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流传的中药反复煎煮法是正确的吗?
很多患者取得中药后,经常会咨询我中药如何煎服的问题,而我的回答往往与坊间流传的中药煎法不同,让他们很诧异,所有我觉得我有必要撰文写一下我的看法。
坊间或很多中医师通行的方法是:
1、中药煎前先浸泡药物30分钟,然后以先武火后文火的方法煎药。
2、中药煎三次,三次的水混合在一起,然后分三次喝。
3、中药煎煮时,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第三煎则时间更长,以便将所有成分提取出来。
但是我使用经方时,不赞同这种方法,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按照《伤寒杂病论》的原方法,就是叮嘱患者只煎一次,分三次服用。
以我前面写过的小青龙汤为例,我是这样嘱咐患者煎药的:小青龙汤一共有八味药。先往锅中用“度量勺”舀水2000毫升,然后放麻黄,小火熬之。等水只剩1600毫升后,用勺子滤去麻黄的沫,然后放其他七种药物,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
不用先浸泡,也不用再煎!理由如下:
一、多数药物浸泡与否,对于其有效成分的滤出影响微乎其微。实际上按照汉代的古法,严格控制水量,其有效成分已经可以有效煎出。即使,先浸泡有利于中药成分释出更多,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中药“释出”成分都有用,会不会改变原方的功效,这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二、再煎后,会稀释药物的有效浓度,改变组方的药物配伍比例,降低临床疗效。
以小青龙汤的主药麻黄为例,麻黄的主要起效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一般来说麻黄的最佳煎煮时间为 30分钟左右,之后 ,随时间延长 ,煎出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麻黄碱的成分跟随水蒸气蒸发了。
其他含有挥发油的药物不宜久煎的药物,例如薄荷,荆芥,香薷,生姜,紫苏,羌活等等,其有效成分更是在第一次煎煮时已全部释出,待到第二次煎,或者第三次煎,除了让患者喝的中药浓度下降,别无它用!
而且,第二次煎,第三次煎,再混合的办法,还会彻底改变原方的药物比例,君臣佐使,仍以小青龙汤为例,第一次煎煮后,麻黄,桂枝的大部分成分已经全部释放出了,如果连煮三次,然后把汤液混合在一起,此时麻黄,桂枝的有效成分比例就会大大降低,早已经不是原方的比例了。
由此,可见翻煎法彻底破坏了中医方剂的组方配伍比例,使得医师的精心辩证配伍,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所谓二煎,三煎法在唐及唐以前是没有的,当然,对于一些比较昂贵补益类药物,例如人参,西洋参,灵芝,鹿茸,枸杞等等倒是可以嘱咐患者反复煎煮,开水浸泡,反复饮用,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求患者一付药煎三次,然后混合服用,是没有道理的。特别是使用经方,绝对不能让患者使用翻煎法。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在不破坏原方比例的情况下,提高药物使用率呢?有的,那就是煮散法。
所谓煮散法,就是把药物制成碎末的散剂加水煮汤,最后去渣取汁。这种方法,开始于唐,鼎盛于宋,衰退于明清。
我们可以从宋代的经典方书中窥见当时煮散法的兴盛,在《太平圣惠方》中几乎全用煮散之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汤剂方共128 首,采用煮散法的即有68 首。
宋代人口增多,有比较完善的医疗服务、救助体系,社会对中药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有关,而煮散法将中药粉碎后使得药材表面积增大,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增大,有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煎出,有助于节省药材。
煮散法的诞生,有可能是宋代后,中药方剂用药剂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当然,由于煮散法有一些弱点,例如,富含油脂的种子类、胶质类、角质类和含黏液质的生地、枸杞子等,粉碎有难度;粉碎后,患者辨认不出药材,容易混入假药;煎煮后,汤液浑浊,需要用纱布过滤;制作工艺繁琐——这种方法便逐渐被美观的切片煎煮法取代了。
不过,我发现现在部分民间中医,草医依然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持药物的神秘感,增加药物的浸出率,提高药物的疗效,所以受到了对保密处方非常重视的民间中医、草医的青睐。
我个人认为,煮散法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