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与肝病发生的关系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肝癌、酒精肝等多种肝病。

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可导致急、慢性感染和肝脏炎症,可能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这些病毒构成了一项主要的全球健康风险,约有2.4亿人患有慢性乙肝,约1.5亿人患有慢性丙肝。

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硬化和肝癌。

脂肪肝在我国很常见,在城市人口中可达27%,我国慢性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平均患病率分别为4.5%和15%。

在住院肝病患者中,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从4.2%上升至21.3%。​​​​

营养与肝病

1.蛋白质、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肝坏死、脂肪变性、纤维化最后癌变。

2.胱氨酸、维生素E和硒的缺乏引起弥漫肝细胞坏死。

3.营养过度导致脂肪肝越来越多。

4.黄曲霉菌毒素和亚硝胺引起肝脏急性损伤,甚至发生癌变。

5.水产品和水污染

甲肝病毒通过污水和粪便污染各种水源,如井水、塘水、河水、自来水和游泳池水等,引起甲肝流行,水产品。

如蛤类、牡蛎、泥蚶、蟹等,极易遭受污染;饮用水污染则是戊肝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可能与肝癌有关。

6.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摄入量>80g/d,10年以上),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引起肝脏损害,引发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继而发展为肝硬化。
​​​​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食谱#营养#保健#肝病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各种有害因素导致肝脏受损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食欲振、乏力、水肿、黄疸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简介肝病是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肝脏受损的疾病总称,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振、乏力、水肿、黄疸、蜘蛛痣等,同疾病所致病因素同,临床上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是否可以治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症状表现肝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振、乏力、水肿、黄疸、蜘蛛痣等。诊断依据肝功能检查可以诊断肝脏损伤情况,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提示可能患有肝癌,肝脏B超检查可以判断肝脏是否有损伤,肝内胆管情况,肝脏病理学活检可以判断肝硬化情况、肝癌类型等。肝病有哪些类型?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衰竭是否具有传染性?部分疾病具有传染性,如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粪口、母婴、输血等途径进行传播。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暂时有发病率数据。是否可以治愈?部分疾病可以经过药物、手术等方式可以治愈。是否遗传?是,有一定的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宁佐伟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