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结肠癌可以预防,以45岁为界限

结肠癌可以预防,以45岁为界限

最近和消化科的专家在一起探讨结肠癌的一些知识点,受益匪浅,于是写了这篇文章,也希望帮助到大家。

 

结肠癌多可怕?

 

结肠癌已经成为第三高发的癌症,第一是肺癌,第二是乳腺癌。在消化科中,结肠癌最高发,死亡率也很高。如下图:

 

  
结肠癌可以预防吗?


结肠癌可以预防,它的发病的途径有好几条,其中有一条途径发病率较高,那就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只要早期发现息肉,予以干预,则可以有效防止结肠癌。所以,从这种层面上来说,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怎么早期发现?


原来的指南建议50岁以后,必须要做一次肠镜,现在年龄已经提前为45岁。也就是说:45岁需要做第一次肠镜。如果发现疑似可能会癌变的息肉,则将息肉切除。

 

  
以后需不需要每年查一次肠镜?


这里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因为很多科普文章建议每年查一次或者每两年查一次肠镜,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美国,建议是45岁检查完如果没有息肉,那么可以隔十年再检查一次肠镜。考虑到美国有乙状结肠镜,而中国并没有开展乙状结肠镜这样的检查,常规建议是5年需要复查一次。也就是说,从有肠息肉到结肠癌,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45岁以后,如果没有肠道不适症状,建议每5年检查一次肠镜。但是,如果是第一次发现有息肉并切除,则第二年需要复查,如果不复发,则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75岁为最后一次,以后就不用再进行常规检查。

  
做肠镜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肠镜对身体没有影响,这是个无创的检查,并不会有后遗症,可能在做完的1~2天有轻度的肠道不适症状。建议行无痛肠镜,无痛肠镜的全麻并不会使脑子变笨,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确实会差一点,但不能都归结于做过全麻变笨了。另外,在进行肠镜检查的同时,最好是一起行胃镜检查,也是每隔5年一次,下次介绍胃镜检查的知识点。

 

45岁以下的人群怎么办?


45岁以下的人群虽说不用常规做肠镜检查,但是,如果肠道有不适症状,那么,45岁以下也建议尽早行肠镜检查,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

 

需要做结肠镜的早期不适症状有哪些?


可排除痔疮的多次便血


长期腹泻腹胀便秘腹痛


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排便时间点及次数的改变;


食欲不振,长期恶心呕吐


伴有腹部不适贫血乏力体重减轻等。


案例分析:本院有一名56岁的妇女,没有腹部早期不适症状,也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和一些消化科的专家在一起吃饭。谈及此事以后,就立即做了一次肠镜。在肠道竟然发现了一个溃烂的息肉,病理检查提示是致癌息肉。早期发现的致癌息肉通常预后很好,切除后也不用进行放化疗,定期检查就可以了。所以,此事便很庆幸,幸好做了这次肠镜检查,如果再拖下去,可能这个致癌息肉就要真的变为癌化息肉或者癌症了。这也反映出45岁以后做一次肠镜检查的重要性。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结肠癌早期症状:你不能忽视的信号

结肠癌,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词汇。很多人可能对它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它是一种恶性肿瘤。然而,事实上,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这就使得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结肠癌早期症状。首先,大便性状的改变。例如,排便习惯的改变、便秘或腹泻、粪便中带血等。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消化问题,导致患者延迟就医。其次,腹部不适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包括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同样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李先生,一位45岁的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也不太健康。某天,他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变深,并且有时会出现腹部不适的感觉。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最近工作太累的原因。直到几个月后,症状加重,他才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他已经患上了中期的结肠癌。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非常隐蔽,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体检和对自身身体变化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持健康饮食等也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未来医疗领航员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综合治疗与日常管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简称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结肠和直肠。它的特点是反复发作和缓解,症状包括腹泻、便血、腹痛等。UC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干预,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和饮食的调整。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UC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UC的治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和维持期。在急性期,医生会给予强效的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以控制炎症反应。维持期的治疗目标是预防复发,常用的药物包括5-ASA类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例如大出血、穿孔或癌变等紧急情况。 日常生活和饮食的调整 在日常生活中,UC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纤维和刺激性食物;其次,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再次,定期锻炼,增强体质;最后,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UC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预防措施 虽然UC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因此,预防UC的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其次,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UC的风险;最后,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UC的前期症状。 案例分享 小明是一名UC患者,初次发病时他非常恐慌和无助。经过医生的详细解释和指导,他开始接受规范的治疗,并严格按照医嘱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症状逐渐减轻,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在他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并且积极参与UC患者的支持群体,帮助其他患者走出困境。

健康解码专家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肠癌的综合治疗策略:手术、辅助治疗与日常保养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对于肠癌的治疗,手术是最主要的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然而,仅仅依靠手术往往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化疗、免疫治疗和中药等辅助治疗方式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和转移。其中,中药的使用在肠癌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化疗的副作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某位肠癌患者在手术后接受了中药巩固治疗,效果显著。他的体力逐渐恢复,食欲也明显增加,整体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外,肠癌患者的日常饮食也非常重要。膳食纤维是预防和治疗肠癌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可以降低肠癌的发病风险。因此,肠癌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这些蔬菜不仅可以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还可以从粪便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总之,肠癌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免疫治疗、中药和日常保养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AI医疗先锋

1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肠癌的预防和治疗:一个全面的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通过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肠癌。 首先,了解肠癌的风险因素至关重要。长期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因此,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体重、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均衡饮食都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措施。 如果不幸被诊断出肠癌,及时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手术是治疗肠癌的主要方法,旨在完全切除肿瘤和周围的淋巴结。对于晚期肠癌,放疗和化疗也可能是必要的。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为肠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此外,肠癌的早期筛查同样重要。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试验和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肠癌,提高治疗成功率。 最后,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肠癌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参与康复计划,都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专家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肠癌预防: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策略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肠癌的基础。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水果和蔬菜,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同时,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也有助于预防肠癌的发生。例如,多喝牛奶、吃鱼类和绿叶蔬菜都能提供这些重要营养素。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癌。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筛查。 保持心情舒畅和良好的修养环境同样重要。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增加肠癌的风险。因此,建议采取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冥想或散步,来缓解压力。同时,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措施。 有一位名叫李先生的患者,曾经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他的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结果,他在50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肠癌。经过手术和化疗的治疗,李先生最终战胜了肠癌。但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心态。

生命之光传递者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结肠癌不治疗会怎样?

结肠癌患者不进行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导致严重后果。 早期结肠癌患者,如果选择不进行治疗,肿瘤可能会继续生长,最终侵犯周围组织,导致病情恶化。中晚期患者,不进行治疗,肿瘤可能会转移至其他部位,如肝脏、肺脏等,进一步加重病情。 此外,结肠癌患者不进行治疗,还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1. 肿瘤增大,引起肠道阻塞,导致便秘、腹泻等症状。 2. 肿瘤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 3. 肿瘤侵犯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导致腹腔内大出血。 4. 肿瘤侵犯神经,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因此,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医疗之窗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结肠恶变不治疗会怎样?

结肠恶变如果不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结肠恶变,也称为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结肠恶变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结肠恶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肠恶变,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因此,对于结肠恶变,不治疗是不明智的选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生命守护者联盟

6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结肠癌不治疗会自愈吗?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肠梗阻表现、中毒症状以及腹部包块。然而,结肠癌通常不会自愈,如果不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导致严重后果。 肠梗阻可能导致肠腔内压力升高,引起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中毒症状如贫血、低热、乏力、消瘦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腹部包块可能表明肿瘤已经发展到较晚期,治疗难度和风险增加。 因此,对于疑似结肠癌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尽早开始治疗。

医疗之窗

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便血不治疗能自愈吗?

便血如果不治疗,能否自愈? 便血的原因较多,并非只有痔疮会导致便血。如果是痔疮引起的便血,治疗相对容易。但如果是直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便血,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建议及时去医院确诊。 便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如肠炎、息肉、肿瘤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于便血这一症状,不应忽视,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医者仁心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肠癌不治疗会怎样?

肠癌早期治愈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如果不治疗,到了中晚期治愈的几率就很渺茫了。 现在的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但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建议及时带患者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确定现在具体的病情,如果不幸已经发展到晚期,请尽早治疗,不要再拖延病情了。

医疗趋势观察站

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询问结肠癌患者是否适合服用玛巴洛沙韦片,并描述了浑身疼痛的症状。医生建议线下医院就诊,并提醒患者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9

医生建议:疾病判断:结肠癌患者使用玛巴洛沙韦片需谨慎。建议线下医院就诊。
用药建议: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
治疗建议:结肠癌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定期复查,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良好心态。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生活上,应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患者做完结肠癌手术20天后,因吃多了运动少,出现胀气症状,询问排气药是否适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8

医生建议:疾病:结肠癌术后 药品:排气药 治疗建议:尽快就医,遵医嘱用药 生活建议:饮食清淡,适量运动

查看详情

患者结肠癌术后20天,正在全素饮食,想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全素型肠内营养剂(粉剂)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7

医生建议:全素型肠内营养剂(粉剂)用于胃肠道喂养,初始剂量最好从每天1000kcal开始,逐渐增加至需要量。剂量和使用方法根据病人需要,由医师处方而定。注意避光、密闭,室温保存。已冲调好的产品应放在冰箱中,4℃条件下最多存放24小时。具体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祝您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