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出现第二波疫情,中国会不会也暴发?
近期,欧洲新冠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截至巴黎时间2020年11月22日23时,欧洲地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6084455例,相比22日8时新增194646例。欧洲平均每17秒就有一人死于新冠肺炎,目前多国已进入第二波疫情阶段。
不仅英国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增多,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及西班牙等欧洲其他国家,新冠确诊病例都在不断增加,疫情全面反弹。
暴发第二波疫情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1.欧洲多国放宽了疫情防控禁令及措施
目前温度并没有明显下降,但是欧洲却开始暴发第二波疫情,新增确诊病例不断飙升,跟欧洲过度、过早放宽疫情限制措施有关。
为了促进经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及立陶宛在欧洲区内推出首个“旅游气泡”,互相开放边境。匈牙利与斯洛文尼亚也随之效仿,意大利及德国也对欧盟国家民众开放,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在疫情并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过早放宽防控政策、放松旅游政策,使得不少欧洲旅客在旅游过程中,感染新冠病毒,将病毒带回自己所在国家,令疫情反弹,造成本国输入病例不断增加。
2. 欧洲很多年轻人喜欢聚会聚餐
欧洲多个国家曾在2020年初采取防疫限制,包括关闭了很多商店及娱乐场所。很多人趁疫情防控放宽限制措施后,开始旅游,甚至大肆聚会。尤其一些年轻人,喜欢聚会聚餐,到酒吧玩乐聚集,而且无视戴口罩的必要性,造成当地疫情爆发。
3. 欧洲各国疫情防控力度不一
欧洲各国人口流动频繁,但是不同国家在疫情防控上,措施不一。比如比利时国家严格要求戴口罩,而意大利、荷兰对口罩要求并不严格,甚至意大利还出现过民众拉横幅抗议戴口罩的情况。不同国家对疫情的防控力度不一致,而人员流动一直存在,很难保证彻底遏制疫情。
为什么说欧洲第二波疫情的病毒已经发生变异了?
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和西班牙巴伦西亚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新冠病毒的一种新变体,名为20A.EU1。20A.EU1是在2020年6月西班牙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暴发的两次临时工超级感染事件中发现的。2020年7月开始,随着欧洲国家间边境开放和疫情防控放松降级,20A.EU1变体已传播至欧洲多个国家,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另外,2020年6月开始,在丹麦的不同水貂养殖场发现了新冠病毒突变的情况,丹麦已发现了5种不同的貂类变异新冠病毒,即cluster1~cluster 5。研究发现,“cluster 1”变异影响不明显, “cluster 5”影响最大,已发现12名患者感染了这种“独特的”变异新冠病毒cluster 5。感染这种新病毒的人,病情并不严重,但他们全部对抗体敏感性降低,变异的这种新冠病毒不会受到抗体抑制,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即将上市的疫苗无法发挥作用。而“cluster 2”到“cluster 4”变异病毒会不会也像“cluster 5”一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出于对变异新冠病毒的恐惧,考虑到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产国之一,丹麦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个沉重的决定,下令捕杀该国所有水貂,数量高达1500万~1700万只,给丹麦水貂养殖业和丹麦国家经济造成创伤和打击。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1月7日表示,不仅是丹麦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也都在水貂养殖场发现了新冠病毒。至于其他国家新冠病毒突变情况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报道。
冬天马上来临,中国会不会暴发第二波疫情?
不少民众发出疑问,7月辽宁大连爆出新冠疫情、9月山东青岛出现疫情、10月爆出新疆喀什疫情,与此同时欧美第二轮疫情来势汹汹,我国会暴发第二次疫情吗?
张伯礼院士指出,我们国内疫情防控有力,像武汉这样大规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再出现,但个别地区小规模暴发及散点、多地发生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
我们已经掌握了应对疫情的很多经验,比如北京新发地疫情防控治疗;大连快速筛查;青岛一千多万人的新冠筛查五天就完成了,我们对于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和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钟南山院士也表示,从全球角度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开始,一些国家已再度强制封城。按照现在中国的防疫制度和强度,第二波疫情在中国暴发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我们国家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机制,但社会还是需要对此保持警惕,继续做好防控,因为最近已有几次零星的暴发,而且每两次的时间间隔都更小。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呢?
中国目前最主要的是警惕境外输入病例和进口国外冷冻食品带入的新冠病毒。而且随着冬季流感高发季节到来,我们将会面临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带来的双重挑战,我们大家要充分做好防护。
- 购买进口冷冻食品后,优先用75%的酒精消毒外包装,食物要彻底煮熟、煮沸以后再食用。
-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戴口罩,也是冬季预防新冠与流感共同感染的有效措施。
- 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少扎堆聚集。倡导公筷公勺。
- 尽量少去通风不好、人流量大的地方。如果必须去,一定要戴好口罩。
- 注意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 去医疗机构就诊、探视或陪护时,做好个人防护。
- 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更高级别的口罩,及时就近到当地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