师讲中医·首席健康管家
王老师讲中医
首席健康管家

一位30岁的女性,因耳聋十几年余来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右耳鼓膜陈旧性大穿孔、右耳轻中度损伤。医生追问得知患者儿时有次耳朵里流水,不痛不痒,流了几天就好了,之后未注意,只有遗留的右耳听力不是太灵光。

可以肯定的是,她儿时得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发展成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大穿孔。另一例是一个三岁的娃娃,以耳痛一天就诊,自述有感冒病史,孩子昨日起经常摸耳朵,嘴里喊着疼,遂来耳鼻喉科就诊,检查耳内镜示双耳鼓膜呈琥珀色,鼓室图大致呈一直线,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患者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下面我简单的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叙述一下。

中耳炎分为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若耳部炎症在6-8周之后都没有得到控制,则急性转为慢性。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中耳炎,它的发生,都与咽鼓管的功能障碍有极大的关系,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与中耳的管道,长期的鼻咽部炎症刺激都会阻塞咽鼓管,使中耳形成负压,产生积液。再者就是中耳黏膜的炎症,使中耳产生积液。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自听增强(即感觉自己在自己耳朵边上说话)有的出现耳鸣,几乎无全身症状。耳内镜可见到液平,通过鼓膜穿刺抽出积液可确诊,在抽出积液后,可加以药物辅助治疗;同时改善咽鼓管功能,比如做咽鼓管吹张;积极治疗鼻咽部症状等。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择鼓膜置管术,即在鼓膜放置一引流管,使中耳呈正压,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全身症状明显,一般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出现发热、耳痛难忍、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疼痛缓解等,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增多,耳内镜示鼓膜色红或者鼓室积液,首选抗生素输液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没有治愈转化成的,表现常见的是上面第一个女性案例,以陈旧性穿孔和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改善中耳的引流是治愈的主要原则。就听力下降,在评估中耳结构损坏程度的基础上,可进行鼓膜修补术。

仍有一些比较复杂严重的中耳炎表现,笔者就不一一细述,如果出现上面说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女性健康#概述#耳鼻喉头颈外科#耳聋
阅读数 9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听觉传导通路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临床还可伴有耳鸣、耳闷、眩晕等症状部分可治愈,预后因人而异简介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症状为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症状。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耳科专项检查、听力学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耳MRI)、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等排除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耳聋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变部位与性质,分为:(1)器质性耳聋:①传导性聋;②感音神经性聋;③混合性聋。(2)功能性耳聋:①精神性聋;②伪聋。2.按照发病时间,分为:(1)先天性聋;(2)后天性聋。3.按照发病急缓,分为:(1)突发性聋;(2)进行性聋。4.按照发病原因,分为:(1)原发性耳聋;(2)继发性而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我国聋哑人群2780万人,其中7岁以下高达80万人,并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递增[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传导性聋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感音神经性聋主要以药物、高压氧舱等治疗为主,预后因人而异,目前尚能使患者完全恢复听力的方法。最终治疗效果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伤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精神性聋去除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后多可治愈,效果较好。是否遗传?是,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在所有耳聋患者中,因遗传所致的耳聋约占50%[2]。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老师讲中医·首席健康管家魏凡钦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