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新生儿听力,这些你要知道!

1. 家长怎样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表现判断宝宝是否有听力障碍?

孩子出生后,家长可以按照下述各项在各个年龄段进行自我评定,只要没有相应的行为表现,则应该怀疑孩子的听力有问题。


2.哪些新生儿及婴幼儿容易发生听力障碍?

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2) 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 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 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腭裂等;

5) 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 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 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 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 体外膜氧;

11) 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 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 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相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14) 头颅外伤;

15) 反复发作或持续分泌性中耳炎发病3个月以上;

16) 使用耳毒性药物史;

17) 感染性疾病史,包括麻疹、腮腺炎等。

 

3.新生儿听力初筛报告单的结果“通过”与“未通过”是什么含义?

宝宝进行听力筛查后会得到专业人员发给的听力筛查报告单,报告单上会显示所用的筛查方法及筛查结果。听力筛查的结果通常以“通过”和“未通过”表示。“通过”意味着宝宝的耳蜗功能正常,除非患有一些很罕见的疾病,否则可以判断为宝宝听力基本正常;“未通过”并不意味着宝宝一定会有听力障碍,因为外耳及中耳的因素,如羊水过多、外耳道中的胎脂及血性残留物等会影响筛查的结果,导致“未通过”,另外,测试时宝宝是否处于安静状态,以及周围的环境是否安静等因素也会影响宝宝筛查的结果。但“未通过”的结果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复筛。

 

4.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有多种原因,当您的宝宝在听力初筛未通过时,要引起您足够的重视,应该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到指定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听力复筛或听力诊断,千万不要置之不理!复筛仍未通过的新生儿或婴幼儿,都应在3-6个月龄开始做相应的听力学诊断和医学评价,依靠诊断性听力检查结果评估患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5.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呛水和外耳进水。按时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脑膜炎、腮腺炎等可能引起听力损伤的传染性疾病。远离噪声环境,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歌厅、迪厅等音响声过大的地方,以免声音太大损伤听力。此外,积极防止儿童头部外伤,不要随意用硬物或尖细的东西掏取耵聍,以免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川·主治医师
王川主治医师可处方
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小儿保健科
好评97%|接诊量77|响应时长678分钟
擅长:儿童保健,生长发育评估,新生儿疾病筛查,身高促进,婴儿睡眠,营养与喂养,神经心理发育
¥30
问医生
#听力测定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