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心理咨询案例:一起失恋引发了抑郁发作!

心理咨询案例:一起失恋引发了抑郁发作!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与烦恼,大多数人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能及时排除这种强烈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有人会因为失恋而引发抑郁发作。

 

案例简述

 

女,小花,17岁,高三,和男朋友是同班同学,受到学校和双方家长的棒打鸳鸯,不得不分手,后出现割腕行为,被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伴随焦虑

 

咨询次数:6 次

 

案例类别:青少年心理健康

 

运用的技术:精神分析,ACT疗法

 

咨询经过:

 

小花(化名)一直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乖乖女,从小学到高中上的也都是本地比较好的学校,在高二那年,小花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男生,象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满心欢喜。

 

 

两人经常偷偷约会,在班级里面眉目传情,还相互鼓励一起学习,一开始两个人的成绩都有所提升。感觉那一段时光非常美好!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两个人逐渐有了矛盾心情受到影响,尤其小花的成绩下降的比较快!就在即将升高三的时候,两人的恋情被学校发现了,学校如临大敌,立刻找双方家长谈话,找两个孩子谈话,闹得学校同学人尽皆知,小花在学校度日如年。

 

然而最让她伤心的不是校长的监视,而是母亲的一句:“你让我觉得很丢人!”,还有父亲的回避与愤怒。

 

小花一直是品学兼优是父母的骄傲,现在父母这么说让他非常的痛苦。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感觉到心内心很愧疚,很自责!

 

痛苦的小花趁着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割了腕,幸好被及时发现救了回来。慌了神的父母带小花去了脑科医院,被诊断为中度抑郁伴随较高水平的焦虑。医生给开了抗抑郁的药物。在服药的同时小花的父母通过朋友的推荐找到我给孩子做心理咨询。

 

在咨询室里,小花哭的很伤心,她告诉我那个男孩在他母亲的重压之下已经不敢跟她接触了,她感到绝望,就想问他一句:你究竟还喜不喜欢我?

 

怎么能就这样结束了呢?小花向我描述他们恋爱的经过,当她说到那个男孩的单纯美好时,眼睛里闪着光和泪花,我也为之感动和赞叹;当她说到总是她主动关心男孩,但在现在最艰难的时刻都收不到男孩的一句问候的时候,充满了伤心与绝望!

 

她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没有人会爱她,就像自己的父母,都忙于各自的事业,很少能够陪伴她,回应她。所以她恨父母,要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让他们痛苦!

 

慢慢地,当这些痛苦能够被言说的时候,哀伤在静静的流淌……我静静的陪伴她,认真的倾听小花的倾诉,并给以适当的回应!哭了很长时间小花终于慢慢的平静了!

 

然后引导小花看到父母的压力,学校的恐惧,他们都是担心影响小花的学习成绩,影响小花的前途,不过他们的方式确实是过于激烈了!

 

 

引导小花一起看到了美好,也看到了无奈,看到愤怒,看到了恨,也看到了恨背后对爱的呼唤。

 

在咨询室里,我陪着小美一起对这段丧失的关系进行了一个哀悼的过程,最后,小花自己选择了一个方式结束这段恋情,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希望。小花说如果有缘分他们最终能够相遇,能够在一起!也许在大学也许在未来!

 

现在他的主要任务是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逐步的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了新的目标,开始向着新目标进发,并且也取得了父母的全力支持!

 

经过这一次事件我感觉小花长大了。

 

经验感想

 

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者弗洛伊德看来,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即攻击性转向自身,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但是这种愤怒发不出去,只能加诸在自己身上。

 

正如曾奇峰老师所说,如果一个人天天都在揍自己的话,那么他的情绪会怎么样可想而知。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咨询师需要做的就是让患者的攻击性向外。抑郁症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过于强大的超我,这种人是非常自恋的,所以最高级别的自恋就是自杀。

 

小花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学校,教师以及父母的做法让她很愤怒,但是,小花又是一位非常懂事的孩子,她又没办法表现这种愤怒因为她也知道学校,老师包括父母都是为了她好!

 

于是她的这种攻击就转向了自己,觉得自己不应该谈恋爱不应该让学校家长父母担心,但是同时对他们又有愤怒和恨,这种纠结,撕扯的感觉让她很不舒服于是小花心里就出现问题了!

 

另外,抑郁症患者一般自我边界不清楚,他们没有办法使用比较好的防御保护自己,一点点风吹雨打都容易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会发现,抑郁症患者往往都会有人际关系敏感问题。

 

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分离与丧失(loss)的心理反应。丧失包括关系的丧失,比如亲人的离去,失恋,失业等,还包括身体功能和器官的丧失甚至是青春的丧失,比如因为生病或者意外事故而丧失了某个器官等,这些属于客体的丧失。

 

丧失还包括客体的爱的丧失,比如妈妈又生了二胎之后老大的感觉,人们对这些丧失感到巨大的哀伤,从而引发了抑郁。

 

 

每个人的一辈子,都是有得有失。当我们失去任何东西的时候,比如失去一个亲人,一个朋友,一段恋情,一份工作,一笔财物,一部分健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会经历一个哀悼的过程。

 

失去的东西重要程度不同,哀悼情绪的深浅与长短也不同。沉浸在哀悼中的人,满目都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的痛苦;他也许会觉得,自己和生病没什么两样。但是,根据著名心理学家ElizabethKübler-Ross的理论,人失去东西时经历哀悼过程是自然而正常的,经历心理痛苦不意味着病态。

 

对于这类抑郁,咨询师要做的是陪伴来访者充分走完哀悼的程序,并且能够让来访者也能够具备对丧失的哀悼能力。

 

正常的哀悼过程,只能靠哀悼者自己一步步走完,别人不能代替。但是父母和咨询师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格的咨询师,应该让来访者感到关心来访者的感受,让来访者感到咨询师一直站在他身边和他在一起;

 

咨询师不应该对来访者做出评判,不应该试图教导来访者,不应该告诉来访者的感受是错的和不正常的,也不应该催促来访者快点走出来,有时候陪伴就是最好的疗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空巢老人心理危机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空巢”的困境。当子女因工作、学习等原因离家后,老人们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做法。 这种心理危机被称为“空巢综合症”,其表现为情感上的孤独、心理上的无助、社交上的孤立。长期的“空巢综合症”会导致失眠、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躯体症状,甚至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为了应对“空巢综合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子女离家是独立成长的标志,父母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系统。 此外,子女也应该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尽量常回家看看,给予父母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当父母出现严重的抑郁、失眠及多种躯体化症状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接受必要的心理或药物治疗。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缓解“空巢综合症”的方法: 1.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结交朋友,扩大社交圈。 2.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3.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4. 与子女保持密切联系,互相支持。 5.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接受心理治疗。

家庭医疗小助手

2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1个饮食妙招改善女人性格

性格是人的天性,但饮食对性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针对不同性格特点,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性格。以下11个饮食妙招,帮助女性朋友们塑造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 一、性格不稳定者 性格不稳定者,常因缺钙导致心神不宁。大豆、牛奶、苋菜、南瓜子、海带、木耳等富含钙磷的食物,有助于稳定情绪。 二、喋喋不休者 喋喋不休可能与缺乏维生素B有关。粗粮、牛奶加蜂蜜等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这一症状。 三、易怒者 易怒者可能因缺钙和维生素B导致情绪波动。减少盐糖摄入,多吃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有助于调节情绪。 四、胆小怕事者 胆小怕事可能与缺乏维生素A、B、C有关。辣椒、笋干、鱼干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勇气。 五、怕交际者 怕交际可能与神经质兼冷漠有关。蜂蜜加果汁、少量酒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六、优柔寡断者 优柔寡断可能与缺乏维生素B6有关。肉类、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 七、消极依赖者 消极依赖可能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适当节制甜食,多吃含钙和维生素B1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自信。 八、做事虎头蛇尾者 做事虎头蛇尾可能与缺乏维生素A和C有关。猪、牛、羊、鸡肉、鸭肝、牛奶、鸡蛋等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有助于提高执行力。 九、固执者 固执可能与缺乏维生素B12有关。减少肉类摄入,多吃鱼、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 十、焦虑不安者 焦虑不安可能与缺乏钙质和维生素B族有关。富含钙质和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动物性蛋白质,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十一、恐惧抑郁者 恐惧抑郁可能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柠檬、生菜、土豆、面包、燕麦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心情。 通过调整饮食,我们可以改善性格,塑造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只是辅助手段,改善性格还需要结合心理调节、运动等多种因素。

健康百科

2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多久能恢复

焦虑紧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那么,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通常是短暂的,一般三天到五天左右就能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焦虑紧张状态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但是,当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后,血压和心率也会随之恢复正常。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年龄和生活习惯不同,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有助于血压恢复的方法: 1. 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2.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3. 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4.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压力。 5. 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重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 如果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晕等,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会导致顽固性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对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医疗数据守护者

2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理探秘:男人为何不爱说话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许多女性发现,身边的男性似乎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无论是恋爱初期还是婚后,男性曾经丰富的语言能力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寡言。那么,男性沉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男性与女性的沟通方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男性每天的说话量是女性的约一半。男性更倾向于用行动来表达情感,而不是通过语言。这导致许多女性误解男性的沉默,认为他们缺乏情感或不愿意沟通。 男性沉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情绪表达方式不同 男性从小就接受“男子汉”的教育,认为应该坚强、独立,不应该轻易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男性更倾向于沉默,而不是通过哭泣或倾诉来宣泄情绪。 2. 社会压力和责任 男性在社会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如养家糊口、事业成功等。这些压力可能导致男性身心疲惫,沉默寡言。 3. 沟通方式差异 男性更倾向于直接沟通,而不是通过闲聊来建立关系。因此,当女性试图通过闲聊来增进感情时,男性可能会感到不耐烦,选择沉默。 4. 私密性需求 男性可能希望保留一些私密信息,不愿意与伴侣分享。这可能导致男性选择沉默,以保护自己的隐私。 要理解男性的沉默,女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尊重男性的沟通方式 女性应该尊重男性的沉默,不要强迫他们说话,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 2. 理解男性的压力和责任 女性应该理解男性的压力和责任,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3. 增进沟通技巧 女性可以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如倾听、理解、共情等,以便更好地与男性沟通。 4. 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女性应该信任男性,不要怀疑他们的沉默。 通过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男性的沉默,增进彼此的感情。

健康饮食指南

2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爸妈无故发脾气?当心抑郁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常见。本文将围绕老年人抑郁症展开,探讨其症状、成因、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爱老年人。 一、老年人抑郁症的症状 老年人抑郁症的症状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焦虑、失眠、食欲减退、精力下降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容易发脾气,对家人或朋友缺乏耐心 失眠或睡眠过多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精力下降,做事提不起劲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自我评价过低,有自责、内疚的情绪 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二、老年人抑郁症的成因 老年人抑郁症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这些疾病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诱发抑郁症。 心理因素:老年人面临退休、子女离家、亲人去世等生活事件,容易产生孤独、失落、无助等负面情绪,诱发抑郁症。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如子女不在身边、缺乏社交活动等,会使老年人感到孤独、无助,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三、老年人抑郁症的危害 老年人抑郁症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甚至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抑郁症会使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 影响心理健康:抑郁症会使老年人的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影响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增加自杀风险: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需要引起重视。 四、老年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老年人抑郁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对抑郁症的认识,学会识别和应对抑郁症症状。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减轻孤独、无助感。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控制慢性疾病,减轻身体不适,降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寻求专业帮助:当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总之,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抑郁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远程医疗新视界

2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