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冰

看医生也是一门技术,消化内科就诊误区透视

看医生也是一门技术,消化内科就诊误区透视

根据我在消化内科的经验,很多患者就诊时对以下几个问题存在误区,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
一、慢性胃炎求根治
有的患者慢性胃炎一两年时间,吃药也有效果,但总是复发,一年可能有那么几个月总是感觉上腹部不适。患者就提出了:“医生,我就想把这个慢性胃炎根治了,吃点儿什么药可以以后再也不复发?”一般我会反问患者:“感冒能根治么?吃一次药以后就再也不感冒了么?”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抛开其他致病因素不谈,就饮食这件事情,就是我们控制不了的。胃就是个大饭桶,您每天哗啦哗啦往里倒大鱼大肉,辣椒花椒,冰糕冷饮,然后这些东西都混合到一块儿,您想想那场面。胃是够坚强的了,就这么造,很多时候还是给您踏实工作的,还没完,您再加班熬夜,再有点儿情绪波动,那我们的胃可真受不了了,那它就要罢工了。胃也是很娇嫩的,它的自身保护就是靠强酸胃液和分泌的粘液,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注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平稳的情绪。注意好了这些,一般胃炎是可以得到明显控制的。

 

二,动不动就得癌症

经常有二三十岁的患者找我看病,诊断很明确,就是支支吾吾的还有疑问,总是不放心的样子。这时问他怎么了,很多人会抛出一个致命问题:“医生,我有没有可能是胃癌/肠癌/食道癌?”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经常是哭笑不得,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什么总要担心自己得癌症呢?平时我们总能听到恶性肿瘤近两年的发病率升高,听到哪里发现了癌症村,听到邻居家的儿子年级轻轻就得癌症去世了。不得不承认,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年轻化率确实在增加,但这不意味着有不舒服就要往癌症上想呀,癌症的发生发展一般需要很长的时候,这就决定了年轻人一般是不会患癌的。绝大部分癌症,都发生于中老年人,如果是这部分患者,那我一般比较谨慎,会把检查都明确,同时我们要注意一些报警症状,比如长时间持续的腹痛腹泻、脓血便体重减轻,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就需要检查检查了。还有一些肿瘤确实是年轻人多发的,比如血液系统的肿瘤,出现出血不止、发烧不断也要特别注意。但在消化内科方面,年轻患者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反而导致情绪不好,导致疾病加重。

 

三,吃几天药就想好

有这么几个病是消化内科很常见的,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有一个特点,都是由于一些慢性的因素导致的,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肌肉功能不良、长期酸负荷重等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治疗这个问题也就不是十天八天能解决的,消化系统还不乐意呢,这些致病因素折磨我这么久,你想吃两天药就好了?天下没有这种买卖。那在服药疗程上有什么要求呢?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2周以上,服药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复发;胃溃疡4-6周、十二指肠溃疡6-8周,如果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还要更长;胃食管反流病8周以上,症状明显者还需长时间维持治疗;比如一半剂量维持;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时间就更长了,因人而异,一般都在几个月以上。同时强调,以上说的服药时间,都是连续服药,断断续续是没有效果的。

 

四,网上说我这是##病

亲爱的患者,你们知道么?去找医生看病,最好不要说这句话,跟不要时不时挂在嘴边,如果要是相信搜索引擎的结果,还找医生干嘛呢?网上查疾病症状最大的问题就是片面,医学是最复杂的科学之一,至今为止我们搞清的人体的问题可以说是冰山一角。一个疾病对应着多种症状,一个症状又对应着多种疾病,你输入便血,它就告诉你直肠癌,你输入胸痛,它就告诉你心绞痛,它才不管你的性别、年龄、伴随症状、发病时间等等问题。患者不懂,搜索引擎更不懂,所以说千万不要本来没病,被网上搜索吓出了病,那就得不偿失了。有了身体不舒服,及时寻求医生帮助,不方便看医生,京东医生平台也是大家好的选择。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健康!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文章 胃肠镜真有那么恐怖么?一篇文章全解胃肠镜检查!

在消化内科就诊,少不了胃肠镜检查,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像有长时间腹痛、嗳气、腹泻、黑便、粘液脓血便等症状,经常医生开出的第一个检查就是胃肠镜。很多患者经常问我:医生,胃肠镜太痛苦了,咱们就不能做些别的检查么?您还别说,想要尽量准确的明确病因,明确胃肠道内的具体情况,就得胃肠镜检查最一步到位。 一方面是胃肠镜检查通过带有高清摄像头的镜子,可以从屏幕上清晰的看到从口腔一直到十二指肠的上消化道和从肛门到回盲部,就是整个大肠及以下部分,有没有炎症、糜烂、溃疡、出血、憩室、肿瘤等等,看的清清楚楚;另一方面,胃肠镜还可以镜下取病理,对于镜下看到的占位性病变,就是我们说的长了个东西,我们可以直接夹取一小块儿,去做个病理检查,看看长出的这个东西究竟是息肉啊,还是肿瘤?看看溃疡是普通的炎性溃疡,还是恶性溃疡。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很多时候胃肠镜可以直接治疗,比如肠镜发现一个小的结肠息肉,这个时候就直接用镜子末端的一个会发热的小金属套,将息肉夹取下来,达到了诊断同时治疗的目的,对患者身体还没有任何创伤,恢复非常快。 胃肠镜检查对于许多患者都如此必要,那么我们都要承担恶心、胀痛的痛苦么?当然不必!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大部分医院都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很多患者也乐于接受。在检查之前,先给予患者一定程度的基础麻醉,使患者迅速入睡,检查之后马上即可苏醒,过程中没有任何痛苦。这种基础麻醉对于绝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副作用,几小时就从身体中完全代谢排出了,患者无需担心,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镜检查时的痛苦。 那么胃肠镜检查之前做什么准备事项呢?胃镜前需禁食八小时以上。上午检查者不吃当天的早餐,下午检查者不吃当天的午餐,同时早餐也要少吃。肠镜检查前一天午餐、晚餐吃少渣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不能吃蔬菜、水果等多渣的食物和奶制品,检查当天早晨禁食,在内镜检查前 4~6 小时,服用聚乙二醇 2~3 L,2 小时内服完,如果下午检查,中午仍需禁食。 那是不是做了胃肠镜,报告无异常,我们就进了保险箱,绝对没问题了呢?很遗憾,胃肠镜也是检查,任何检查都可能有遗漏,有误差。有时候一些早癌,镜下表现也很不明显,可能仅仅是微微发红,很难辨认。使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更高级的内镜技术可以提高分辨率,这还和操作医生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内镜结果正常,但症状治疗无效,或者加重,建议复查内镜,或者上级医院检查。 有的患者说我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可能就是普通胃炎,我就做个彩超就可以了吧?您还别说,对于胃肠道来讲,彩超检查还真的爱莫能助。超声主要用于实质性脏器的检查,什么是实质性脏器呢?就是密密实实一大块的器官,比如肝脏,脾脏、肾脏,我们都吃过羊腰子,结结实实一块,中间基本没有什么空的地方。而胃肠道就不一样了,它是像一个袋子一样,是空腔器官,我们都爱吃的猪大肠,那就是一个长管状的袋子,里面装的,咳咳……这种就不适合彩超检查,超声波会受到气体干扰,效果不好。对于有内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什么可以替代呢?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消化道造影,对于溃疡,肿瘤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胃肠镜检查对于有胃肠炎、溃疡、肿瘤、肝硬化患者十分必要,同时对于 45 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患者,建议定期内镜检查。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看到体检报告上的箭头先别紧张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了,体检也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很多朋友都养成了关注自身健康的良好习惯。体检过的朋友都知道,体检结果后面一般会附有一些结果的解释,对于超出参考值项目比较多的朋友而言,这里会有特别多的“温馨提示”,很多朋友本来就是常规体检,没想到检出这么多问题,吓坏了。此时不要慌,在这些指标里,有的有意义,但是也有一些指标虽然升高了,但并没有提示里面说的那么严重,今天我就消化科常见出现在体检报告里的“异常”做一下解读 1、谷氨酸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移酶 这两项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肝病患者来讲,这两个指标往往会异常升高,这是因为肝细胞坏死破裂,释放了在其中的酶进入血液,导致指标升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这两个转氨酶升高的不仅仅有肝病,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如果在体检前进食油腻食物较多,饮酒,剧烈运动,没有休息好等等,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这种升高一般在正常高值的1倍以内,比如参考值0-40,那一般这种生理情况的升高不会超过80,超过了就要考虑病理方面的问题了。 2、 白蛋白 白蛋白一般是不应该出现降低,降低往往表示有肝脏方面存在病理状态,而轻度升高一般不用太担心,可能和营养过剩、空腹检查饮水少有一定关系。 3、 血清尿酸 很多朋友去体检都会发现这项指标升高,其实尿素的升高往往是一过性的,和高蛋白饮食、饮酒、过度疲劳都有一定关系。对于无症状,但体检前有以上问题的朋友,看到尿酸升高可以不用特别紧张。 4、 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的类型有很多,CA-199/125/724、AFP、CEA等等。不同的肿瘤标记物反映不同的肿瘤的情况,还有的肿瘤标记物对应着好几种肿瘤。在临床上,肿瘤标记物更多的被医生用在术后,或者放化疗之后的效果评估和复发监测上,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大部分肿瘤标记物敏感性不强,特异性也不高,也就是说,不是只有肿瘤才会导致肿瘤标记物升高,炎症等一些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肿瘤标记物的升高。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判断呢?主要看升高的程度,一般几倍以内不能反映什么问题,而高出参考值几十倍上百倍那就要特别小心了。这方面如果您不太放心,那就去找医生确认一下。 以上说的可以不用太紧张的指标异常,大家在参考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超出参考值的程度不高,一两倍以内;二是体检者平时无任何症状体征。这样我们看到体检结果后面的那些解读就不需要特别担心,当然如果您对体检结果有任何疑问,或者体检结果出现明显的升高,还是应该及早就诊。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你是如何变硬的?一文全解肝硬化

记得读大学时候,我和小伙伴儿在医大外面吃饭,点了一道爆炒肝尖,菜端上来就觉得不对劲儿,那肝黑乎乎的,夹一块儿尝尝,好硬!简直咬不动。把老板叫来,问问他这肝尖为什么这么硬,老板开玩笑的说:“我这饭店开在你们学校旁边,这肝可能受到影响,有点儿硬化了”。哇,我们当场石化。这肝硬化就是肝脏硬了么?它为什么会硬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肝硬化那些事儿。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病理变化,不会有肝脏是好好的,自己就硬了的,它变硬都是冤有头、债有主的。 我国最常见的肝硬化病因是慢性肝炎,之外还有长期酗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还有胆汁淤积、自身免疫等少数其他原因。 长期的慢性乙肝、丙肝没有得到治疗,病毒始终处在高度复制的状态,或者长期酒精分解产物对肝细胞的损害,身体看不下去,“你不治疗,我自己对付它”,于是免疫系统就对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发动攻击,结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久而久之对肝细胞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呢,身体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攻击的同时,进行修复,但是破坏容易重建难,在修复肝细胞的过程中,就没能按照原来肝脏的细胞形态进行修复,包工头偷工减料,很多本应该是由肝细胞来修复的位置,都是用没有功能的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去修复,这些细胞同时还能合成纤维,使肝脏纤维化,从大体触觉上肝脏就硬了,由一个鲜嫩多汁的“小鲜肉”,变成了黑乎乎的“老油条”,从大体触觉上,健康的肝脏像我们的嘴唇一样柔软,而肝硬化的肝脏,由鼻头一样的触感一直发展到像脑门儿一样梆梆硬。同时纤维打乱了肝脏原来的结构,把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小血管、小胆管秩序打乱,使它们的功能丧失,天长日久,肝脏功能越来越差,它担任的合成功能、解毒功能、分泌功能都日渐丧失,我们人体也就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 肝硬化代偿期主要是右上腹不适、厌油、食欲不振等症状,没有什么特异性,我们的肝脏也能发挥它强大的代偿能力,积极的去动员剩下健康的肝细胞更加努力工作,我们日常的生活一般不受到什么影响,这让很多人不注意,往往在这个时候,疾病慢慢侵袭着我们的身体,其实这段时间也是肝硬化最后的治疗时刻,如果还没有抓住机会,而是继续透支身体,那么很快,肝硬化就迎来失代偿期。 失代偿期症状就复杂了,患者也不能不当回事儿了,因为这个时候,肝细胞想给你加班已经力不从心了。此时剩下能干活的肝细胞已经不多,这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还得承受更重的工作。 首先会出现的就是明显的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伴有腹胀和腹水。这个腹水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我们血管里的白蛋白是维持渗透压的重要因素,它们完全是由肝脏合成的,现在合成不了原来那么多了,同时门静脉压力升高,那血管里的水就会渗透到组织间隙,大多积聚在腹腔,肚子圆滚滚的,有的患者腹腔里可以有10多升腹水,每天带着20斤水,您说有多难受。 肝脏还起着合成凝血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不足将会导致容易出血,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更加危险。肝脏还起着灭活激素的作用,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身体里的激素发挥作用之后要被肝脏灭掉,要不然越来越多,肝硬化时雌激素灭活作用下降,会出现男性乳房发育、上胸背部出现蜘蛛痣等症状。 肝硬化的时候由于肝脏内部小血管被破坏,造成肝内血管压力升高,这就导致进入肝内的门静脉压力升高,医学上称之为“门脉高压”。门静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血管,它连接着消化道的静脉血管,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全部通过门静脉到肝脏处理。门静脉压力升高了,相当于路堵了,这压力就得找地方释放,往哪里释放呢?门静脉和食管下静脉丛、脐周静脉丛、痣静脉都有很多交通分支,也就是有很多小路,平时门静脉血流是不需要走小路的,但是现在大路堵了,不得不走小路,大量门静脉的血液就来到了这些分支静脉丛,导致这些平时从来不开放的血管开放,门静脉血流量很大,它们装不下怎么办呢?静脉曲张,这些血管就都变粗,其中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之后就暴露在食管粘膜下。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暴露在粘膜下的压力很高的血管在我们进食粗纤维食物、过大、过烫、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时,很容易破裂出血,同时前面说了,凝血功能也不好,那将直接导致上消化道的大出血,数百至上千毫升血液将直接从消化道涌出,很多患者因此休克甚至死亡。 前面说到的是肝硬化的常见主要症状,其实还有很多,像脾脏增大、明显的黄疸、晚期肝性脑病等等。总体来讲,一旦肝硬化进入到失代偿期,那么患者的生命质量将直线下降。还有很多肝硬化患者都将转为肝细胞癌,乙肝--肝硬化--肝癌,这是我国很常见的疾病发展情况。 那肝硬化怎么治疗呢?前期我们可以尽可能延缓它的发展,主要是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抗纤维化药物,同时保肝治疗,饮食上绝对禁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注意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到了失代偿期,很可惜,只能是对症治疗,有腹水了就放放水、补充白蛋白,凝血功能不好了,就补充些凝血因子,门脉压力高了可以做门体分流介入手术,但这些都是姑息治疗方法,延长患者生命,并不能治愈肝硬化。目前的医学科学水平,唯一的治愈手段是肝移植,在这个方面,很多医院都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如果有合适肝源,同时患者年龄不大,身体可以接受大手术,那可以选择肝脏移植,可以明显延长患者寿命。 其实我们最好不要等到肝硬化了才想起关照我们的身体,很多时候,我在临床上看到肝硬化的患者才30多岁,但是母婴传播的乙肝已经30年了,非常可惜。平时做个体检,几十元查个乙肝五项、查个肝功能,这些都能将肝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般乙肝十年以上才会转为肝硬化,在这期间,任何一次体检发现了活动性肝炎,我们都可以通过积极抗病毒控制肝炎,并治愈,不至于发展到今天文章主角的地步。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要得胃癌么?一篇全解幽门螺杆菌

我们很多胃病患者去医院就诊,医生往往开一个检查单,叫C-14呼气试验,吹口气,就知道胃里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或者我们做完胃镜可以看到报告上写着Hp阴性或者阳性。很多患者一看到幽门螺杆菌,搞不清是什么,就去网上查,结果网上告诉他,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癌,好家伙,生无可恋了,二三十岁就要说拜拜了,如临大敌,赶紧咨询医生。事实是这样的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要得胃癌么?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呢?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要知道胃内Ph值达到1.5,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幽门螺杆菌仍然能够生存,说明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幽门螺杆菌不容易彻底清除。 那在酸度非常高的胃内,幽门螺杆菌是如何生存并致病的呢?幽门螺杆菌本身会产生尿素,这是一种碱性物质,中和胃酸,使幽门螺杆菌周围形成中性环境,得以生存。同时幽门螺杆菌产生毒素,再加上尿素对胃黏膜的作用,造成粘膜损伤。 那么幽门螺杆菌和胃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炎,这些胃部疾病久治不愈也可以发展为胃癌。一看到癌,患者又害怕了,我这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幽门螺杆菌通过种种不可描述的复杂因素导致黏膜受损,再加上胃酸、饮食不适、休息不好、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慢性胃炎,这时患者表现出上腹部不适、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也会表现为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关系更为紧密。这时我要划重点了,无论是胃炎也好,还是溃疡也好,他们的病因都不仅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而是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所以不要一吹出了幽门螺杆菌就如临大敌。胃癌就是一个道理了,任何肿瘤的病因往大了说都是基因原因和外部环境共同引起,这其中的致病机理非常复杂,而且也非一日之功,不是一个小小的幽门螺杆菌就有这么大功力的,只是说幽门螺杆菌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当然我这也不是为幽门螺杆菌洗白,幽门螺杆菌毕竟和很多胃病直接相关,在有消化道相关症状的情况下,同时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还是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只有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很多消化道症状才能得到根治。  一般我们有了上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腹痛、恶心、不想吃饭、吃一点儿就饱等等,在吃了一段时间药无效的情况下,建议患者做个呼气试验,阳性者可以做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一般可以使用抗幽门螺杆菌四联药物(抗酸药+铋剂+两种抗生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复发,一般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吃的时间越长,复发机率越小,所以患者要按照医嘱服用,不要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同时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腌制食物,吃饭八分饱;注意生活规律,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很多人经常熬夜,其实越是压力大,我们越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最后要注意避免情绪的波动,经常的焦虑或者抑郁状态对整个消化道都有负面影响,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注意这一点。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肠镜都正常就是没病么?一文全解肠易激综合征!

  很多患者前来就诊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检查做了个遍,都正常,可我就是肚子不舒服!”有的朋友说:“心理作用,都检查正常了,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大家还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我们人体很神奇,有的时候确实相关检查都做了,就是没有发现问题,但总是这里那里的不适,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都归咎于心理作用,是有这么一类疾病,叫做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疾病是相对于器质性疾病而言的,器质性疾病就是指有炎症、肿瘤等可见的器质性变化,这些疾病往往诊断、治疗都比较明确。而功能性疾病呢?就是前面患者说的检查都正常,就是不舒服,比较常见的像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顾名思义,就是肠道容易激动,它一激动,就蠕动,蠕动增强了,就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同时还分泌粘液;有的时候呢,它乱蠕动,导致整体动力不足,引起腹胀、便秘,如果这些情况持续或间歇发作3-6个月,同时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又排除了其他系统的原因,就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了。那肠道在肚子里好好的它怎么就激动了呢?比如肠道感染之后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就是打了一仗之后忘了怎么过好日子了,看人就激动;比如精神方面作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焦虑抑郁都会导致肠道感同身受,它也激动;再比如内脏感觉神经异常,就是敏感了,平时打它一下没反应,现在碰一下就大跳。再加上饮食上的不注意,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都对肠道有刺激,还有生活规律上不注意也会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作。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分了三类,分别是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具体来讲就是有人经常拉肚子,大便不成形甚至更稀,一天都要几次大便,同时伴有左侧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不重,而且有一个典型的情况,就是一般不会夜间疼醒,每天发作或者间歇发作;有的人恰恰相反,几天才上一次大便,而且费力,同时伴有腹胀,肠胀气;有的人就更倒霉了,两者都有,这两天腹泻,过两天就便秘,想想确实比较痛苦。   那患肠易激综合征要怎么办呢?一般对症治疗为主,腹泻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等止泻药、便秘的患者可以给予乳果糖等轻泻药和促进肠道蠕动药物,同时给予肠道益生菌调节功能。更重要的是注意饮食:避免敏感食物,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高纤维素食物(如麸糠)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加强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生活规律,每天该起起、该睡睡,不熬夜,同时对于有精神因素的患者注意心理疏导。注意好以上这些方面,一般肠易激综合征会得到明显好转。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肚脐贴,贴肚脐,究竟有没有用?

随着电视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和各种各样的网络上看到这样的药品广告:“贴肚脐,治痔疮,请用**牌肚脐贴”、“急性腹泻怎么办?**牌止泻贴,一贴就灵”。还有一部分厂家抓住女性爱美的心理,也打出肚脐贴减肥的旗号,宣扬自己的减肥产品,有的号称“一贴就瘦”。 便秘、痔疮、腹泻这些疾病都是常见病,虽说不严重,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患者,很多患者或者消费者都被这些琳琅满目的广告所打动,那么这些贴在肚脐上的治疗方法究竟有没有效果呢?今天刘医生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肚脐贴,贴肚脐,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肚脐的构造。肚脐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道伤疤,在胎儿时期是没有肚脐这个结构的,只有这个位置向外通过脐带连接胎盘,向内连接脐血管、脐尿管,母亲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进入胎儿体内。我们出生之后,护士姐姐把脐带剪断,新生儿腹壁外面的脐带残端脱落,腹壁里面的脐血管由于切断了母体的连接也失去的它的作用。这些失去作用的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就慢慢的腹膜化,有部分形成肝圆韧带,有部分形成肚脐周围和膀胱附近的腹膜,而肚脐那个位置本身则形成一个疤痕。 有的朋友这时可能有个疑问,肚脐这个洞会通向哪里呢?是不是能通向肝脏、通向膀胱或者通向腹腔呢?其实无论是所谓的韧带,还是腹膜,它们都是肚脐里面的事儿,简单概括就是肚脐的位置实际上是个死胡同,出生后腹壁表面就闭锁了,和外界并不相通。 我们还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就是老人经常说把肚子盖好,肚脐招风会肚子疼拉肚子。真的是这样么?其实这说法说对了一半,肚子受凉确实会导致肠道蠕动增强,引起肠痉挛或者腹泻,但这和肚脐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前面说了,肚脐不与内部相通,所以肚脐本身的问题并不会引起腹泻等症状,而是腹部着凉引起的,所以我们平时要保护好腹部,避免受凉。尤其注意的一点是平时不要用手抠肚脐,如果有肚脐发红肿胀,甚至流脓等皮肤感染的情况,可以用颠覆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平时注意保持肚脐清洁,定时清洁。 那前面说的肚脐贴究竟有没有疗效呢?先抛出结论,有不少贴肚脐的药物是效果的,而且效果还不错。这时一定有朋友疑惑了:“医生你前面刚刚说了肚脐是个死胡同,药品怎么能进入身体起效呢?”这就给大家解释解释。我们药物的吸收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口服方式就是通过肠道吸收,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就是通过舌下的静脉血管吸收,这种方式起效很快。而肚脐贴其实就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一种方式,其实和我们外用贴膏药的吸收方式差不多,是经过肚脐附近的皮肤吸收,药物经皮吸收入皮下的毛细血管网,到达作用部位产生疗效;透皮吸收这种吸收方式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减少了胃肠道因素的影响,维持恒定有效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延长作用时间,使大多数病人易于接受。同时肚脐贴使用也很方便,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撤销用药。所以我们说肚脐贴治疗腹泻和痔疮是有科学性的,但在减肥方面,我对于药物还是持否定态度,大多数所谓的减肥药的成分都含有泻药或者增强代谢的药物成分,所以不太建议使用。 那肚脐贴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首先就是要注意脐周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如果有皮损,那就不要贴了,否则容易造成感染;其次肚脐贴应该按照不同的使用方法注意更换,避免遗忘;最后就是如果肚脐贴的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加用或者更换其他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很多朋友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一个关键因素。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大于50%,胃病患者中感染率更高。幽门螺杆菌在治疗方面,用药量大,一般选用国际标准的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会升高,但是在儿童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感染,据统计表明,自然人群中,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幽门螺杆菌的总感染率为29%。 儿童不仅仅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中的宝贝,那如果儿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普通的四联疗法对于儿童来讲是不是剂量过大呢?还有,我们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呢?今天刘医生来给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一个很常用的方法,是碳13呼气实验,对于儿童来讲,做这个检查是有一定指征的。一般来讲,儿童患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难治性贫血,或者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发生,有这些情况者,才建议儿童去做碳13呼气试验,否则没有必要对儿童进行碳13呼气试验的普查,也没有必要,因为家长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就带孩子去检查。 治疗方面,依旧是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同时服用,但是剂量有所调整,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进行换算,具体服药方法,需要咨询医生。 对于家长而言,更重要的是注意,预防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家庭中有家长,发现幽门螺杆菌,那么应该对家庭中的成人,进行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检查,对检查结果呈阳性者,应该集体治疗,从而切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方面,主要是注意分餐,给儿童使用单独的碗筷,夹菜时应使用公筷,不混用,同时定期对碗筷进行消毒。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家长应尽量避免与儿童进行过分亲密的接触。洗漱用具,也应定期消毒,牙刷毛巾等,应尽量远离马桶。 远离幽门螺杆菌,远离胃病。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5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一文说清孕期便秘

怀孕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孕期是身体最特殊的时期,从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表现出与,非怀孕期不同的特点。在怀孕期间,便秘是很多准妈妈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由于怀孕期间,特别是孕中晚期,腹压增加,饮食上一般处于高能量饮食状态,同时,很多孕妇由于身体比较重,所以导致缺乏运动,种种原因,都会引起便秘的出现,据临床数据统计,孕期妇女便秘的发病率较平常人群高出2.5到3倍。那出现便秘,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是要通过饮食的调控来增加肠道蠕动。平时饮食上适当增加粗粮比例,比如红薯,玉米,等等。同时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蔬菜饮食,各种筋比较多的绿色蔬菜,像芹菜菠菜等等。通过纤维素对结肠的刺激,促进肠道的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由于便秘的存在,排便费力,还容易诱发痔疮。有的孕妇表现为排便疼痛,有的表现为便血。我们可以去医院简单检查一下,明确诊断是痔疮之后,我们不需要过度担心,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避免久坐,适当活动,症状即可有所好转,痔疮膏属孕妇忌用,应当避免使用。 第二是少吃高糖高脂食物,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围产期应该大补营养,才能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能量需要,其实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增加营养。一般只要不是营养不良,孕妇和孩子的能量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机体是十分聪明的,在怀孕期间,他会更好的动员机体的能量使用,使能量更好的分配并且高效利用。对于孕妇来讲,适当的增加高蛋白饮食是比较有必要的,像深海鱼类,虾类,等等。尽量减少脂肪,高糖类饮食的摄入,否则容易导致热量过剩,体重增加过快,同时也容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第三,要注意适当活动。孕前中期,趁身体还没有过重,应该适当增加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代谢,为分娩做好体力准备。孕晚期也应该适当活动,主要是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锻炼增强了盆底肌的功能,也利于顺产。 第四,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由于工作学习等等原因,很多时候我们有了便意,但是顾不上去大便,时间过去了,又没有便意了,久而久之,形成便秘。所以我们每天要养成固定的不受其他事情打扰的排便时间,使排便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利于减少便秘的发生。 第五,如果便秘严重,可以诉诸药物治疗。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很多,但是我们要避免使用刺激性泻药,比如芦荟,麻仁,番泻叶等等,这些药物吃多了,会形成明显的依赖性,不吃药更难以大便。药物方面建议选择,乳果糖口服液,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两种属于渗透性泻药,没有依赖性。也可临时使用开塞露。 祝每位准妈妈都能不便秘,顺利度过怀孕期。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5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以为吸烟只伤肺?其实对胃更饱受其害!

随着近几年我国控烟措施施行的不断深入,喜见公共场所吸烟的烟民是越来越少了,广大民众也越来越认识到吸烟对于身体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吸烟对肺不好,对支气管不好,吸烟会导致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病,甚至肺癌也和吸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知识应该早已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大家不知道的——吸烟和胃病的关系,恐怕对这个问题有了解的朋友就不太多了。 胃病中的几员大将,也是平时最常见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甚至胃癌,都和吸烟有着明确的致病关系。概括来讲,尼古丁和有害烟雾对于消化道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血管收缩,局部循环障碍;刺激神经,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作为公认的致癌物质直接影响细胞遗传物质和功能。下面将几种胃部常见疾病受吸烟的影响给大家简单讲讲。 1、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表明,烟雾中的尼古丁对于食管下括约肌有着比较明显的松弛作用,通过24小时食管下端Ph监测,吸烟患者比不吸烟患者反流率增高1.5倍,每次反流时间延长10s。我们都知道,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就容易引起胃内容物的反流,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很多患者吃药怎么也不能痊愈,这种情况当他们戒烟之后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胃溃疡和慢性胃炎:尼古丁和有害烟雾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和表面的粘液层有着明确的损伤作用,尼古丁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局部微循环下降,细胞缺氧坏死,尼古丁还会刺激胃迷走神经,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 使碱性的胆汁易于返流胃部。给同是慢性胃炎或溃疡病的患者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 非吸烟组的治愈率为90%, 吸烟组的仅为63%。同时也容易引起复发。对上述两组患者停药一年后作比较, 非吸烟组的复发率为53%, 吸烟组为84%。所以在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国际治疗指南中都提到戒烟的问题,各位患者要重视这个问题。 3、胃癌:众所周知,长期的溃疡和萎缩性胃炎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吸烟对于胃癌的促进作用体现在这些癌前病变上,同时吸烟对于胃癌本身也有直接的作用。据研究表明,尼古丁对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有促进作用,吸烟可作为一种激化因子,使胃粘膜上皮细胞基因发生突变,进而演变为胃癌。50岁以上男性吸烟者,尤其大量或超大量吸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吸烟者可以使胃癌发生的年龄提前,不吸烟者可延缓胃癌的发生。 通过以上明确的实验证实,吸烟对于消化道疾病有着明确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建议您最好能够戒烟,特别是许多慢性疾病久治不愈的患者,当您戒烟之后,也许就会看到自己有了个不同以往的消化道。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们的胃会不会被撑大或者饿小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疑问,就是如果我们每顿饭都吃撑,我们的胃会不会被撑大呢?还有很多经常不吃早饭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我的胃会不会被饿的萎缩了? 提这个问题的朋友,可能在你们眼里,我们的胃像是一个劣质气球,总往大了吹就越来越松,搞不好哪一天吃的特别多了还会撑破;要是总是不去吹它,橡胶会老化,胃也会萎缩。其实我们的胃才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下面给大家讲讲胃的结构,大家可能一下就清楚了。 我们的胃是一个肌性器官,意思就是它是由肌肉构成的一个房子,而且是好几层肌肉,横着围一圈,竖着围一圈,斜着围一圈,胃壁最内层是各种胃腺体细胞,起着分泌胃酸、蛋白酶原,还有许多胃肠激素的功能。胃壁里的几层平滑肌之间存在肌间神经丛,平时周期性的发放电冲动,维持胃壁的收缩,使胃在平时就处于一种轻度收缩的状态,维持着胃在平时的形态。胃在完全空虚时略呈管状,容量约为50mL,在高度充盈时呈球囊状,容量可达2L。我们看图片,胃这么大,从上到下分幽门部、胃窦部、胃体部、贲门部、胃底部,但其实我们进食的时候,即使吃的再多食物,大多也只是局限在胃窦部和胃体下部,其他部分是没有食物的,主要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当我们进食的时候,胃会出现容受性舒张,就是胃的容积变大,为容纳食物做好准备,同时胃内腺体分泌增加,排空延迟,蠕动增强,为的就是让食物在胃内充分和胃液混合,将食物形成食糜,一定程度上消化蛋白质,为下一步在肠道的吸收做好准备。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而含蛋白质和脂肪多的食物停留较长,混合食物一般胃排空时间为4小时~5小时。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三餐的间隔。当食物排空后,胃又恢复了原来的形态,胃壁内的肌间神经从不断的发放基础性的电冲动,维持胃处于一个轻微收缩的状态,所以不管是经常吃撑或者饥饿,都不存在胃撑大或者萎缩的问题,因为胃的形态根据有没有食物,有多少食物,本来就是不同的,我们的胃具有非常良好的适应能力。 所以不管是经常吃撑或者饥饿,胃既不会被撑坏,也不会饿到萎缩。而相对胃本身的形态,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胃黏膜的问题。长期吃撑或者长期饥饿对于胃黏膜和胃的功能是有明确的影响的。我们的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一个主要刺激是食物,长期饥饿的时候,缺乏食物刺激,导致胃酸分泌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同时粘膜腺体由于失用,可能出现萎缩的情况,注意这是粘膜腺体的萎缩,而不是胃本身的萎缩。同时长期饥饿时候,由于缺乏食物刺激,胆汁长期滞留胆囊不排出,造成水分吸收增多,时间长了容易引发胆结石。而长期吃撑的时候,会明显影响胃的排空功能,导致腹胀,长此以往,导致慢性胃炎,引起消化功能下降。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吃撑或者长期饥饿,保持三餐规律,你对胃好,胃才对你好。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6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患者去年胃镜检查结果丢失,自述有上腹痛、反酸烧心及黑便症状。考虑十二指肠溃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患者男性47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46

医生建议:建议:考虑患者年龄和症状,建议复查胃镜确认病情。目前可先对症治疗,吃耐信、瑞巴派特、莫沙必利等药物,吃两周左右。药物需饭前半小时吃。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注意:若吃日本进口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效果良好,可以继续服用并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需咨询医生意见。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查看详情

上腹痛、恶心,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症状未缓解,病因不明。患者女性47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47

医生建议: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的常见原因,建议先对症治疗,包括使用雷贝拉唑、瑞巴派特和莫沙必利等药物,四个月后再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生活上注意饮食、作息规律,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情绪。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查看详情

胃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烂,疼痛难忍,想了解治疗方法及口腔癌风险。患者男性55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38

医生建议:病情判断:胃恶性肿瘤2期,化疗有效,建议手术。用药:康复新液等保护黏膜。生活建议: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