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出在哪个位置?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不发病的时候寄生在神经节上,发病的时候会沿着这个神经节支配的区域扩散。

所以理论上讲,所有有神经分布的地方都会发生带状疱疹。但是每个部位的发病比例是不一样的。

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有人统计过这些部位的发病率,胸背部,约为 55%,其次依次为头面部占 15%,腰腹部为 14%,颈部为 12%,骶尾部(臀部上方)为 3%,其它部位占 1% 左右。

发病部位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

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发生在胸腹部位的带状疱疹,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发生在眼部的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发生于耳朵的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病人机体免疫力特别差的人,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有时候可以引起疱疹性肺炎脑炎。比较危险。所以只要是得了带状疱疹,最好是先到医院做一下评估,最好不要马上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光金·副主任医师
刘光金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新泰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
好评100%|接诊量57095|响应时长284分钟
擅长: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白驳风),湿疹(手湿疹、慢性湿疹、乳房湿疹、口周湿疹、汗疱症;瘙痒、肤痒、痱子、瘙痒、自汗、多汗、大汗、汗疱症、润肤止痒、祛痒、祛风润燥、杀虫止痒、固表止汗)荨麻疹(皮肤过敏、过敏性皮疹、疤痕疙瘩、皮肤划痕症、皮肤瘙痒症;包括急型、慢性、寒冷性、胆碱能性荨麻疹;疏风止痒),痤疮(粉刺、青春痘、聚合性痤疮、疏风解毒),毛囊炎(外阴毛囊炎、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杀虫止痒)等。
¥79
问医生
#皮肤科#带状疱疹
阅读数 11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有传染性疱疹发生在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伴剧烈疼痛经抗病毒、止痛治疗后可治愈,较少复发简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典型临床表现为沿神经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同程度的神经疼痛,严重可引起颅内感染、视力改变、面瘫等后果。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疼为主要治疗方案,可以辅助物理治疗。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部分会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身体一侧出现簇集型小水疱(成簇疱疹),呈带状分布,一般过正中线,并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年龄越大,神经痛愈重。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身体单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即可诊断本病。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如疱底刮取物涂片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或病毒培养。带状疱疹有哪些类型?目前,带状疱疹的分类还是很明确,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1.普通带状疱疹。2.特殊带状疱疹(1)眼带状疱疹;(2)耳带状疱疹;(3)播散性带状疱疹;(4)顿挫型带状疱疹[1]。是否具有传染性?带状疱疹为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一定传染性,但强。通过什么方式传染?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但带状疱疹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外源性病毒感染引起,而是由于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再次活化导致,即患者大多曾患过水痘,经治疗后,水痘痊愈,但仍会有部分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苏醒”,进而引发带状疱疹[1]。怎么预防?目前针对带状疱疹的预防,主要以减少或避免带状疱疹危险因素为主,如避免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疱疹处皮肤直接接触、接种疫苗、坚持锻炼提高抵抗力等,或通过预防水痘来预防带状疱疹。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范围内,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为3~5%,即一年里,每1000人中就大概有3~5人患上带状疱疹,亚太地区年发病率更高,为3~10%[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抗病毒、镇静止痛等药物治疗后,带状疱疹可达到治愈效果。治愈后,大多数患者获得较长久的免疫,会复发,但少数患者存在复发情况[2]。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刘光金·副主任医师刘沐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