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这两个“时间点”排便的人,恭喜你

明日健康之路·首席健康管家
明日健康之路
首席健康管家

很多人几乎每天都会排便,排便这件事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每天不断吃进去食物,自然就要排出一些粪便,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


而且排便也是身体排毒的形式之一,虽然食物中含有不少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经过代谢和分解之后,也会产生许多垃圾,这些垃圾会通过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避免在体内淤积,产生有害健康的毒素。所以,每天规律排便,对于身体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能让肠道轻松,减轻身体的负担。

排便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在不同的时间排便,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每天在这两个“时间点”按时排便的人,长寿的几率很大

清晨起床后

很多人在早上都是被便意“叫醒”的,这种感觉非常畅快,有些人羡慕不来。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停止工作,尤其是肠胃,依然还加班加点地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代谢出多余的垃圾和毒素,准备第二天一并排出。

  
早上起来是肠胃最虚弱的时候,喝一杯温水立马去排便,可以让囤积了几个小时的粪便尽快地排出,减少粪便中的毒素对肠道和人体的伤害。而且有的人早上总是吃不下饭,可能是因为肠道比较堵塞,排出粪便,可以让人更快产生饥饿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中老年人群都有排便困难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耐心一点了,平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切勿太过用力排便,尤其是患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排便时要学会用“巧劲”。

  
饭后两小时内

其实有很多朋友刚起床时没有便意,而吃完饭以后,要不了多久,便意就会“不请自来”,其实,这个时候排便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没吃饭的时候,肠胃蠕动速度比较慢,粪便不易排出。而进食后因为需要消化食物,肠道受到刺激,蠕动得更加“积极”,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粪便排出的速度。

有些人可能觉得,刚吃完饭就上厕所,是不是说明食物没怎么消化和吸收就被排出来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食物变成粪便,需要在肠道里待6个小时以上,我们饭后排出的粪便其实是之前摄入的食物,所以不用担心吸收的问题。

  
虽然排便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反应,但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经常出现便秘的问题,导致体内毒素淤积,小腹胀满,脸色暗沉,色斑增多。

2个习惯是便秘的“祸根”,希望你尽早改

经常憋住便意

有些人平时可能比较忙,每次产生便意的时候,手头可能有别的事情要立马完成,他们可能会“牺牲”排便的时间,把工作放在首位。其实经常憋住便意,不仅会导致含有大量毒素和垃圾的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危害肠道健康,还会引起便秘,造成排便困难。

  
经常在排便的时候玩手机、看书

相信很多朋友平时上厕所的时候,都会带上手机,其实这种现象也很常见,也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其实排便时分散注意力的危害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普及过了,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是心里明白,但却控制不了自己想玩手机的心。其实一边上厕所一边玩手机、看书的习惯,不仅会延长排便的时间,容易长痔疮,还会造成便秘。

  
总结:想要预防便秘,最关键的就是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给自己固定的排便时间和时长,慢慢形成习惯,可以降低便秘的几率,还能避免毒素淤积,有利于健康长寿。

#消化内科#便秘
阅读数 5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改善生活方式可改善,效时其他治疗可辅助合理膳食、规律排便可预防简介便秘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以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为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正常,包括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症状表现大便干硬、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时费力、排便有排尽的感觉、直肠肛门阻塞感、需要辅助排便等)。诊断依据半年前开始出现症状,最近1个月出现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症状:①排便感到费力。②排出的粪便干硬。③排便时有排尽的感觉。④排便时肛门直肠处有阻塞感。⑤排便时需要手法帮助。⑥每周排便小于3次。便秘有哪些类型?慢传输型排便障碍型混合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保持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便秘改善的前提。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明日健康之路·首席健康管家岳利峰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