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吴立共

当怀孕遭遇X射线

当怀孕遭遇X射线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遇到。作为放射科医生,经常会被问到X射线与怀孕的选择,甚至有朋友不远千里打来长途电话专门询问,内容无非是:前段时间拍了片子,现在发现怀孕了怎么办啊?
 
 
的确,不管是精心备孕还是意外收获,每个妈妈都希望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宝宝,对的时间无非是胚胎种下的时候无污染无危害无药物无射线等等。话说回来,即便是无污染无危害无药物无射线,宝宝也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那种完美无缺的天使。我的表弟,在当时的农村没有进行任何产前检查,出生后同时合并脊膜膨出和马蹄内翻足两种先天畸形,后来6个月和6岁的时候分别作了两次校正手术,如今地地道道的长成了180cm大小伙子,娶了漂亮的太太,生了可爱的女儿。我一直在想,如果是现在,没准会被引产丢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和无奈,人类为什么不能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呢?
 
 
通常情况下,若是怀孕之前不久拍了X线片子,然后你去咨询医生,哪怕是顶尖级的教授专家也不会告诉你到底“留”还是“流”,这是一个全或无的概率问题。如果还是纠结这个宝宝是不是被X射线害了会导致畸形的话,那么我来给你洗洗脑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脑、电视以及出行乘坐的飞机都是有辐射的,你总不至于因为怀孕就与这些东西完全隔绝吧?我曾遇见一位医生,路过医院的放射科门口时恨不得绕着走,你叫我们这些整天呆在放射科的情何以堪啊!所以千万不要悔恨也许微乎其微的一次拍片,更不要无知而盲目地去主动流产,千万千万!
 
 
X射线分为无害剂量、治疗剂量、损害剂量和致死剂量。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美国妇产学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临床指导,绝大多数诊断性的X线检查通常是不会造成胎儿伤害的,比如一次四肢或胸部X线摄片,一次非腹盆腔部位的CT检查。一般来讲,胎儿接受X射线的最大极限剂量是5000 毫rad,而孕妇单次胸部X线摄片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为0.02-0.07毫rad,单次腹部和盆腔X线摄片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约100毫rad,孕妇一次乳腺钼靶摄片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为7-20毫rad。孕妇单次头、胸、四肢等CT检查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一般小于1 rad,腹部盆腔及腰骶椎CT检查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约3.5 rad。
 
 
在怀孕早期(8-25周),远远超出诊断范围高于5000毫rad剂量的X射线会造成不良妊娠,引起流产或导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甚至恶性肿瘤。老实说,即便没有接受X射线,胎儿也会发生一定概率的畸形。当孕妈妈由于疾病需要进行接触X线时,比如常规的口腔拍片、头胸部四肢及乳腺的X线摄片,以及非腹盆腔部位的CT检查,诊断性的X射线剂量还是安全的,完全不必担心肚子里的宝宝是不是受到损伤。某些情况下如果孕妇必须进行腹部和盆腔的X线或CT检查,可以和医生进行沟通,权衡利弊,当然没有电离辐射的磁共振检查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毕竟孕妇的健康和生命是首要的。
 
 
在妇产专科医院,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就医时常常被要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即通过扩张阴道,经宫颈口注入碘对比剂,在X线透视下摄片,以显示子宫有无畸形以及输卵管是否通畅等。由于HSG检查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结束排卵期之前,所以检查当月的卵子是经受了X射线的考验的,因此医生不建议当月同房。以前曾经遇见HSG之后饥不可待的夫妇,当月同房后真的怀孕了,后来超声证实是没有胚芽和胎心的胚胎,于是不得不做了人流清宫手术……但是在HSG次月,完全可以放开胆子去造人的,怀孕了别忘了跟我报个喜!
 
 
我们老一代的放射科医生,在旧社会环境很差的防护条件下,接受的放射线剂量远远比现在要多得多,然而寿命并不比常人短,不信你看:李果珍(100岁,健在),朱大成(98岁,健在),郭庆林(96岁)…..所以,X射线是被冤枉的,每一个天使都有出生的权利!上帝放开手,让天使来到你的身边,请你给他/她一次这一生与你相伴的缘分!
 
作者:张海霞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当怀孕遭遇X射线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遇到。作为放射科医生,经常会被问到X射线与怀孕的选择,甚至有朋友不远千里打来长途电话专门询问,内容无非是:前段时间拍了片子,现在发现怀孕了怎么办啊? 的确,不管是精心备孕还是意外收获,每个妈妈都希望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宝宝,对的时间无非是胚胎种下的时候无污染无危害无药物无射线等等。话说回来,即便是无污染无危害无药物无射线,宝宝也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那种完美无缺的天使。我的表弟,在当时的农村没有进行任何产前检查,出生后同时合并脊膜膨出和马蹄内翻足两种先天畸形,后来6个月和6岁的时候分别作了两次校正手术,如今地地道道的长成了180cm大小伙子,娶了漂亮的太太,生了可爱的女儿。我一直在想,如果是现在,没准会被引产丢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和无奈,人类为什么不能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呢? 通常情况下,若是怀孕之前不久拍了X线片子,然后你去咨询医生,哪怕是顶尖级的教授专家也不会告诉你到底“留”还是“流”,这是一个全或无的概率问题。如果还是纠结这个宝宝是不是被X射线害了会导致畸形的话,那么我来给你洗洗脑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脑、电视以及出行乘坐的飞机都是有辐射的,你总不至于因为怀孕就与这些东西完全隔绝吧?我曾遇见一位医生,路过医院的放射科门口时恨不得绕着走,你叫我们这些整天呆在放射科的情何以堪啊!所以千万不要悔恨也许微乎其微的一次拍片,更不要无知而盲目地去主动流产,千万千万! X射线分为无害剂量、治疗剂量、损害剂量和致死剂量。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美国妇产学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临床指导,绝大多数诊断性的X线检查通常是不会造成胎儿伤害的,比如一次四肢或胸部X线摄片,一次非腹盆腔部位的CT检查。一般来讲,胎儿接受X射线的最大极限剂量是5000 毫rad,而孕妇单次胸部X线摄片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为0.02-0.07毫rad,单次腹部和盆腔X线摄片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约100毫rad,孕妇一次乳腺钼靶摄片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为7-20毫rad。孕妇单次头、胸、四肢等CT检查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一般小于1 rad,腹部盆腔及腰骶椎CT检查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约3.5 rad。 在怀孕早期(8-25周),远远超出诊断范围高于5000毫rad剂量的X射线会造成不良妊娠,引起流产或导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甚至恶性肿瘤。老实说,即便没有接受X射线,胎儿也会发生一定概率的畸形。当孕妈妈由于疾病需要进行接触X线时,比如常规的口腔拍片、头胸部四肢及乳腺的X线摄片,以及非腹盆腔部位的CT检查,诊断性的X射线剂量还是安全的,完全不必担心肚子里的宝宝是不是受到损伤。某些情况下如果孕妇必须进行腹部和盆腔的X线或CT检查,可以和医生进行沟通,权衡利弊,当然没有电离辐射的磁共振检查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毕竟孕妇的健康和生命是首要的。 在妇产专科医院,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就医时常常被要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即通过扩张阴道,经宫颈口注入碘对比剂,在X线透视下摄片,以显示子宫有无畸形以及输卵管是否通畅等。由于HSG检查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结束排卵期之前,所以检查当月的卵子是经受了X射线的考验的,因此医生不建议当月同房。以前曾经遇见HSG之后饥不可待的夫妇,当月同房后真的怀孕了,后来超声证实是没有胚芽和胎心的胚胎,于是不得不做了人流清宫手术……但是在HSG次月,完全可以放开胆子去造人的,怀孕了别忘了跟我报个喜! 我们老一代的放射科医生,在旧社会环境很差的防护条件下,接受的放射线剂量远远比现在要多得多,然而寿命并不比常人短,不信你看:李果珍(100岁,健在),朱大成(98岁,健在),郭庆林(96岁)…..所以,X射线是被冤枉的,每一个天使都有出生的权利!上帝放开手,让天使来到你的身边,请你给他/她一次这一生与你相伴的缘分! 作者:张海霞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吴立共

主治医师

温州市中医院

14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做一次CT,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

去医院看病,做个 CT 检查,就跟去逛街买杯奶茶一样平常。但每次走去 CT 室的路上,大家心中总有一丝忐忑不安,就跟第一次去见对方家长一样。 如果是宝宝要照,爸妈心中就更加惶恐了..... CT 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CT 是啥? 把人切片仔细看 这么说吧,X 光片就是把人压扁了看,超声就像挑西瓜前敲一敲,核磁共振则是摇一摇再看。而 CT,厉害了,把人切成一片一片仔细看。 而且这个切片厚度 那么,CT 是怎么工作的? CT 成像过程非常复杂,说得太专业,怕你听不懂。简单粗暴来说就是,机器发出 X 线,穿透人体,到达处理器形成图像。 CT 有两种方式—— 普通平扫:只需要躺在 CT 机器上面,几秒钟就完成扫描; 增强扫描:在平扫 CT 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碘对比剂会随着血液循环,跑到全身的组织器官中去。 打了碘对比剂之后,就可以观察病变组织的情况,与周围正常的组织做对比,看是否有病变。 总而言之一句话,增强扫描看得更多更清楚。 对于第一次来看病的患者,医生不知道病情是什么样的,可能会先让做一个普通 CT 检查。 如果普通 CT 看到病变,并且能够明确诊断,那就不需要增强 CT 了。 但是,如果普通 CT 看得不是很清楚,或者不够肯定,那就需要做增强 CT。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增强扫描注射的碘对比剂,极少部分人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所以,请仔细阅读碘对比剂增强同意书,在增强前后多喝水,碘对比剂会随着尿尿排出去,一般 24 小时就会完全排空。 CT 有辐射吗? 不超量,不用慌! 既然机器发出的 X 线穿透了人体,那么会不会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呢? CT 的危害主要来源于 X 线产生的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可破坏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损伤细胞,从而损伤人体。 但是! 其实,不用做 CT,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存在辐射,就问你慌了没? 坐飞机 20 小时的剂量 0.1 mSv; 每天吸 20 支烟每年 0.5-2 mSv; 地铁安检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剂量每个人每年所接受到的天然背景(本底)辐射剂量为 2 mSV 左右。 根据国家发布的《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机智如小编,算术 666,直接帮你们换算成简单的表格,这样人体各部位做 CT 检查时,承受的辐射量,一算便知。 数据均采用成人平均值计算 我国放射防护标准中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剂量限值是 50 mSv; 五年内每年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 20 mSv。 也就是说,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就是安全的! 那么,做一次 CT,致癌的几率有多大? 从动物实验来看,除非暴露在长时间、大剂量的照射,否则,一般出现癌变、发生骨髓抑制的概率很低很低。 怎么解释居里夫人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呢? 那是因为她整天跟放射性物质打交道,长期、大量地接触放射性物质,相当于时时刻刻在照 CT。 所以,不要一说到辐射就慌得一比,就你做的那点 CT,掰指头算一算,都知道是安全的啦。 CT 用于哪些检查?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技术那么发达,既然 CT 多少都有辐射,为什么不干脆 KO 掉呢? 这还真办不到。 在医生指导下,做的 CT 辐射量在安全范围之内,且 CT 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头颅、肺部、四肢等部位检查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颌面部、颈部: 颌面部肿瘤、骨折、炎症等,如眼眶内病变、鼻窦癌、鼻咽癌、中耳乳突病变及甲状腺疾病、颈部肿块等; 头部: 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发育异常等,急性脑梗塞、脑出血及颅脑外伤诊断首选 CT 检查; 胸部: 肺、胸膜及纵隔的各种肿瘤、结核、炎症、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不张、气胸、骨折、食道异物及各种变异等; 腹、盆腔: 主要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腹膜后间隙,还有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肠梗阻部位及原因的显示,对胃癌、结肠癌及其对腔外结构的侵犯程度和远处转移灶的显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骨骼系统: 颅骨及脊柱细微骨折、椎间盘病变、椎管狭窄、骨肿瘤、骨结核及炎症等,并能对病变部位进行三维成像及多片面成像。 有没有办法减少辐射? 在 CT 时,你可以尽可能缩短接触时间—— 摘除金属物品 在进入 CT 室之前,医生会提示将金属物品摘除,有些女性甚至需要把内衣也脱掉,想啥呢?让你脱掉,只是因为在检查过程中,不要让金属物品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形成阴影,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而已; 事前做好检查准备 在进行胃 CT 检查时候,建议多喝水,让胃部充盈,提高检查效果; 配合医生缩短检查时间 CT 检查时,医生会提出一些要求,需要患者配合,比如提示需要吸气和憋气,一定要配合。 当然,CT 本质上还是一台 X 光机,在辐射防护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特殊需要,反复的不必要复查是不被允许的。 检查完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喝绿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胡萝卜、橘子、西红柿和苹果等,还有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具有抗辐射作用的食物,来降低辐射的影响。 孕妇 12 周之前最好不要做 CT,之后根据病情来定;小宝宝需要选择低剂量 CT 扫描;甲亢患者要谨慎选择增强 CT 扫描。

吴立共

主治医师

温州市中医院

14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我最近做了肝脏超声检查,想知道脾脏的情况是否正常,有点担心。患者男性43岁

就诊科室:放射科

总交流次数:50

医生建议:脾脏增厚可能是正常解剖变异,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建议您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均衡。如果有明显不适,及时就医,必要时可考虑进一步的CT检查,以排除潜在问题。

吴立共

主治医师

温州市中医院

查看详情

肺部散在结节,一个月前复查无变化,询问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是否需要消炎药,患者信息:无

就诊科室:放射科

总交流次数:11

医生建议:对于肺部散在结节,建议继续定期复查,目前无需用药。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环境卫生清洁情况,避免吸入有害物质。饮食上,保持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吴立共

主治医师

温州市中医院

查看详情

赵茹芬在沧州脑科医院预约了核磁共振检查,但因疫情原因未能如期进行,想了解是否可以等待疫情缓解后再进行检查,并询问了王富美大夫的信息。

就诊科室:放射科

总交流次数:27

医生建议:对于赵茹芬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已经提交了检查申请单,可以在疫情缓解后重新预约检查。其次,需要注意的是,重新预约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和治疗计划,建议尽早与医生沟通。同时,在等待检查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非常重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合理饮食,避免吸烟和饮酒。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按时服药。如果在等待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症状,应立即与医生联系,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或安排紧急检查。

吴立共

主治医师

温州市中医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