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我们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对吃都很讲究,怎么吃才能健康,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都是我们所关心的。在饮食中我们也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那么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饮食误区,大家都了解吗?下面的饮食误区大家踩过几个坑呢?
长期喝粥可养胃?
粥作为我们餐桌上一个必不可少的日常饮食,只因其清淡温软、易消化,更是因为这一特点成为了老年人及肠胃功能弱的人的日常饮食。
粥和坚硬、油腻的食物比起来,粥确实可以减轻胃的负担,同时其温软的质地和易消化的特点也会让胃感到舒服,当我们感冒发烧、胃肠道功能差、有口腔疾病、手术后或食欲不佳的时候,就可以和一些粥进行调理,但不建议长期喝。 因为粥的含水量比较高,喝粥相当于我们喝了水,粥能提供的热量很低,一是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二是不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三是会使胃的消化功能退化或减弱。另外,粥也并不是适合任何人喝的,比如胃食管反流的患者。
喝汤不吃肉,且汤越白越有营养?
各种汤是我们餐桌上的又一道美食。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肉汤要光喝汤,营养都在汤里,这是真的吗?错。其实汤不论煲多久,能融进汤里的营养物质是有限的,汤的颜色之所以是白色的,是因为有脂肪,脂肪越多,汤的颜色看着越白。其实汤熬的久不仅没营养,还会破坏食材里的溶解出来的氨基酸。所以汤的颜色及煲汤时长可不是汤的营养判断标准!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汤的,比如刚做完手术的人,因为比较虚弱,如果喝汤的话并不利于消化,对于患有“三高”的人也不适合喝汤,因为汤中脂肪含量是比较高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对身体的关心也越来越多,而食物的作用就是给我们提供营养,让我们变得更健康。随着膳食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前流传的饮食的缺点都正在被纠正,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手术康复期患者等,也有了不同的膳食指导建议。
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吃,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